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 97873001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周濂著 | 周濂编 | 周濂译 | 周濂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濂著| 周濂编| 周濂译| 周濂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4-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0152202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周濂
    • 著:周濂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300152202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2-04-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4-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24585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壹 我们都是一小撮
    金斯堡得不到,阿曼达甩不掉
    让我们担忧我们的童真吧
    射象者布莱尔
    “不就是”与“又怎样”
    笑而不语与中国表情
    烈士与傻子
    跳来跳去的罗素
    笑眯眯的印度乞丐
    活着,还是死去?
    大学校园中的“无名氏”
    大学生的“德性”
    古格斯的戒指与费尔德曼的甜饼
    节庆、传统与革命
    磕头的理由
    装装文明人
    榜样的力量
    求求你感谢我
    “我的”和“好的”
    没本事移民的,请做个公民吧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人道主义是张一撕就破的薄纱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们都是一小撮
    贰 重见天日的生活
    你想要打听的那个人在哪里?
    阿飞后传
    沉默并诗意地活着
    抒情是一种病
    “实话实说”还是“是话就说”
    掐死一切意识形态大臭虫
    有这么一种困惑来自生活
    存在的焦虑与勇气
    丧钟为游记而鸣
    重见天日的生活
    叁 我们何时丧失理解
    色情文学招谁惹谁了
    请“真实”的康德起立
    “帝国”失去“主义”,天下将会怎样
    圆地球还是平地球?
    历史尚未终结,国家仍需强化
    谁是美国的孩子?
    行走在高速公路上的石器时代人
    与正确无关的政治正确性
    全民开讲2.0时代
    大众文化的“群架二原则”
    娱乐不精神
    我们何时丧失理解
    过期
    好人电影与好公民电影
    通过对话能够走向真理共识吗?
    智者的审慎
    理解之难
    肆 站在思想的高墙上
    站在思想的高墙上
    哲学是一个动词
    民主在此可能吗?
    幸福政治学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最可欲的与最相关的
    尺度、分寸与超越
    政治哲学家与政治现实
    革命的窄门

    周濂,1974年生于浙江。先后获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任教。曾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译有《苏格拉底》、《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均为合译)。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和语言哲学。

    某种意义上,顾晓梦是有幸的“民族已到存亡之际”,这几乎是一个让热血青年坚决赴死的不二理由,顾晓梦们可以笃定且幸福地把自己的生
    命交付出去,并在那个更高的存在者之中变得坚强,变得宽广。也正因为此,我总忍不住怀疑,让网友们泪奔不止的真正原因在于,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麦家告诉我们,那个值得交付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组织,也可能是一个虚无的人或组织”,要点在于要“让这个你终生信仰的‘人或组织’陪伴你,与你同呼吸,心连心。”这话说得真诚,但不知怎的,我总会想起2008年那个流行的段子:《色,戒》,女人是靠不住的;《投名状》,兄弟是靠不住的;《集结号》,组织是靠不住的。
    这个春天有另外一部流行的电视剧《潜伏》,里面有一个叫做谢若林的家伙,自称没有主义没有信仰一心一意只做谍报生意,谢若林有一段台词很经典:“这未来和平了,就没有主义了,有什么呢?只有钱,你信不信?”我们应该庆幸余则成当时没听信他,否则后来千千万万个余则成就没有了赚钱的机会。当然,为了不让谢若林的妖言惑众,我们也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揭露谢若林的自相矛盾之处——他其实也是有主义“护体”的人,这类人一般被称作拜金主义者。
    谢若林也好,余则成、顾晓梦也罢,人这一生,迟早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或者上帝,或者组织,或者爱人、诗歌、金钱,以及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主义……问题在于,你在交付之前,是不是经过百转千回的痛苦思索和挣扎?在交付之后,在那个更高的存在者的阴影下面,你能否还保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怀疑和反思?太过轻易地委身于人,总让人怀疑之前的挣扎缺乏真诚。交付之后便意志坚定地把它当作福音传递他人,则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蒙昧,哪怕它以信仰的面目呈现。
    那天上网溜达,看朋友写她的朋友,说:“她是这样一个人:和平主义者、素食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同性婚姻支持者、动物保护主义者、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也就是一个西方的自由左派。”女孩儿叫做Amanda,听说她快要和她的男友掰了,原因是两人激辩了大半夜,都没说服对方同性恋到底是natural(自然的)还是unnatural(不自然的)。Amanda在反省:“我反应过度了吗?”“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爱你的‘妈妈’”——这是疯人院里的母亲给金斯堡最后的便条。
    我知道金斯堡没有听他妈妈的话,我希望Amanda不会和她的男友分手。
    这年冬天我在牛津大学访学,每天下午从哲学系的图书馆出门右转,沿石子路向西,百米开外左手边的Merton学院,70年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曾在这里就读。
    在自传《漏船载酒忆当年))里,杨先生回忆说,当年牛津大学校规森严,晚10点后禁止学生光顾附近的小酒馆,天性好玩的他多次超出规定时间返校,或者翻墙而入,或者从运煤通道滑行而入。
    70年弹指一挥,而今斯人已逝,留下包括《红楼梦》在内的煌煌千万言译著。出于好奇,我上网搜索百度百科之牛津知名校友录,始终没有找到杨宪益的名字。与约翰·洛克、雪莱、T.S.艾略特、史蒂芬。霍金、
    比尔·克林顿同列其中的中国人只有两位,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钱锺书先生
    ,一个是仍旧在读的薄瓜瓜同学。
    我不知道杨宪益是否有资格成为牛津的知名校友,我所知道的是,1994年3月他荣膺香港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一道获此殊荣的还有特雷莎修女,好玩的是,杨宪益为此写诗自嘲:“相鼠有皮真闹剧,沐猴而冠好威风”。1965年,杨夫人戴乃迭女士曾经在歌颂伟大领袖的英文译稿上写下评语:Childish(幼稚的)!我猜想杨宪益断然不会在意“牛津知名校友”这样的虚名,倘若他知道这个榜单,一定也会用“Childish”一笑置之。
    Childish虽然不是什么好词,但也不算太严厉的谴责,无非是幼稚、
    愚蠢而已。在爱人的眼里,一个幼稚愚蠢的男人没准还是可爱成分多一点,尽管历史反复提醒我们,一大群幼稚愚蠢的成年人聚在一起,常会折腾出史无前例的闹剧乃至悲剧。我的英国房东Nick告诉我,相比Childish的负面意义,另一个词Na'fve有时候倒是语含褒扬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思想“天真”或者“率直”,以至于英文里有“Beautifulnalfve”(美丽的童真)的说法。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秦可卿人上房内间歇息,劈头看见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极为不爽,立时大叫:“快出去!快出去!”在我看来,贾宝玉的反应够Childish,但还称不上na'fve,与Beautiful就更加没有关系。对于成人世界之脏乱差的生理性反应,每一
    个少年人都曾经体验过,只可惜此类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通常不会长久,迟早总要消耗殆尽。宝玉躲得了对联,却躲不开无所不在的世道与人心,到头来只能削发归隐,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王夫之的“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P3-6

    作者周濂,学术新锐,最具潜力的新生代哲学工作者、独立思想者。《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他的第一本随笔集。
    作者用哲学这把快刀,对现实问题进行敏锐的洞察,并通过生花妙笔,把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现实故事,变成一张张精神图案。
    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作为根基,把他对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等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融进一个个现实故事和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中,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和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