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李弢97875458126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弢著 | 李弢编 | 李弢译 | 李弢绘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弢著| 李弢编| 李弢译| 李弢绘
    •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页数:263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5812695
    • 版权提供: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李弢
    • 著:李弢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5
    • ISBN:9787545812695
    •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5-01
    • 页数:263
    • 外部编号:京白库3289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我的一次学术迁徙(代前言)

    一、文艺与美
    (一)诗学专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艺术观之比较
    亚氏悲剧定义中“怜悯与恐惧之情”分析
    真理的艺术化
    ——尼采对真理的重构
    非总体的星丛
    ——批判理论的阿多诺维度
    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二)美学专论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引言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哲学的体系
    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美论
    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艺术论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美学的意义

    二、文学论说
    (一)文学专题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及其文学实践
    走向大众审美的历史叙述
    ——评《张居正》
    读图时代的文学之轻
    打工诗歌的抒情伦理
    我们时代的审美选择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文化业建设及其审美路向

    (二)文学专论
    90年代“个人化”写作引论
    90年代的文化语境
    90年代的写作状态
    “个人化”的误区
    “个人化”

    三、论士评书
    (一)漫论
    知识分子·士·人文知识分子
    鲁迅怎样向我们走来
    ——电影《鲁迅》观后
    浪漫与自由的鼙鼓
    ——读雨果的《(克伦威尔)序》
    独树一帜的传记之作
    ——评波伏瓦的《萨特传》
    余论张教师之能厚与周艺人之可薄
    ——兼谈我们今天应当如何来讲理并为何要复礼

    (二)书评
    从实践的观点看
    ——读王元骧的《文学理论与当今时代》
    文学解释与价值创设
    ——读李咏吟的《诗学解释学》
    通古辨今话美译
    ——评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
    ——评马祖毅的《中国翻译史》
    践行反思的审美生存之路
    ——读王元骧先生著作有感

    后记

    李弢,笔名木子,湖北嘉鱼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2005年至今执教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2012年赴德国法兰福歌德大学访学,2014年12月于台湾地区短期访问,2014年获第48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现从事文艺学、美学和中西思想研究。出版专著《非总体的星丛:对阿多诺c美学理论,的一种文本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参编《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四卷1966.1~1976.9)(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曾在《文艺理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同济大学学报》《外国美学》《中国美学研究》《马思主义美学研究》《美育学刊》上发表学术多篇。

    《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里边些许小文碎章,多半业已发表,部分从未刊发,其中的某个专论可以说是记录作者求学进步的青春时光。作者李弢认为自己“于高校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专业,有喜乐也有疑难,而能走出象牙之塔,与众乐乐,则乐莫大焉。或许把握社会,同时倾听自然将是吾人今后学术的生生之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