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国内革命时期/话说中华文明 李默 广东旅游 9787807664208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李默著 | 李默编 | 李默译 | 李默绘
    •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默著| 李默编| 李默译| 李默绘
    •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ISBN:9787807664208
    • 版权提供:广东旅游出版社
    • 作者:李默
    • 著:李默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9.80
    • ISBN:9787807664208
    • 出版社:广东旅游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3-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3-0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48342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沙基惨案发生·省港举行大罢工
    廖仲恺被刺
    国共合办《政治周报》
    戴季陶主义出笼
    《野草》出版
    《甲寅》复刊·尊孔复古
    清华大学转为大学体制
    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ll
    中山舰事件发生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北伐顺利进行
    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国民军
    张恨水发表《金粉世家》、《啼笑姻缘》
    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租界
    《大公报》复刊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中央日报》仓I办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南京、武汉政府分裂
    李大钊从容就义
    国民党政府辑成《六法全书》
    《热风》开拓现代杂文
    一代治学巨匠王国维自沉
    南国社成立
    “北四行”联合营业迅速发展
    “南三行”体系形成
    南昌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中共发动广州起义
    日军济南屠城
    蒋介石宣布北伐胜利
    日军炸死张作霖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掘殷墟
    甲骨金文研究发展迅速
    朱自清出版《背影》
    中山陵落成
    闻一多诗集《死水》出版
    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
    徐悲鸿开中国历史画一代新风
    田汉作《名优之死》
    联华影业复兴国片
    余云岫提倡废止中医
    广东音乐达到顶峰
    左联成立
    刘锡三创办中国帽业老字号“盛锡福”
    中原大战爆发
    红三军攻占长沙
    蒋介石对苏区第一次“围剿”失败
    左翼作家柔石等被杀
    国民党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
    国民党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马占山抗日
    新华通讯社创办
    徐志摩遇难
    巴金写作《家》
    《歌女红牡丹》轰动全国
    上海“~·二八”抗战爆发
    伪满洲国成立
    鲁迅写作《花边文学》
    熊十力著《新唯识论》
    《生活》周刊发展为生活书店
    文献馆档案南迁
    日本进攻华北
    蒋介石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
    抗日同盟军成立
    蒋介石开始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
    国民政府改革文书档案
    实行银本位制废两改元
    《子夜》出版
    曹禺作《雷雨》、《日出》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诗论》
    红军开始长征
    推行拉丁化新文字
    聂耳谱《义勇军进行曲》
    中共展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
    阮玲玉主演《神女》
    中共中央举行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红军到达陕北·长征结束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爆发
    《渔光曲》获奖
    四大名旦占领京剧舞台
    新木刻运动开展
    鲁迅去世
    西安事变爆发
    救国主张层出不穷
    《骆驼祥子》连载
    国共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马路天使》上映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

    沙基惨案发生·省港举行大罢工1925年6月23日,英国海军陆战队在广东朝游行中的中国老百姓突然开
    枪、开炮,当场打死59人,重伤172人,轻伤者无数。
    6月21日,为声援上海罢工者,香港、沙面工人也实行罢工,工人纷纷离职返回广州。23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下午1时,广州各界20多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一致通过援助沪案条件16条。会毕进行游行。工人、商人、学生、黄埔学生等依次由东校场出发,经惠爱东路、永汉中路,直出长堤西壕口,过沙面租界河对岸的沙基。午后3时,当游行队伍行经沙面英、法租界对岸之沙基西桥口时,早已布置好的英、法海军陆战队,从沙面突然向示威群众开机枪扫射。游行队伍猝不及防,四散躲避,当场死亡50多人,重伤者百余人,轻伤者无数。同时,驻扎在白鹅潭的外国兵舰也开炮向北岸示威。
    惨案发生以后,广东革命政府立即以广东省长胡汉民的名义向英、法、
    葡驻广州总领事提出最严正的抗议。
    29日,广州各团体要求对英实行经济绝交。同日.香港25万工人举行全面总罢工,并有13万人陆续撤回广州。
    7月3日,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苏兆征任委员长。
    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后,命令纠察队封锁香港。纠察队驻在东至汕头,西到北海,蜿蜒数千里海岸线E的各港口,维持地方治安,扣押英国货物,严禁粮菜外流,封锁香港、澳门与沙面之间的交通。香港顿时交通瘫痪、商务停顿、商店关门、食品奇缺,成为“死港”。
    廖仲恺被刺1925年8月20日,孙中山最忠实的朋友和同志廖仲恺被刺。
