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
    • 作者: 旧题(西汉)黄石公,著,李青,译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5-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旧题(西汉)黄石公,著,李青,译著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5-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字数:0
    • 页数:160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50243330
    • 版权提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素书》字字珠玑,句句名言,灿烂经典,历久弥新!*、乾隆、南怀瑾等一致推崇的古今谋略奇书。张良,得隐士黄石公所传奇《素书》,用之,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素书》不仅包含治国安邦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上一读。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道家学者,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
    原典………………………………009
    释评………………………………012
    原始章第一……………………012
    正道章第二……………………029
    求人之志章第三…………… 039
    本德宗道章第四……………062
    遵义章第五……………………079
    安礼章第六…………………… 113

    附录一 黄石公传…………………157
    附录二黄石公素书考……………158
    附录三 素书提要…………………158
    【原典】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译文】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五位一体,密不可分。
    【释评】
    修身是为人处世第一要义。儒家思想强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先要修身。只有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为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素书》将“道、德、仁、义、礼”作为人生大格局的组成部分,并认为这五种品质缺一不可。
    个人修养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即心的建设。这是自我改造的开始。美德不会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它需要逐渐培养。大人物都出自自我训练,从没有哪个人生下来便胸怀大志、正直高尚,因此,要从领会“道、德、仁、义、礼”五种品德开始,一点点地积累、一点点地培养,最后实现由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改造。
    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这个境界中的人做事总是依照社会习惯或者是依照本性而为,完全跟着天地的运转而运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比自然境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会努力奋进。但他们仍以“功利”为行为的出发点,他们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收益。这两种境界很容易达到,之后的道德与天地境界,便非常人轻易所能达到的了。
    道德境界,即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心中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着眼点是在公而不在私。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到道德境界的人。
    最后一种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宇宙。个人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因而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所以,对他们而言,无所谓生,亦无所谓死,一切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
    四种境界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普通人都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徘徊与自我折磨,贤能之人则在道德境界中为社会、为民生谋福利,而圣人则在天地境界中“赞天地之化育”。境界不同,人们见识的世界也不同。
    说得简单一些,境界不同即是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是人们处理各种问题的依据,能赋予人力量去采取行动。而价值观正确与否,则取决于个人的思想修养。很难想象一个推崇个人利益的人会为组织的发展捐献全部财产。同样,一个具有很高修养的人不可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的利益。因为有较高的觉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能不仅仅为个人利益行事,而且能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事物。
    道、德、仁、义、礼,本质上是一个原始本体的五个范畴之外化,无论三教还是其他用于治国兴邦的思想体系,无不将道德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说:由于世风日下,人们距离天道本有的和谐、完美越来越远,人心日益丧失先天的淳朴、自然,矫情、伪饰成了人们必备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伦理道德教育世人,当用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时候,只好提倡仁爱。当人们的仁爱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时,就呼吁要用正义,在正义感也丧失殆尽后,就只能用法规性的礼制来约束民众了。
    因此,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因势之不同而权变使用的结果,实际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罢了。

