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通向成功的N个细节/雕刻自我系列丛书 康信明 中国经济 978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康信明著 | 康信明编 | 康信明译 | 康信明绘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康信明著| 康信明编| 康信明译| 康信明绘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1-01
    • ISBN:9787513609050
    • 版权提供: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康信明
    • 著:康信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8.00
    • ISBN:9787513609050
    • 出版社:中国经济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16738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修炼做人的潜力
    第一章 知人性教你看懂社会识得人
    1.悟清本性即大智
    2.自私的最高境界是无私
    3.唤醒美好人性
    第二章 晓人为使你获取行事准则
    1.做人做事都要以人为本
    2.谋事也要谋人
    3.事在人为
    4.从需要出发确定你努力的方向
    第三章 识标准帮你明辨是与非
    1.辩证统一辨是非
    2.人人可成功但并不是人人能成功
    3.小人物也可以掌握大智慧
    4.不以成败论英雄
    5.有时你不优秀是因为你选错了欣赏者
    6.一切都不神秘
    7.大智若愚
    第四章 通规律借你一双慧眼看世界
    1.优势心理
    2.变化之变化规律
    3.战胜流水倾向
    4.后三板斧现象
    5.警惕出现惯性停留
    6.警惕刚性胀气
    第五章 修包容让阳光照耀自己温暖他人
    1.包容——你的大才
    2.能伸能屈方为大丈夫
    3.给人一片天自己有阳光
    4.自我要求过高也害人
    5.行仁义者拥天下
    第六章 学处世一生的功课一生受益
    1.前半生靠才智后半生靠处世
    2.有用是一切的根本
    3.人情练达即前途
    4.待人就是待自己
    5.善找平衡点
    6.为人处世的学问
    第七章 练说话掌握点石成金的学问
    1.机智说话有术
    2.主观的话要烂在肚里
    3.不要多说原因
    4.以好意化解别人的歹意
    5.好好主义
    第八章 勿忽视与上级相处的关键点
    1.上下级关系探秘
    2.隐藏自己的思想
    3.不要和领导叫劲
    4.执行甚于能力
    5.升迁的秘诀
    下篇 修炼做事的潜力
    第九章 炼内功够档次才够实力
    1.好品质会给你带来好运
    2.小胜靠才大胜靠德
    3.自知使你明智
    4.自信引领成功
    5.优化你的性格
    6.形象悄然改变命运
    7.读书学习的真谛
    8.有技在手吃遍天
    第十章 调思维思路决定出路
    1.正向思维打造阳光人生
    2.智慧思维显奇效
    3.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最大的才智
    4.远见赚取未来
    5.寻找和选择“最有可能
    6.舍得付出才能获得更多
    第十一章 正方向把自己放到适宜的环境里
    1.机遇是你主动修来的
    2.尝试收获意外
    3.机会大于本事
    4.用适当的方式和时机推销自己
    5.环境造就人
    6.竞争出动力竞争得生存
    7.适者立于不败
    第十二章 激活力行动胜于一切
    1.激发你的欲望
    2.抓住成功的激发点
    3.开发你的动力源
    4.利可动人
    5.成功始自行动
    6.坚持走向成功
    7.放下自尊做事
    8.降低你做事的沸点
    第十三章 借智慧学会以巧取胜
    1.攻坚使你事半功倍
    2.专注才能做好
    3.角度决定成败
    4.处处留心皆成功
    5.分解术——观人做事的有效途径
    6.善用资源者胜
    7.择强者而侍的智慧
    8.利用生理、心理战胜对手
    第十四章 养心态充实自在过一生
    1.心态引领方向
    2.心态决定幸福
    3.不要太在乎
    4.凡事先安后变
    5.享受过程追求结果
    第十五章 求突破让人生超出预期
    1.改变从自身做起
    2.去掉你头脑中的边框
    3.冒险产生奇迹
    4.不断延长你的优势
    5.敢想敢于敢成功
    6.寻求事业的质变点
    7.平凡累积伟大
    8.不断调整终成正果
    第十六章 会避险不要输在毛病上
    1.有啥也不要有致命的毛病
    2.低调做人免祸端
    3.不要让对手把你当敌手
