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林语堂:东西文化放浪行孙世军978753332799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孙世军著 | 孙世军编 | 孙世军译 | 孙世军绘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2013-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孙世军著| 孙世军编| 孙世军译| 孙世军绘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2013-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6-01
    • 字数:171.00千字
    • 页数:179
    • 开本:16开
    • ISBN:9787533327996
    • 版权提供:齐鲁书社
    • 作者:孙世军
    • 著:孙世军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7
    • ISBN:9787533327996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06-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06-01
    • 页数:179
    • 外部编号:京白库1710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跋涉者:早期的文化熏陶与追求
    节 牧师的儿子
    第二节 从上海到北京
    第三节 婚姻与爱情
    第四节 留学与回归
    第二章 弄潮者: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节 加入《语丝》社
    第二节 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第三节 把半个北大搬到厦 第四节 从仕途到归途
    第三章 守望者:丰富的文化载体与活动
    节 《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一)
    第二节 《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二)
    第三节 《人间世》、《宇宙风》创刊及
    第四节 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
    第四章 传播者:海外的文化建树与影响
    节 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品
    第二节 海外抗战宣传家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理想家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丰收
    第五节 尽力工作,尽情享乐
    第六节 筹建南洋大学
    第五章 牧归者:独特的文化标杆与价值
    节 叶落归根
    第二节 声誉愈隆的世界著名作家
    参考文献

    孙世军,临沂大学副教授,厉向君,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科研处副主任、副教授,两位作者是同门学友,均主要从事*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文艺报》、《文史哲》、《深圳大学学报》、《齐鲁学刊》、《当代教育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

