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供热技术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著 |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编 |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译 |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绘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著|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编|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译| 郝红,冯国会,于靓著绘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21000
    • 页数:216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2268863
    • 版权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郝红,冯国会,于靓著
    • 著:郝红,冯国会,于靓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112268863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
    • 页数:216
    • 外部编号:1169598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1严寒地区建筑供热系统能源优化配置

    1.1太阳能及其性能研究

    1.1.1太阳能光电/光热系统的意义

    1.1.2光伏-太阳能集热板分析模型

    1.1.3光伏-太阳能集热板全年供热运行模拟分析

    1.1.4光伏-太阳能集热板光电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

    1.2热泵及其性能研究

    1.2.1区域热泵能源利用条件

    1.2.2抽灌井距对地下水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1.3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供暖运行模拟分析

    1.3.1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物理模型

    1.3.2复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式

    1.3.3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模拟

    1.3.4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分析

    1.4严寒地区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模拟优化

    1.4.1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

    1.4.2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模拟

    1.4.3过渡季节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储热运行分析

    2严寒地区建筑能源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2.1严寒地区建筑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热力学分析

    2.1.1区域锅炉房供热

    2.1.2热电联产

    2.1.3热泵系统供热

    2.2严寒地区建筑供热系统的能效分析

    2.2.1锅炉供热的能效分析

    2.2.2热电联产供热能效分析

    2.2.3热泵供热系统能效分析

    2.2.4三种供热形式能效对比

    2.3建筑供热系统中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的应用

    2.3.1余热锅炉·

    2.3.2烟气冷凝器

    2.3.3加强水处理技术

    2.3.4实行供热调节

    2.4可再生能源形式供热研究

    2.4.1太阳能供热

    2.4.2地热利用

    2.4.3污水热利用

    2.5能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2.5.1能源优化配置研究

    2.5.2常见的几种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能效分析

    2.5.3各种能源供热系统的经济分析

    2.5.4供热系统的环境效益分析

    2.5.5供热模式综合评价

    3严寒地区建筑能耗评价体系

    3.1建筑能耗评价体系构建

    3.1.1指标体系的构成

    3.1.2指标权重的分析

    3.2单栋及多栋既有建筑能耗评价方法

    3.2.1单栋既有建筑能耗评价方法

    3.2.2多栋既有建筑能耗评价方法

    3.3 建筑能耗评价方法的应用

    3.3.1建筑物简介

    3.3.2对单个建筑物能耗的评价

    3.3.3对A、B两建筑能耗水平的评价

    3.4绿色建筑环境性能后评估体系研究

    3.4.1评估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3.4.2评分方法及评估结果的确定·

    3.5绿色建筑环境性能后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3.5.1后评估工具的开发·

    3.5.2后评估工具的应用

    4太阳能与集中供热联供系统匹配技术研究

    4.1联合供暖系统模型及设备匹配

    4.1.1建立联合供暖系统的物理模型

    4.1.2联合供暖系统设备的匹配

    4.2联合供暖系统能量匹配确定

    4.2.1建立联合供暖系统能量匹配的热量和流量的数学模型,

    4.2.2计算热负荷、集热器面积和联合供暖时各个时刻能量匹配值

    4.2.3建立联合供暖系统运行的函数图形·

    4.2.4建立联合供暖系统运行工况表并确定外网运行起止时间

    4.2.5太阳能供暖系统与辅助加热系统的能源配比

    4.3太阳供暖系统经济性计算软件的开发

    4.3.1软件数据库的建立

    4.3.2计算软件的介绍

    4.4太阳能供暖系统经济性计算软件的应用

    4.4.1沈阳市典型房间的计算·

    4.4.2典型房间不同配套设备的选择·

    5分布式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系统匹配技术研究

    5.1地下水源热泵与常规热源互补供热负荷比研究

    5.1.1分布式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联供系统的运行方式·

    5.1.2分布式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互补的比例分配

    5.1.3分布式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的互补原则·

    5.2水源热泵与汽轮机耦合联供供热系统的研究

    5.2.1水源热泵与汽轮机联合供热系统工作原理·

    5.2.2水源热泵与汽轮机联合供热系统性能与能耗分析

    5.2.3水源热泵与汽轮机耦合联供供热系统仿真模型

    5.2.4耦合供热系统热媒计算仿真模块·

    5.2.5供热系统仿真模块库的建立

    5.2.6耦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的应用

    6严寒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的互补供热性能研究

    6.1互补供热系统的能源配比研究

    6.1.1基准建筑选取及能耗计算

    6.1.2热网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6.1.3热网调节模式下能耗的分布

    6.1.4燃料耗量的计算·

    6.1.5工程经济分析

    6.2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模式

    6.2.1互补供热系统设计的功能及组成·

    6.2.2互补供热系统的运行模式·

    6.3互补供热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6.4互补供热系统设备参数匹配关系分析

    6.5互补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6.6互补供热系统的经济性与节能性分析

    7太阳能-燃气热泵与热网的能源匹配研究

    7.1太阳能-燃气热泵仿真模型建立

    7.2太阳能-燃气热泵部件性能研究

    7.2.1套缸冷却器冷却余热的计算

    7.2.2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工况分析·

    7.3燃气热泵发动机与套缸冷却器的匹配

    7.4燃气热泵发动机与排烟换热器的匹配

    7.5系统的热回收效率分析

    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介绍包括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汽轮机、太阳能燃气热泵的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互补供热及可再生能源间的互补供热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能源配比及经济性分析、运行方式及控制策略、互补供热系统应用等,通过对不同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互补供热系统的模拟和计算研究,分析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互补供热技术应用中最佳比例分配、设备匹配关系、设备耦合特性等方面问题。本书可供从事能源研究、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究及运行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