    4.慧眼看失意
    5.失败后的天地也广阔
    6.无为和糊涂也是一种智
    代后记 魔鬼在细节中

    康信明,山西人,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在国家级报刊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时报》等发表经济金融论文及调查报告50余篇。擅长对人生的研究与总结,著有《撩开人性的面纱》(中国社会出版社)等。

    2.自私的最高境界是无私
    自私为根,善恶为表。人总是围绕着“私”为善为恶,就是说人是可善可恶的,善是为己,恶也是为己,比如:某人捡到钱包交给失主,是善举,在为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有为自己的成分,为自己的名誉着想,怕不上交被人举报等等;某人偷东西,是恶行,这好理解,是为自己能占有别人的钱财,当然是为自己了。善与恶是他人作出的评价,其根据是对他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来说无所谓善恶,都是一个目的——为了自己,即自私。人不变的是私,可变的是善恶。也许人的心声是这样的:“我就那样做了,说到底是为我自己,至于是善是恶,那是你们的事。”只不过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计,社会自有它的评价标准,为大家为社会是为善,应当鼓励;一
    个人善因善行多,是为善人,反之则是恶人。善与恶其实是为私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的。同是为己,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式很多,有双赢之法;也有利己多、利他多、双输、利己和利他大体平衡之法。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一
    个人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认识水平、自控能力等。更多地选择双赢和利他多之法的人,我们就说他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选择是可变的,所以当一个所谓的好人做出坏事时不必惊讶,而当一个所谓的坏人做了好事时也
    不必怀疑。不要简单武断地把人判定为好人和坏人,好和坏都是暂时的。
    人一辈子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如果你能一辈子自律自警,坚持做好事,你就保全了自己,成为一个彻底的好人。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不是不会湿,而是自控得好!
    正确认识人的自私本性,不是让你理直气壮地自私,更不是让你越来越自私,虽然它是正当的、理由充分的。相反,正因为它是浸入你全身每一个细胞的,是深入骨髓的、长在精神中的,你的一切都极自然地渗透了这种本性,故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你和它已经融为一体,你就是自私的化身,所以再提倡再鼓励还有什么意义吗?
    入口用自私,出口用无私。即:分析看待他人行为动机的本质时,要从自私的角度人手;分析他人的表现及言行时,要从无私人手,如此你就算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为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是: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从这一点上说,无私是一种需要,他人需要、社会需要、自己也需要,有时它还是一种享受。既然无私是人人需要的,那么你无私地为人了,肯定会受到他人及社会的欢迎和肯定,这时你的“私”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才是大“私”。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和价值都是建立在众人或者社会的基础之上的,让你今生今世与世隔绝而富贵地活着,如同一株孤独地生长的植物,孤独来孤独去,不能感知人类的存在,恐怕你会老大不愿意。
    高尚的借口,低下的原因。原因多样其中不乏很多自私的想法,但告诉人们的总是因为其高尚,人在说话时也不忘获取最大效益。美国曾经评选过富翁们的十大理想居住地,这些城市都是以优美的风景、豪华的住宅、高级餐厅和许多奢侈品来吸引富翁们的眼球的。令人不解的是,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其他九个城市好的阿斯潘居然得了第一。为了搞清富人们愿意去阿斯潘的原因,九个城市展开了调查,结果却是一致的:因为没有穷人。原来九个城市为了得到最理想居住地的称号,将当地所有的穷人,特别是乞讨者都赶了出去,而阿斯潘却没有这样做。难道富人都不喜欢跟富人住在一起,而喜欢跟穷人住在一起?富人们的理由是: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发展慈善事业?