    第二节从上海到北京一、上海圣约翰大学林语堂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但到上海去读书,起码要筹备一百块银元,这对于月薪二十块银元的父亲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当年为了林玉霖上圣约翰大学卖掉了祖母在漳州的房子,现在家里实在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卖了,父亲又高兴又愁
    苦的矛盾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但他还是下了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孩子失去这个机会,何况林玉霖即将从圣约翰大学,他后找到工作也可以资一
    下弟弟们。但眼前呢?虽然说圣大的学费、生活费全免,但要凑足一百块银元还真有点犯难。这时,二姐美宫从毓德女校,也吵着要到福州念大学,到福州去读书,学杂费至少每年也需要六七十
    元。不是父亲不愿女儿读书,以林至诚的开放思想,若经济不紧张,让美宫到大学继续深造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是要照顾儿子,就只有牺牲女儿的读书机会了。况且在那个年代,女孩子能到学校念几年书已经很不错了,林至诚已经让女儿读完了中学,更是凤毛麟角。二姐美宫只有在心里不满了。
    实在别无良策,林至诚只好向他的学生陈子达借
    钱。现在的陈子达已不是过去穷得光着脚丫来上学的学生了,他经商做了大老板,但吃水不忘挖井人,没等老师把话全部说完,他就满口答应下来。过了几天,陈子达到坂仔来,递给林至诚一个蓝布包,林至诚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百个亮晶晶的大头银元,这使他高兴得几夜都没睡着觉。
    经费解决了。林语堂
    带着希望,来到了圣约翰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会大学,它的前身是圣约翰书院。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
    为实现推行高层次教育的夙愿,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度恩书院合并,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圣约翰书院。1906年学校在美国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1913年增设大学院,招收硕士,形成预科、、大学院三级阶梯。
    在圣约翰大学,林语堂进的是神学院。他之所以选神学院,其目的就是将来预备献身为基督教服务。然而,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他无法接受种种不可思议的教义说法:人生来就是罪恶的,替我们赎罪,我们才可以进天堂;不信教,便要进地狱等等理论,林语堂很难接受。他认为,一切神学都是在“欺骗”,对他的智力是一种侮辱。他本来希望当牧师,可是,现在他对神学已经没有了兴趣,所以终止了神学院的学习。
    虽然如此,林语堂却对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圣大的个英文教师是个外国人,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寿山。这位老
    师与寻源书院的太太一样,不仅长得美丽可爱,而且温柔善良、真实诚恳,给林语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林语堂的口语学习,除了跟从老师,主要依靠的就是一本《袖珍牛津英文字典》。这本字典不仅将英文单词的定义列举出来,还将一个单词在句子里的用法举例。无论是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语段,林语堂一定要弄清楚才肯放过。对中文意思相近而英文意思不同的单词,林语堂也注意体会其细微的差异,如他为了搞清楚中文的“笑”和“哭”在英文里的意思,便整理出一些近义词来,如大笑与微笑、痛哭与抽泣等等,并结合具体的例句,仔细体会它们的不同,理解之后就能记忆深刻、举一反三、事半功
    倍。至于英语的发音,他认为只要弄清楚一个字的重音在哪个音节,说起英语来便不成问题了。林语堂认为,每个英文单词也
    像人一样,都是干差万别的。掌握了它,内心就有这种感觉:尽管这些单词就像活蹦乱跳的顽皮小鱼,但它们仍然在渔人的掌控之中。后来林语堂
    回忆说:“这部字典
    大的好处是容纳了英语的精髓。我就如此学会了英文的许多精选词汇。”由于刻苦用功,方法有效,所以在神学院一年半,林语堂的英文水平得到突飞猛进地提高,被选进了《Echo》(《回声》)杂志编辑部做编辑,他说,“我爱上了英文”。
    圣大给林语堂留下了不少美好印象。林语堂认为圣大校长卜舫济博士就是一位可爱的人,他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他还娶了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国闺秀做太太。他严格治校又严于律己。当然,人完,卜校长的缺点是太刻板,缺乏自由快乐的精神。所以他管理的学校,给学生的自由太少,或者说过于让学生遵守纪律而无自由,并且过于重视于英文而轻视中文,中文不及格照样予以,甚至聘请的中文老
    师水平低下,竟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从中国可以坐汽车直达美国。因此,林语堂对学校的许多清规戒律反感,有时简直深恶痛绝。遇到这样的中文老师,林语堂只好在下面“自学”,好在老师也从不关心学生认真听讲,也不关心学生在下面做什么。这样,林语堂就利用不喜欢听的课和课余时间,偷偷地看杂书,如张伯伦的《十纪的基础》、赫克尔的《宇宙之谜》、华尔德的《社会学》、斯宾塞的《伦理学》和韦司特墨的《婚姻论》,涉猎范围远远超过了他所学的专业,从而广泛地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圣大图书馆只有5000册藏书,其中三分之一是神学书,林语堂几乎把这些书都读遍了。这对于勤奋好学的林语堂来说太不过瘾,他对读书有时达到迷恋的程度。
    圣大竟是一所教会大学,学校割断了中国学生
    和本国文化的联系,甚至不准学生的戏剧,以致许多圣大的学生对西方文化了如指掌,对中华文化却一知半解。在圣大,林语堂学习了外语、地理、算术、地质、体育等学科知识。他像进了知识的海洋,对数学和几何学、物理学、
    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英文水平的提高,使他毫不犹豫地注册了人文科的语言学作为专门学科。
    在大学二年级结业典礼上,林语堂荣获三种奖章,同时又代表讲演队
    登台领取优胜的银杯。在同一典礼上一人四次登台领奖,创造了圣约翰的领奖纪录,轰动了全校,甚至传到了邻校圣玛丽女子大学,从而引出了一
    段姻缘佳话。
    林语堂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多项体育运动的高手。他学打网球,参
    加校足球队,还是圣大划船队的队长。他从夏威夷留学生根耐斯那里学会了打棒球的技术,是一名精于投上弯球和下坠球的垒球手。为出是,他创造了学校一英里赛跑的纪录,还参加了1915年5月15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中国队囊括了足球、排球、游泳、田径四项,荣获总分。
    父亲林至诚对林语堂的文体不感兴趣。有一
    次他来到上海,去运动场观看比赛,参赛的林语堂借机大显身手,但父亲看后不以为然,因为父亲关心的是神学,儿子的体育与他的理想毫不相干。
    当然,林语堂的大学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他根据父亲的意愿在圣约翰的神学院注册。但不久,他成了弗洛伊德的崇拜者。他后来在《从异教徒到基督教徒》中说:“一切神学的不真,对我的智力都是侮辱。我无法忠实地去履行。我的兴趣全失,得的分数极低,这在我的求学过程中是很少见的事。监督认为我不适于做牧师,他是对的。我离开了神学院。”大学二年级的一个暑里,父亲让他代替自己布道,结果他心来地大肆发挥,他选择了一个讲题:“把《》当文学来谈。”他对坂仔的乡民们畅谈耶和华是一位部落之神,帮约书亚消灭亚玛力人和基奈人,并且他说,《约伯记》是犹太戏剧,《列王记》是犹太历史,《雅歌》是情歌,《创世纪》和《出埃及记》是有趣的犹太神话和传说等等。这次离经叛道的演讲,使父亲清醒了:儿子虽才华出众,但不适宜当神职人员。
    林语堂在教会学校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成年以后,他对教会学校说过许多感激的话,也说过许多遗憾的话。圣约翰大学的确给林语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清华的英文教员1916年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从圣约翰大学,由校友和同乡周辨明,应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校长周诒春之聘,任英文教员。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借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
    更名为清华学校,
    初是一所中等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国民将其改名为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设立研究院。学校坐落在北京近郊清朝端亲王的花园里(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为清华园)。学校的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施在当时国内堪称。林语堂任职时,那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当时清华学校的学制分为中等科和高等科,共8年,前五六年基本为中学程度的科目,后二三年才安排大学的有关课程。学生后,按高低和志愿分别插入美国的各个大学。所以考上了清华学校,就意味着
    到美国留学的理想基本实现了。美国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而学校偏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迎春园。
    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后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感时时涌上心头。
    由于在圣约翰大学时英文基础打得很牢固,因此,林语堂是一个称职的英文教员。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洁身自好的青年。他不饮酒,也不近女色,每当星期天,有的同事去“八大胡同”嫖妓,而林语堂却在校内主持一个班的功课,被同事称之为“清教徒”。
    林语堂由于从小进的是教会学校,虽然从父亲那里知道一点四书五经知识,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他为自己的中文知识如此贫乏而感到羞耻。他在晚年回忆说:“我曾经说过,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结果是中文弄得仅仅半通,圣约翰大学的生大都如此。我一
    ,就到北平清华大学去。我当时就那样投身到中国的文化中心北平……P10-14

    孙世军、厉向君编著的《东西文化放浪行(林语堂)》的写作,起因于学缘和投缘。两位作者是大学期间的师兄弟,研究和阅读的兴趣同在现代文学。几十年来交往甚密,研究方面多有合作。而让我们选择林语堂先生的,是他的文化成就和人格魅力。在我们看来,株语堂是一位真实、热情、充满正能量的文化使者,更是一位幽默、睿智的生活智者。纵观林语堂博远传奇的学问之道和人生之道,我们除了仰视就是钦佩。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笔锋犀利,见解深刻,行文洒脱;他随情率,幽默酣畅,嬉笑怒骂,不扣心弦,启人心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