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转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以清末民初云南边疆法律变迁为例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马雁著著 | 马雁著编 | 马雁著译 | 马雁著绘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雁著著| 马雁著编| 马雁著译| 马雁著绘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5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0-07-01
    • 字数:340.00千字
    • 页数:38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1704375
    • 版权提供: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马雁著
    • 著:马雁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9.00
    • ISBN:9787511704375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0-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09-05
    • 页数:387
    • 外部编号:663907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一 本课题的缘由、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本课题的缘由
    (二)本课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一)地方法治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近代法治问题的研究
    (三)清末民初法律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四)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法律状况研究及有关直、间接研究成果
    (五)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史料及直、间接研究成果
    三 相关概念说明
    (一)清末民初的时间限定
    (二)云南地域的具体界定
    (三)时空、身体的法律文化功能
    四 本书的特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和力求突破之处
    (一)本书的特点与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三)力求突破之处

    第一章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运行的条件
    第一节 社会现实条件——中央倡导的主要因素
    一 改变领事裁判权对清王朝统治基础的直接威胁
    二 加强对地方民变活动的控制——以教案的处理为例
    (一)清末民初云南社会基本情况与民变的关系
    (二)从教案分析西方传教士与地方治理的关系与变革
    三 削弱地方新兴官僚资本势力的勃兴与分权
    四 “置流存土”下,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边地民族上层的微妙格局
    第二节 社会思想条件——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
    一 西方近代法治文化的传播:以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为线索
    二 清末中央变法修律的影响
    三 云南地方新知识分子的倡导和呼吁
    四 云南地方自治思潮的盛兴
    第三节 社会现实条件与思想文化条件下的云南地方法治
    一 作为现实目标的云南地方法治
    (一)中央政权建设和权威渗透的途径
    (二)地方新兴势力的体制纳入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三)预备立宪下,地方力量的自治要求
    二 体现民间社会秩序需求的云南地方法治
    三 云南地方法治运行的启示

    第二章 行政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第一节 近代云南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生及其与地方政治的关系
    一 行政法制建设是维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保障
    二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
    三 宪政改革中凸显的地方行政法律制度构建
    第二节 清末官制改革与云南的地方行政法律制度
    一 清末官制改革在云南的动因、步骤和效果
    二 云南地方官制改革的具体落实状况和原因——以新学为例
    三 国家和地方政权结构下的行政法律制度
    第三节 云南地方的司法机构与行政法律制度
    一 云南地方各级审判厅的设置及其组织法原则
    二 云南地方各级检察厅设置及其运行
    三 省咨议局的设置及其与地方审检监司法机构的关系
    四 发审局、监狱、司法公署等司法附属机构的工作原则
    (一)杜文秀京控案件与发审局
    (二)清末民初监狱改良
    (三)司法公署与县治的关系

    第三章 民商事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第一节 地方民族资本结构变化导致的法治要求
    一 “官督商办”政策下的地方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
    二 “红顶商人”体制纳入要求下的法治贴近
    三 工商业市场转型中的近代法治要求
    第二节 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变化导致的法治要求
    一 人口增长压力下以法治为渠道的地方政权建设
    二 市镇网络结构中的法治和法律“地方性知识的变迁
    三 权力一权利话语核心的文化衍生结构
    第三节 民商事法律制度的现实运行——司法裁判为中心
    一 是否存在一个民间处断与司法权力交融的“第三领域”?
    二 民事司法裁判对习惯法的塑造及效果
    三 女性民事人格权的变化与重塑
    四 民商事领域的法治变迁:契约与身份并行不悖

    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第一节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刑事法治及其法哲学意义
    一 国家主义原则和社会改良背景下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二 地方政权、地方精英与国家政权场域争夺和分权策略下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三 民众阶层改变和政治利益话语工具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第二节 各方力量对比中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一 国家政权力量的下渗:控制刑事司法机构及其官吏为途径
    二 地方势力的分权和自治要求:以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争夺和对刑事法律的灵活解释为途径
    三 弱者的武器:普通民众对刑事法律空间的运用和权利争取
    (一)刑事司法和司法行政管理的制度缝隙
    ……
    第五章 诉讼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结论
    参考文献

    马雁,女,70年代出生,云南昆明人,法学博士,副教授。1992年—1996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2008年就读于云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为民族法学、宪法和公共行政法学。

    本书以清末民初云南的地方法治及其实际运作为个案,结合新史学并采用多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深人研究,对这个历史时期的云南地方与中央关系做深入的实证分析。以中央与地方法治关系为基本线索,集中剖析云南地方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的互动关系。运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通过清末民初云南地方的法治关系、权力体系、法律控制和法治文化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试图从法律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的视角,来揭示近代化转型期云南地方法治发展的过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