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远程病理学: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著 |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编 |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译 |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绘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著|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编|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译| 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绘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版次:1
    • 字数:280千字
    • 页数:210
    • 开本:27开
    • ISBN:9787547846025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
    • 著:主编 姚建国 徐国利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48.00
    • ISBN:9787547846025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27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210
    • 外部编号:964148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远程病理学概论1
    第一节·远程病理学的兴起 / 1
    第二节·远程病理学的用途 / 6
    一、 远程会诊 / 6
    二、 远程初始诊断 / 7
    三、 远程细胞学 / 7
    四、 病理质量管理 / 8
    五、 教学与培训 / 8
    六、 科研 / 8
    七、 其他 / 8
    第三节·远程病理系统 / 9
    一、 远程病理系统的发展演变 / 10
    二、 远程医疗与远程通信 / 11
    三、 远程病理系统的数字图像模式 / 13
    四、 远程病理系统分类 / 15
    五、 智能移动(手机、平板电脑)远程病理系统 / 20
    第四节·远程病理系统组织结构 / 24
    一、 单点项目 / 24
    二、 一对一远程病理网络系统 / 24
    三、 区域性远程病理网络系统 / 25
    四、 多中心分布式远程病理网络系统 / 25
    第五节·远程病理学的积极影响与应用挑战 / 26
    一、 国内外临床病理现状 / 26
    二、 远程病理学的积极影响 / 29
    三、 远程病理学的应用挑战 / 31
    第二章·远程病理学临床应用36
    第一节·远程病理学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 36
    一、 可行性研究(2005年) / 37
    二、 可行性研究(2006年) / 38
    三、 可行性研究(2007年) / 39
    四、 可行性研究(2008年) / 40
    五、 可行性研究(2009年) / 41
    六、 可行性研究(2010年) / 42
    七、 可行性研究(2011年) / 42
    八、 可行性研究(2012年) / 44
    九、 可行性研究(2013年) / 47
    十、 可行性研究(2014年) / 48
    十一、 可行性研究(2015年) / 49
    十二、 可行性研究(2016年) / 50
    十三、 可行性研究(2017年和2018年) / 51
    第二节·远程病理学临床应用 / 53
    一、 远程会诊咨询 / 53
    二、 远程术中冰冻诊断 / 56
    三、 远程初始诊断 / 61
    第三节·远程病理学的质量管理 / 69
    一、 基础设施设备要求 / 69
    二、 远程病理系统验证要求 / 70
    三、 远程病理系统运行管理 / 71
    第四节·远程病理学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73
    一、 正确掌握远程病理学的适用范围 / 73
    二、 客观对待远程病理与传统光镜诊断的差异 / 74
    三、 注重远程病理工作流程优化 / 75
    四、 坚持审慎实施原则 / 76
    五、 做好沟通与培训工作 / 76
    第五节·远程病理学在病理教学及培训中的应用 / 77
    一、 医学生的组织学和病理学的形态教学 / 77
    二、 病理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 78
    三、 病理从业者的继续教育培训 / 79
    四、 亚专科疾病或特殊项目的自主训练 / 79
    第六节·远程细胞学 / 81
    第三章·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病理系统/平台构建85
    第一节·目标与网络结构类型 / 85
    一、 明确临床用途和目标 / 85
    二、 根据临床用途确定网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类型 / 86
    三、 组建一个实施运行团队 / 86
    第二节·网络环境与硬件配置 / 89
    一、 网络环境要求 / 89
    二、 系统硬件配置 / 91
    三、 用于特殊场景的数字化切片扫描系统 / 93
    四、 数字化切片扫描仪的综合性能评估 / 97
    五、 国内外主流数字化切片扫描仪介绍 / 100
    第三节·软件系统及功能设置 / 109
    第四节·远程虚拟病理科/实验室 / 111
    一、 虚拟病理科/实验室人员组成及职责 / 111
    二、 虚拟病理科/实验室工作流程 / 113
    三、 虚拟病理医生/专家团队 / 115
    第五节·远程病理系统规范化验证 / 116
    一、 规范化验证的基本原则 / 117
    二、 比较方法和验证指标 / 118
    三、 验证过程及步骤 / 119
    第四章·远程/数字病理学指南、技术标准及合规性124
    第一节·远程/数字病理学临床类指南 / 126
    一、 数字病理临床验证指南 / 126
    二、 远程病理学临床应用指南 / 130
    三、 数字病理学指南 / 132
    第二节·远程/数字病理学技术标准 / 134
    一、 DPS体系结构 / 134
    二、 网络传输 / 135
    三、 DPS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 / 135
    四、 扫描速度 / 136
    五、 图像存储要求 / 136
    六、 关于WSI的图像质量 / 137
    七、 图像压缩与图像格式 / 137
    八、 数字切片浏览器与人机界面 / 138
    九、 关于z轴(多平面或三维)扫描 / 139
    十、 显示器及移动设备 / 139
    第三节·远程/数字病理诊断的合规性与监管 / 140
    一、 欧盟地区的远程/数字病理诊断政策 / 141
    二、 加拿大的远程病理学准入及相关规定 / 144
    三、 美国的远程病理学政策及监管 / 146
    四、 国内的远程病理政策 / 149
    第五章·分布式远程病理系统应用实践152
    第一节·远程病理诊断系统架构及服务模式 / 153
    一、 远程病理诊断平台组织架构 / 153
    二、 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功能架构 / 154
    三、 远程病理诊断平台技术架构 / 155
    四、 远程病理诊断平台服务模式 / 155
    第二节·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功能解析 / 156
    一、 站点医疗机构申请端 / 156
    二、 区域/中心远程平台端 / 157
    三、 病理医生/专家端 / 159
    第三节·远程病理系统操作流程 / 160
    一、 初始病理诊断和远程会诊操作流程 / 160
    二、 术中IOC操作流程 / 162
    第四节·远程病理平台运行保障 / 163
    一、 工作流运行 / 163
    二、 IT技术支持 / 164
    第五节·达安虚拟病理医生团队 / 165
    一、 达安虚拟病理医生团队岗位设置与组成 / 165
    二、 达安虚拟病理医生准入考核 / 166
    三、 达安虚拟病理医生团队管理 / 166
    四、 达安虚拟病理医生团队的业务培训 / 167
    第六节·达安远程病理系统的应用启示 / 168
    一、 远程病理学用于常规病理初始诊断(包括远程IOC)具有可行性 / 168
    二、 远程病理学是解决病理资源短缺和偏远及居住分散地区病理服务可及性的有效手段 / 169
    三、 “学术医疗机构提供病理专家资源,中介机构负责组织运营”是实现远程病理学服务目标的途径 / 169
    四、 传统病理科的数字化转换是病理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 170
    附录·国外主要远程病理学临床指南摘编171
    附录一·《ATA远程病理学临床指南》 / 171
    附录二·《加拿大病理学家协会关于利用WSI建立远程解剖病理学服务的指南》 / 178
    附录三·《RCP远程病理学指南》 / 187
    参考文献196