    【原典】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译文】
    道,即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按它来运行,但往往不能为人所认知。
    【释评】
    诸葛亮说:“腐儒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所谓“识时务”即人能够认清事物的变化方向,了解问题的特征。“事物的变化方向”“问题的特征”可以统称为“道”,即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行动,是保证行动正确的第一步。不过,《庄子·至乐》中的鲁侯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只罕见的海鸟飞到了鲁国城郊。因为鲁侯喜欢养鸟,于是人们便将海鸟捉住献给了他。一见奇鸟,鲁侯欢喜非常。他怕海鸟死去,便尽心竭力地为它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他采取的行动令人啼笑皆非。比如,他将海鸟供养在庙里,让厨师为海鸟准备丰盛的宴席。不仅如此,他还命人演奏高雅的乐曲,叫人跳着优美的舞蹈请海鸟欣赏。结果,海鸟受了惊吓,滴水不进,粒米不沾。就这样,三天后它便饿死了。
    鲁侯的愿望很美好,但是他不顾海鸟的习性,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海鸟。所以,食物再丰盛,音乐再动听,歌舞再优美,也无法令海鸟生活舒适,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正因如此,古人才强调“不妄为”。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日月往来是天之理;海纳百川,万物荣枯是地之理;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是人事之理。农家顺应天时才能有良好的收成;百姓顺应人事之理,社会才能和谐,因此,遵循万物自然规律办事,可以让生活更有秩序。
    或许有人会问:“世事都有发展的规律,但它们同时也在不断地变化,我能够做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三种:第一,预见下一步的变化,永远抢在变化前头主动改变;第二,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在其他人变了以后,要比别人变得还快,追赶超越其他人。
    其实,无论采取哪种做法,都必须不停地做调整,不停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打破常规迈出成功的一步。在这一点上,杨澜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到出国留学;从进入凤凰卫视工作到创办阳光卫视,再到现在,她的每一次蜕变是必然也是偶然。就拿她决定留学来说,一方面是她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综艺节目,另一方面是她觉得心里并不踏实。今天的鲜花和掌声不可能永远只属于一个人。在你表现卓越时,所有人都在赞扬你。但是,明天还会出现更出色的人,一不小心,你就会被众人抛在脑后。谁都无法掌控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所以每个人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努力往前走。所以,杨澜时刻注意充实自己,并且根据时代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这才是杨澜能够一次又一次成功转变角色的秘诀。
    世间万物都在变。没有变化,就会落后,就无法生存。事变我变,人变我变,适者方可生存。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一旦变化,就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以适应这种变化。这是生存的客观法则。
    但是,有时环境的变化与个人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并不合拍,有时甚至会阻碍、限制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时候,如果谁有能力、有办法适应环境,使之满足自己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求,则是最难能可贵的。事物的规律就像容器一样,为人处世应当像水与容器相合,改变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却很容易。
    前言
    《素书》相传为战国黄石公所撰,为一部谋略奇书。相传黄石公设下著名的“圯下进履”之计,以试张良人品。张良不负黄石公期望,胸怀开阔,能忍人所不能忍,黄石公遂以《素书》相传张良在得《素书》后仔细研习,最后运用其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于是后人称读《素书》“可为帝王者师”。
    《素书》全文1360字,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但无论它为世人提供了多少经世致用之术,其根本都在于个人的修养与顺应世事规律。正如书中所言,“德足以怀远”,“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想要在世间立足,除了要有智慧、懂谋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修身是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只有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为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修身的过程实际上也“修心”,即心的建设,这是自我改造的开始。《素书》将“道、德、仁、义、礼”作为美德养成的五大要素,认为要提高个人修养必须从领会“道、德、仁、义、礼”五种品德开始,一点点地积累、培养。
    自传世以来,很多人对《素书》做过评注,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有两个,一为宋代张商英所注,一为清代王氏所注,本书选用的正是这两个版本。
    《素书》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将立身成事智慧尽数展开,相信读完之后会有所裨益。

    原序
    宋·张商英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

    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书》曰:“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王韩信矣;《书》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尝劝高帝侯雍齿矣;《书》曰:“决策于不仁者险。”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罢封六国矣;《书》曰:“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子房用之,尝致四皓而立惠帝矣;《书》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矣;《书》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

    嗟乎!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帝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原序译文

    秦末隐士黄石公所著的《素书》一共有六章,按照《前汉列传》记载,当年黄石公在圯桥将此书传给张良。后世许多人以为《素书》来源于黄石公的另一部兵书《三略》,这实在是以讹传讹啊。

    西晋时期,天下大乱,盗墓贼发掘了张良的坟墓,在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书,全书共计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题有类似咒语的秘诫说:“不允许将此书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将遭受灾祸;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人而不传授,也将遭受灾祸。”可见当事人对这本书是非常重视的。

