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儿童情绪与格培养:如何克服害羞的坏毛病霁色97875113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霁色著 | 霁色编 | 霁色译 | 霁色绘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霁色著| 霁色编| 霁色译| 霁色绘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字数:191千字
    • 页数:21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1369437
    • 版权提供: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霁色
    • 著:霁色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2.8
    • ISBN:9787511369437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8-01
    • 页数:212
    • 外部编号:京白库2830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拒绝腼腆害羞,让孩子鼓起勇气
    “孩子,你到底怎么了”——了解你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你自己去试试吧”——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你是的,太厉害了”——不要吝啬你的肯定和鼓励
    “这么多人,我紧张!”——紧张时,教给孩子一点放松法
    “你怎么这样内向?一点都不勇敢”——别在旁人面前谴责孩子的腼腆
    第二章 打开孩子的心门,让他体会和控制情绪
    “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引导孩子“说”出情绪
    “妈妈,我想跟你说……”——保持交流,别忽略孩子的小心情
    “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让孩子在各种动中会不同情绪
    “我就是特别腼腆”——别让孩子给自己贴上情绪“标签”
    “我不敢,你陪着我吧”——引导和陪伴让孩子更好地控制情绪
    第三章 让孩子走出情绪世界的“阴雨天”
    “为什么我不可以生气?”——教会孩子正确地发泄不良情绪
    “我又说错话了……”——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你感觉好点了吗?”——给孩子自己处理情绪的机会
    “妈妈,陪陪我”——孤独情绪影响孩子与人交流
    “今天真是个快乐的日子!”——当情绪积极时,孩子更开朗外向
    第四章 培养孩子良好格,害羞腼腆一扫光
    “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培养格,先让孩子“认识”自己
    “我胆小,但是我要勇敢”——加强逆商锻炼,让孩子学会更加坚强
    “他们都比我强”——击退“自卑感”,孩子将不再内向怯懦
    “试一试,也许你会喜欢呢?”——鼓励孩子多去尝试,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我的朋友是自己”——让孩子跟“自己”做朋友,认同感和自信
    第五章 塑造格,先让孩子学会表达交流
    “请你帮我拿一下……”——学习礼貌用语,孩子交流更有自信
    “你来帮妈妈跟阿姨说!”——给孩子创造交流的机会和成就感
    “这个叔叔真厉害!”——“良言易出口”,让孩子学会赞美
    “你来猜猜看”——用开放语言引导孩子“多说话”
    “老师批评我,我不敢跟他说话!”——正确对待批评,孩子才会积极勇敢
    第六章 在交往中发展格。你的孩子将更开朗
    “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好吗?”——引导孩子主动融入群体
    “这些小朋友,我都不认识”——从小环境进入大环境,让孩子学会适应
    “妈妈,他们不带我玩”——你的孩子需要寻找友好的朋友圈
    “呜呜呜,小明说我声音难听……”——被别人嘲笑,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他们老是说我坏话!”——孩子太,也会导致格缺陷
    第七章 让孩子学会主动伸出“友谊之手”
    “他是不是讨厌我?”——让孩子正确分辨他人的态度与情绪
    “请你周末来我家玩!”——教孩子做个“小主人”
    “我现在不想跟你玩!”——孩子被朋友拒绝了怎么办?
    “谢谢,我不吃!”——交往时,让孩子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
    “你笑话我,我打你!”——用语言表达比用行为更值得鼓励

    霁色,于山东大学中文系,作家。已出版作品:《东南亚常识》《韩国常识》《脑洞大开:那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识》《大家都有病——生活中的怪异心理学》等。

    【案例二】李妈妈是小学教师,自认在教育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也很上心。在孩子还小时,李妈妈就给他规划了成长目标,并且严格按照科学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看着儿子一点点长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李妈妈感到自豪又骄傲,她也坚信自己是了解儿子的人。
    所以,每当儿子在生活、成长中表现出不太符合期待的情况时,李妈妈的反应就是“说教”。
    她认为自己是了解孩子想法的,所以每当看到孩子的行为,就自动根据多年接触孩子的经验来判断:孩子早上起迟了,肯定是想赖床;周末学习的时候频频走神,应该就是想出去玩了;突然有几天不爱说话,可能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困难……每当这时候,她总是要反复跟孩子沟通,强调她想让孩子怎样做。
    过去儿子总能做到很好,可他上了小学后,随着
    年龄增长,李妈妈觉得孩子听取自己意见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样番导,他总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让李妈妈觉得他“不认真”“糊弄家长”“越学越懒”,母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直到有,儿子突然爆发了:“你根本不了解我到底在想什么,你凭什么这么说我!”李妈妈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为跟儿子“无话不谈”,只是作为母亲单方面的认识,在孩子眼里,她一直不理解自己。
    其实,哪怕是父母跟孩子之间,谈论“理解”这个话题也是很难的。我们总说要了解孩子,但了解不仅仅等于“沟通”,更多的是“倾听”。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经常跟孩子沟通,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抱着自己的想法去跟孩子灌输道理,还没对孩子的情况真正进行了解,就开始反复强调孩子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提供解决办法了。事实上,这不叫“沟通”,这只是单方面的说教而已。
    真正能了解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侧重于“倾听”,倾听孩子的想法,你才能说了解了孩子。
    即使是身为父母,我们也不能说自己就真正明白孩子在想什么。一个人想要钻研本专业的知识,还要
    用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你又怎么敢说自己能完全了解一个人——这种全世界复杂的个体呢?所以,不要因为有着身为父母的天然优势,就忽略孩子的想法,如果你不去了解他们,就很容易因为误解而对孩子的格塑造、情绪培养方面做出错误的应对。
    正确的培养方法:学会倾听,真正了解你的孩子身为父母,我们具备了解孩子的巨大优势,也具备的劣势:当你要了解孩子的意识时,你是靠近他的;同样,父母的身份总让我们自认为了解孩子,这种无缘由的自信反而很容易让我们忽略孩子的想法,压根想不到“了解”二字。
    所以,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有感受、倾听对方的意识。父母应该是倾听者,明白了这一
    点,我们才能去主动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在追求什么、为什么开心或悲伤,基于此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育。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角度一: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谨慎在决定批评孩子之前,请允许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真的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吗?他们当时在想什
    么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呢?
    对很多家长来说,“哪有什么为什么,做错了就得揍”大概是的想法,还有的家长则认为,追根究底弄清楚孩子每个行为到底基于什么,是儿童教育家的工作,而身为家长只要约束他们的行为就足够了。
    事实并非如此。要了解我们的孩子,想让他们跟
    父母交流内心的想法,就一定不能摆出攻击的态度,更不能不理会他们的倾诉。千万不要过早地根据经验来判断孩子“错了”,至少要等孩子将情况描述完,告诉你他的想法之后,再决定如何教导他们。而我们的教导方法,更应该倾向于教孩子解决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批评。
    P4-6

    霁色编著的《儿童情绪与格培养(如何克服害羞的坏毛病)》是一本帮孩子成长的通俗心理读物,它不仅能让孩子好好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成长,也能帮父母、老师更好地认识和解读孩子的情绪和成长,作者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深知每一颗成长的心灵都需要关怀。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