    姚建国,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病理联盟常委,中国病理主任联会委员,浙江省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康远程病理会诊中心主任。从事病理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形成了以胆囊及肝脏病理肝脏肿瘤、肝病及肝移植病理)为重点,并专注于脑肿瘤、软组织病理及远程病理学的个人业务专长,从事远程/数字病理诊断工作近10年,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远程病理诊断和数字病理的发展历程。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4项,发表核心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编、参编著作3部。


        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远程病理学的相关内容,一是从学科层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远程病理学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主要用途、应用范围、国内外现状及对解决我国病理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意义,力图使读者对远程病理学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二是从实践出发,介绍了远程病理学项目在临床病理应用中的具体实施办法、质量管理经验和远程平台运行维护的体会,目的是为国内开展实施远程病理学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三是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远程病理学的技术标准、临床应用指南和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内容,以方便项目实施者和监管部门参考和借鉴。因此,本书适合病理从业人员、医疗机构管理者和IT工程人员以及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人员学习和使用。


        《远程病理学: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全面系统。该书对远程病理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作了全面梳理,对远程病理的图像模式、系统分类、网络运行架构、规范化验证及临床应用等作了系统化的介绍,帮助读者对远程病理学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实用性强。作者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对远程病理学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系统平台构建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实施办法。这些都是作者多年来在临床一线从事远程病理工作的经验总结,难能可贵,对实施远程病理项目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资料详实可靠。该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既有远程病理学发展历史节点上的里程碑式的文献,也有关于临床应用和数字病理技术的*文献报道(文献检索到2019年6月底)。是关于临床应用的合规性文件许多都是各国监管部门或学术机构
        在其发布的管理规范或条例,这既反映了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也符合数字病理学技术快速发展对文献材料时效性的严格要求。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