    当年黄石公遇到张良这样的豪杰,将书传给了他,但张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授它,只好带入墓葬。五百多年之后,因盗墓贼得到了它,这本奇书得以在人间流传。然而,书中所记录的,也只不过是黄石公的极其简略的言辞,至于其中的精深要义,却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我与人议论时曾讲过,宇宙和人世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感应、相辅相成的。对于宇宙的奥秘,古代的圣人贤哲们都能够心领神会并尽心竭力地去顺天而行。比如尧帝,恭敬地顺应上天的法则就像敬畏上帝一样;舜帝则遵循天道建立健全七种治理国家的重大政治制度,为后世人所效法;大禹依据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将天下划为九州;傅说曾向武丁陈讲天道运行的自然原则,商朝才得以中兴;周文王将天道规律与人间法则结合,才推演并发展了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时的规则建立了官吏制度,同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来负责平衡阴阳;孔子觉得天人之道简直太奥妙了,不愿意轻易谈论;老子却用“无”与“有”来概括天道运行的规律。《阴符经》中说:“对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了然于心之后,思想才会处于一种自由状态,于是就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由我来主宰。一个人的道行到了这种地步,神鬼变化都无法逃脱其谋术,更何况类似刑罚、名实、制度、相卜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呢!

    黄石公是秦时的一位隐士,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非常深邃,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

    黄石公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于是把这本《素书》传给张良,让他替天行道,灭秦兴汉。虽然张良完成了兴汉大业,但他又怎能完全精通这本书中的奥妙呢?张良之所以功成名就,千古流芳,也只不过运用了书中智慧的十分之一二罢了。

    《素书》中说:“隐秘的计划泄露出去,就会导致失败。”当年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很恼火,但又是用人之际,刘邦不能得罪韩信,张良正是运用了这一谋略,暗示刘邦答应了韩信的要求,才使他能最后打败项羽。《素书》中说:“如果对小的埋怨不宽恕,必然会生出大的怨恨。”张良加以运用,劝汉高祖首先封赏了与他有隔阂的雍齿为什方侯,从而安定了人心,防止了一场宫廷内乱。《素书》中说:“向仁德缺失者咨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刘邦一筹莫展,谋士郦食其建议刘邦重封六国的后代,以争取各国君臣百姓的拥戴,张良知道这一决策不是出于真正的仁爱之心,因此说服刘邦,把已经赶制好的印信全部收回。《素书》中说:“设想各种变化情况,加以权衡谋划,这样可以灵活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张良使用这条计谋,招来商山中的四位贤人,使汉高祖决心立太子刘盈为帝。《素书》中说:“知足长乐,这是最吉祥的观念。”张良加以运用,提出只愿受封留地,告老不问世事。《素书》中说:“杜绝不良嗜好,禁止非分妄想,可以免除不少烦恼和牵累。”张良采用了这一明哲保身的至理,抛弃功成名就后的荣华富贵,飘然出世,避开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与清风明月为侣,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

    真神妙啊!张良只用了《素书》中一些残渣余唾,就推翻了秦王朝,打败了项羽,辅佐刘邦统一了天下,而如果能够领会其中全部的精华奥义,进而有所发挥,灵活运用,那将创造多么巨大的丰功伟绩啊!

    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诗赋文章蔚然成风,蓬勃发展,但是真正认识、掌握宇宙大道的哲人寥寥无几。诸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十六国时期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的裴度这些名臣,虽然号称一代名臣、贤相,但对于道为何物,连其依稀仿佛的皮毛也没有领会到。这就是《素书》之所以不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的原因啊,世上的可造之材真是太少了。

    道的把握,存乎一心。“道”化为真气后,就成了一种“非有非无”的物质,可以将其叫作“神”;如果谁能永远持有这种“神”的状态又不显露出来,就是“圣人”;保持在这种无形无状的境界中又能随心所欲地将之生化为万事万物的人就是“贤人”。如果不是这四类人,即使将《素书》倒背如流,也不能身体力行,使其发挥作用。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编辑推荐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图书书摘
    • 前言
    • 产品特色
    • 书摘插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