    是日上午8时,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驱车去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参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六次会议。当车开到党部门前时,突然窜出六七名暴徒向他们射击,廖仲恺身中4弹,在送往医院途中去世。调查此案的“廖案调查委员会”认为,此案是由胡汉民策划发起的。涉嫌此案的林直勉、张国桢、梁鸿楷、招桂章、梁士铎、杨锦龙等被捕,胡毅生、朱卓文等逃往香港。随后,蒋介石下令逮捕了胡汉民。国民政府立即进行人事调整。
    廖仲恺,广东惠阳人。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少年时在美国读书。1902年到日本留学,随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担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广东担任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21年到广州担任孙中山中华民国政府的财政部次长,支持孙中山出兵北伐。1923年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和广东省长。他是左派元老,为国民党右派所不容。
    国共合办《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广州出版发行《政治周报》,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沈雁冰(茅盾)、张秋人先后出任主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为了加强宣传工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创办了《政治周报》。该报共出14期
    ,至1926年6月5日停刊。其中1.4期由毛泽东任主编,5~14期由沈雁冰、
    张秋人负责编辑。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指出该报的出版目的是:向反革命的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主要内容为刊载国民党中央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政策、法令及新闻,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政治周报》在反击国民党右派言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25年6~7月间“戴季陶主义”出笼后,流毒甚广。《政治周报》成为反击“戴季陶主义”的主要思想阵地。该报还同西山会议派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仅第一期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严驳北京党员之违法会议》、《致北京电》、《致各级党部电》等文告,驳斥西山会议派召开非法会议的种种借口,要求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查明事实,对其主谋实施应有的惩罚。以后,又陆续发表文章,指出右派集团是帝国主义的T具,他们的反革命活动“适合了帝国主义的需要”,并用事实揭露西山会议派与段祺瑞政府的勾结,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认清了西山会议派的真面目。
    《政治周报》在反击国民党右派集团、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准备北伐战争等方面起过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戴季陶主义”出笼
    孙中山逝世不久,戴季陶即于1925年6、7月间相继抛出《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提出一整套反动理论,“戴季陶主义”正式出笼。
    戴季陶(1891~1949年)名存贤,又名良弼,字选堂,又字季陶,号天仇,又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四川广汉。1905年赴日留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在上海主编《中外日报》和《天铎报》。1911年在上海面谒孙中山,深为赏识,任孙的秘书兼翻译。积极参加“二次革命”。1914年帮助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兼军政府秘书长。1919年与沈玄庐办《星
    期评论》。1920年戴曾参与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活动,后退出。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持消极
    、反对态度。
    “戴季陶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在思想上,提出唯心主义的道统说来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孙文主义是以中国固有的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思想为基础,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法的思想。阉割孙中山思想中的革命灵魂,在理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说孔孟之道是中国的国粹,只有继承中国传统的三民主义才能作为指导国民革命的最高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符合中国的传统
    思想,不能指导中国革命。
    在政治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宣扬阶级调和。认为革命不是由于阶级压迫而引起的,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对立,中国只有觉悟者和不觉悟者的对立。说仁爱是人类的天性,国民革命是要恢复各阶级的仁爱性能。极力诬蔑共产党制造阶级斗争。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反对工农的阶级斗争。
    在组织上,反对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认为国共两党没有“共信”,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国民党员信仰民生主义,就不能“互信”,也不可能团结。要求参加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人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服从国民党的统一性,受其支配。
    戴季陶主义反映了统一战线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政治斗争倾向。它出笼以后,曾经流毒甚广,成为国民党新右派反共篡权的理论根据。P2-6

    李默主编的《国内革命时期》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