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清王朝统一台湾之路/图文台湾 蒋宗伟|主编:林仁川 福建教育
¥ ×1
序言
第一章 沿海驱逐 停议征台
第一节 成功之死郑氏内讧
第二节 清荷联军金厦之战
第三节 攻台未果遣使议和
第二章 郑经添乱 风云再起
第一节 “三藩之乱” 郑经西征
第二节 七府塵战互为争锋
第三节 无计可施禁海迁界
第四节 招降有方打破僵局
第三章 郑氏政权 江河日下
第一节 郑经治台 功不可没
第二节 权臣争斗宫廷政变
第三节 天怒人怨气数已尽
第四章 剿抚并用 平定台湾
第一节 慧眼识才施琅复出
第二节 “专征”之争施姚失和
第三节 澎湖海战乾坤待定
第四节 明郑请降施琅复合
第五节 议定纳台 四海归一
后记
参考文献与图片来源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耿继茂、李率泰派总兵林忠、都司王维明等前往厦门招抚。郑经考虑到此时郑世袭已据台湾,而清军又大兵压境,在当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若答应清军的招降,就会辜负了先父郑成功矢志不渝的反清复明宿志;但如果断然拒绝和议,清军势必会趁机进犯,那样自己会进退不得,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干脆来个将计就计,假意接受招抚,先同意与清方谈判,这样可为自己赢得稳定内部局势的时间,等把台湾内乱平定后,再见机行事。于是,郑经派中军都督杨来嘉、吴荫二人作为郑方代表与清方谈判,以此来稳住清军。七月十日,吴荫、杨来嘉到漳州会见耿继茂和李率泰,先作谈判前的试探准备工作。八月七日,郑泰又派遣游击姚万前往漳州,要求清方派代表到厦门进一步商谈,清方随即派都司王维明、李振华及副将林忠前往厦门。八月二十五日,清方代表带回了郑泰等人交出的南明皇帝颁给的三道敕书和郑氏文武官员、兵民、船只、兵械总册,以及郑泰、洪旭、黄廷三人给耿继茂、李率泰的公文等。郑方作出愿意归顺清朝的姿态,以换取清朝信任,借此来拖延时间。九月六日,杨来嘉又从厦门前往漳州,再次主动带来了6颗郑泰等人的公、侯、伯印,以及以前由郑军缴获的沿海几个州、县的官印15颗。杨来嘉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随同耿继茂、李率泰的差官赴北京“题请待命”。耿继茂等人皆被其麻痹,以为和谈将成,遂放弃攻取厦门的准备,与郑氏的金、厦诸将展开谈判。清廷提出只要郑氏军民从台湾迁回内地,剃发易服,就会得到朝廷的厚爵加封。而郑方的答复却是:不削发,仅称臣纳贡。此次谈判,双方你来我往,费尽口舌,前后历时半年之久。
郑经见清方中计,已经放松了对郑军的军事压制,即于十月初六日下令让洪旭守厦门,郑泰守金门,他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整兵东渡赴台平乱。初七日中午,队伍驻扎在澎湖娘妈宫(今马公市),郑经提七立即攻向台湾。此时陈永华建议:“宜先礼后兵,先通知再出兵不迟。”陈永华先派礼官郑斌持郑经口谕前去台湾发布告示称:“世藩即将亲统兵马抵台奔丧,各镇将士应原地待命,设位迎接。”这个消息马上使在台的大多数将领保持中立观望态度,但拥立郑世袭的一伙将官并不接受。黄昭、萧拱宸等将以前拟定好的假遗书交给郑斌并公开抗拒郑经来台。郑经即在十
六日从鹿耳门水道入台。十七日早晨,适逢大雾蔽天,周全斌率兵不鸣鼓,不打旗,静悄悄自潦港、洲仔尾登岸。黄昭听到水声人语,知道郑经部队要趁雾登岸,即下令阻击。周全斌率先冲出,双方即展开激战。一时喊杀声震天,混战一直持续到午后。乱战中,黄昭被箭射死,叛军一时军心大乱,不久即倒戈投降。郑经率部登岸后,以叔侄之礼请出郑世袭。叔侄相见,抱头而哭。郑经说:“我们叔侄两人险些就被奸人所离间。”郑经仍像以前那样宽待郑世袭,但对鼓动郑世袭造反的蔡云、张骥、李应清、
