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人与情境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 |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编 |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译 |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编|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译| [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332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711407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 著:[美]李·罗斯,[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9.00
    • ISBN:9787111711407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
    • 页数:332
    • 外部编号:1179908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初版前言

    引言 / 1

    社会心理学的启示和挑战 / 2

    个体差异的缺陷 / 2

    情境的影响 / 3

    情境的微妙性 / 5

    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 / 7

    社会心理学启示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冲突 / 8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基石 / 10

    情境主义原理 / 10

    解释原理 / 13

    紧张系统的概念 / 15

    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 20

    社会科学家的预测 / 20

    普通大众的预测 / 21

    效应量问题 / 24

    量的统计标准 / 24

    量的实用标准 / 25

    量的期望标准 / 26

    本书概览 / 28

    第1章 情境的影响 / 31

    社会影响和群体过程 / 32

    实验室中的从众压力:谢里夫的似动研究和阿希范式 / 32

    本宁顿研究 / 40

    谢里夫的群际竞争和冲突研究 / 43

    旁观者干预的抑制 / 46

    为什么社会影响的作用如此强大 / 50

    渠道因素 / 53

    出售战争债券 / 54

    是时候做一个“善良的撒玛利亚人”了 / 55

    小顺从效应 / 57

    总结: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与平庸之恶 / 59

    第2章 解释社会世界 / 67

    客观行为主义中的主观主义考量 / 68

    判断和动机现象中的相对性 / 71

    奖励的非显性动机后果 / 75

    社会心理学中的解释问题 / 77

    所罗门·阿希和“判断目标” / 79

    立场之争和认知 / 82

    解释的工具 / 86

    归因过程 / 88

    因果性归因的规范性和描述性原则 / 89

    自我归因 / 90

    对解释不确定性的忽视 / 94

    虚假共识效应 / 94

    过度自信的社会和个人预测 / 97

    情境解释和基本归因错误 / 99

    第3章 寻找个人的一致性 / 102

    传统人格理论概述 / 104

    科学的发现和争论 / 106

    1968年的挑战 / 107

    跨情境一致性的实证研究 / 109

    实证挑战的意义 / 113

    专业领域对1968年挑战的回应 / 115

    贝姆重提普遍化–个体化方法的区分 / 115

    方法上的质疑以及另一种实证方法 / 119

    爱泼斯坦提倡聚合测量 / 120

    理解“一致性”相关 / 123

    基于单一观察的预测 / 125

    基于多次观察的预测 / 127

    极端行为的相对可能性 / 129

    第4章 常人人格学和常人社会心理学 / 132

    常人人格理论的定性特征 / 133

    常人人格理论的定量特征 / 135

    常人特质主义与基本归因错误 / 139

    从情境产生的行为中推断特质 / 140

    忽略情境背景而重视特质 / 143

    对特质归因的过度自信 / 149

    特质主义与面试错觉 / 151

    特质数据何时有用 / 154

    常人特质主义的来源 / 155

    知觉与特质归因偏差 / 155

    行动者和观察者不同的因果性归因 / 157

    解释与特质归因偏差 / 158

    统计学与特质归因偏差 / 159

    我们怎么会错得这么离谱呢 / 160

    第5章 日常社会经验的连贯性 / 162

    科学的分解与现实世界的混杂 / 164

    个人和情境的科学分解 / 165

    个人和情境的现实混杂 / 166

    观众引起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 168

    当人们创造自己的环境时 / 172

    选择和改变情境 / 172

    对他人可预测性需要的响应能力 / 174

    毕生行为的连续性 / 176

    情境、解释和人格 / 179

    重新审视常人人格学的效用 / 179

    寻求更强大的人格概念 / 181

    第6章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 189

    文化的情境决定因素 / 191

    生态、经济和技术的影响 / 191

    “中间”少数族裔的境遇 / 195

    文化、意识形态与建构 / 197

    新教的愿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8

    联想主义与经济发展 / 20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203

    东西方社会背景与归因 / 206

    社会阶层和控制点 / 209

    体现文化差异的美国地域差异 / 211

    文化规范的实施 / 216

    作为紧张系统的文化 / 217

    美国的文化变迁 / 217

    美国南部的黑人和白人 / 221

    日本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 / 224

    特质、族群和个体差异的调和 / 225

    族群能否代替特质 / 226

    为什么族群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 228

    第7章 应用社会心理学 / 229

    给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方法学启示 / 230

    “真实验”的价值 / 232

    霍桑传奇 / 235

    当“大型”干预失败时 / 238

    情境主义、自由主义和干预政策 / 239

    一个历史案例:剑桥–萨默维尔青少年研究 / 240

    当“小型”干预成功时 / 246

    勒温的讨论小组和民主程序 / 246

    亲社会行为的“榜样”效应 / 249

    激励少数族裔学生取得成就的干预项目 / 251

    远端与近端干预 / 253

    教室中的贴标签和归因效应 / 255

    社会标签和自我实现期望 / 255

    用标签或劝诫来实现行为改变 / 257

    多余诱因的动机性后果 / 258

    课堂成败的归因 / 261

    主观知觉和客观健康结果 / 264<


    李·罗斯(Lee Ross)

    斯坦福大学教授,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2008年获得实验社会心理学学会杰出科学家奖。他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冲突与谈判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SCICN)的联合创始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归因偏见、判断和决策缺陷以及解决冲突的障碍,包括态度形成与改变、社会认知、判断与决定、影响、群体间关系和政治心理学等。


    理查德·E.尼斯贝特(Richard E. Nisbett)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和许多其他国际奖项。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著有《逻辑思维》(Mindware: Tools for Smart Thinking)、《认知升级》(Intelligence and How to Get It: Why Schools and Cultures Count)等。

    本书作者以社会心理学和人格理论为中心,试图调和两个主题:一是常识和共同经验,二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经验教训和挑战。本书寻求概述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科学和知识贡献,用于挑战、改革和开阔眼界。罗斯和尼斯贝特指出了三个社会心理学的贡献,它们对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1.微妙的情境对行为的影响;2.需要认识到情境的主观性影响;3.个人心理和社会团体中的“紧张系统”。作者展示了社会心理学的贡献,说明了任何主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社会行为。他们在书中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人和他们的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会激发出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设计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发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