于是九个城市的领导又去请穷人回来,但穷人却不愿意回来了,最终出高价请回了一些穷人,但穷人的数量还是不及阿斯潘。“为了慈善事业”,这是富人们冠冕堂皇的解释,要我说,这根本不是主要理由。想发展慈善事业的途径太多了,可以捐款,可以成立慈善机构,不一定非要和穷人挤在一起,难道挤在一起就能证明你慈善了?地球是个大家庭,穷人到处都是,距离的远近并不是决定慈善与否的主要原因!关键的因素在于:人为人而活着,人比人而产生幸福感。活在穷人堆里,那种成就感、高贵感、被人仰慕感会油然而生,即使给人帮助也是幸福的,心理上也是占着相当优势的,这说明我比别人强呀,再说雇个人也方便不是。而与富人们同在一起,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大家都差不多,甚至相比还不如人,反而还增添了烦恼,这就是富人愿与穷人在一起的根本原因;当然人比人也会气死人,生活在富人堆里,我还不想被气死呢,所以花高价请穷人回去本应该是应者如云的,但愿意回去的却不多。 ’掌握人性自私的大智慧恰恰在于——不自私。一个人要想活得精彩、
    活得幸福,那就要学会为别人、为社会,也就是无私,通过为人也就达到了为己的目的,通过无私而自私。比如你卖东西是为了赚钱,目的当然是为自己了,但你又为什么要力求做到物美价廉服务好呢?这些商品和服务你自己又享受不到,它完全是为了他人——顾客,而你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多多地卖东西——为自己。在这里,你的表现是无私的,目的却是自私的,在一件事上,你既是自私的又是无私的。而如果你只想到赚钱,从而卖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那么你很可能一件也卖不出去,看似为己却害了自己。而你为他人是为他人的什么呢?说到底是为他人之私。他人个个是自私的,他们总想花得少买得好——物美价廉,于是你就要迎合顾客的这种需要,所以,你为了他人的自私也就实现了你的自私。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你服务了大伙,满足了顾客的需要,活跃了经济,而大伙呢?照顾了你的生意,刺激了消费,为繁荣经济做出了贡献。这种美化双方的说法才是人们通常的说法,然而它却是表象;前一种说法几乎没人会说,但却是真相。
    为私的最高境界是为公。公是什么?公并不全是那种看似人人拥有、
    实则人人没有的东西。公其实是人人之私,是一个个私的集合体,大公即大私,大私即大公,大公即无私,大私亦无私。既然人人都是为私的、为己的,那么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你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服务于他们,帮助他们,以他们的利益为利益,这样,即使你不想当官,民众也会要

    你、推举你甚至是求着你当官,事实不正是这样吗?否则,如果人人是为他的,那么人人可为官,你的为他还会起作用吗?为民族之私可为英雄,为国家之私可为伟人,为人类之私可为上帝。为着大家的私可为自己的私,所以功夫在诗外。这就是解读人性自私得到的大智慧。
    我们常说的“执政为民”,其实是有着深刻内涵的。民是执政之基,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只要安心为民,政权就稳固,反之则江山不稳,足见为民的重要性。那么为民的内容是什么呢?不外乎保护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给他们生活的自由,让他们安居乐业等,这一切,哪一样不是民之私呢?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那种纯粹的公,如空想社会主义、一大二公、大锅饭等,就是把大伙的食物和财产集中起来,大家共同创造共同享用,不允许有个人的利益,结果都失败了。所以说,公不是人人之公,而是人人之私,无私则无公。人处社会中,和人交流,与人相处,被人记起忆起,被人议论,被人评价,爱与被爱,欣赏他人,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享受他人的精神奉献等等,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构成我们幸福和价值的源泉吗?尽管你有万贯家财,没人知道,没人羡慕,没人关心,没人服务,又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了他人,你享受得了吗?
    P3-9

    《通向成功的N个细节》集康信明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思考写就,并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成败事例以及结合身边人事、个人亲身经历进行印证,从事例中提炼道理,在哲理中思考事例,让你充分体会每一个事例带给你的启示,充分享受每一个道理给予你的点拨。可以说每一个道理皆是笔者走过几十年人生路之后才切身体会到的感悟。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