曹从龙、萧拱宸等则严惩不贷。这几个人被逮捕后于市街斩首示众。郑经在抓捕郑世袭党羽时,无意间搜出了黄昭与郑泰之间的往来信函,信中有“支持世袭,反对郑经继位,占据金、厦二岛”等话语。郑泰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些秘信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郑经平定台湾内乱,继承藩王位以后,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镇守金门的伯父郑泰。郑泰长期担任郑氏集团的户官,主管军需、商贸,财力丰厚,其所辖兵员、舰船也多。郑经担心郑泰在得知台湾内乱平定后,乘机攻取厦门与自己分道扬镳自立门户。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正月十一日,郑经让统领颜望忠守安平镇,勇卫黄安负责承天府及南北二路兵马与地方军务,自己随即与叔父郑世袭、周全斌、陈永华、冯锡范等将官一起率兵丁4000余人,大战船90余艘自台湾返回厦门。金、厦众将纷纷前来祝贺他平定台湾内乱,继承延平王位,但唯独郑泰称病不来。郑经一气之下,当即就想借机去捉拿郑泰。周全斌、陈永华等人说:“郑泰舰船颇多,不可轻举妄动,要等待时机。”这年六月,郑经用陈永华调虎离山之计,先封郑泰为“金厦总制”,并制官印一枚,让人送往金门,说自己将要去台湾主政,要把金、厦二地交给郑泰管辖,以共谋抗清大计,以此来诱郑泰来厦。但郑泰也心存戒心,虽受印信却借辞不往厦门致谢。又隔了数日,刘国轩带领郑经的部分家眷乘船开往台湾。郑泰之弟郑鸣骏得知后,就力劝其兄说:“我们与郑经乃骨肉至亲,况且他这次又授金、厦两地之重托,你理应前去致谢。”在郑鸣骏的多次劝说下,郑泰寸于六月初六日,携带饷银10万两,亲兵50人,前往厦门当面向郑经谢恩。
第二天,郑经设置酒席宴请郑泰,暗中于帷帐之内埋伏刀斧手。酒过三巡,郑经摔杯勾号,刀斧手左右冲出遂将郑泰拿下。陈永华当堂宣布郑泰十条罪状,其中包括:贪污贸易巨银寄藏日本;扣发东征大军的粮食、
军饷,不发一船;阻上官员到东都赴任;策动金、厦众将联合抗命;暗中勾结黄昭谋反等等,郑经还出示了郑泰与黄昭的来往信件。郑泰见状,后悔不已,大骂郑经不忠不孝不义。郑经念及郑泰是自己伯父,况且当年对自己还有救命之恩,传令先将郑泰囚禁起来,并将郑泰的来船扣住,但独独有蔡璋一船逃回金门。郑经急派周全斌率兵前往金门收编郑泰部下。郑鸣骏于半夜三更时分听到蔡璋报告,大惊失色,料想郑经必派兵来抄家,急忙找来郑泰的亲信商量对策。在参军蔡鸣雷等人力主降清的建议下,郑鸣骏带上郑泰的儿子郑缵绪,率所属文武官员400余人、水陆兵士约8000余人,各带家眷,乘大小船只近300余艘,自金门入泉州港降清。等到周全斌赶到时,已追赶不及,只有少部分将士被招回。郑泰听说其子、弟已投清,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金门已被郑经收编,无奈之下竟自缢身亡。不久,郑泰的另一个弟弟、都督郑赓也率官兵315名,家属342名降清。而呆在郑经身边的郑世袭也不免兔死狐悲,担心夜长梦多,也于当年十一月主动率文武官员224名,亲兵120人,各携家眷、船只寻机队郑营脱逃降清。
经过这两次内讧,郑经先后清除了叔父郑世袭与伯父郑泰的势力,巩固了自己在台湾和东南沿海诸岛的领袖地位,然而金、厦的军力也因此顿失一半,尤其是财政上的损失更大。
此时郑经内患已除,无所顾忌,遂大胆挑战清廷所提出的谈判底线。
他提出“不登岸,不剃发易衣冠”等条件,拒绝履行与清廷的和谈条件。
这样,双方的第一轮和谈宣告失败。郑经同时下令各都督、总兵等武职官员加紧整修大小船只,招募兵丁,积极备战。种种迹象表明,郑经要以台湾为依托,以沿海厦门、金门、铜山(今福建东山)等岛屿为据点,向清方发起军事进攻。P10-13
本书是为让大陆人民特别是大陆的青少年能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台湾所编写的。该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美的图片、通俗的语言,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台湾的情况,既追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苦历程,也颂扬两岸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收复台湾、保卫台湾的光辉业绩,同时展示台湾的美丽景观、民俗风情、民间信仰和文化艺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追忆历史,探访民俗,从容地穿梭于时光隧道,轻松愉快地享受一趟台湾宝岛的文化之旅吧!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