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作为思想的“国语” [韩国]李妍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韩国]李妍淑著 | [韩国]李妍淑编 | [韩国]李妍淑译 | [韩国]李妍淑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1-02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国]李妍淑著| [韩国]李妍淑编| [韩国]李妍淑译| [韩国]李妍淑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1-02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65000
    • 页数:368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8074454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韩国]李妍淑
    • 著:[韩国]李妍淑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9.00
    • ISBN:9787108074454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
    • 页数:368
    • 外部编号:1183839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  言  语言与“想象的共同体” 序  章  “国语”以前的日本语——森有礼与马场辰猪的日本语论 一  森有礼的日本语论 二  马场辰猪对森有礼的批判 三  马场辰猪的语言空白 第一部  明治初期的“国语问题” 第一章  国字问题的方向 一  “书写”与语言表象 二  前岛密的汉字废止论 三  西学学者的假名文字论与罗马字论 四  明治最初十年的国字改良运动 五  明治三十年代的国字问题 第二章  言文一致与“国语” 一  语言的危机与言文一致 二  从国字改良到言文一致——前岛密、西周、神田孝平 三  物集高见与张伯伦的“言文一致” 四  东京话与言文一致 五  通用文与言文一致 六  帝国意识与言文一致 第三章  “国语”的创成 一  “国语”的受孕 二  明治初期“国语”概念的变迁 三  大槻文彦与“国语”的成长 四  “国语”理念的创成 第二部  上田万年的语言思想 第四章  早期的上田万年 一  从“国文”到“国语” 二  青年语法学派与全德国语言协会 第五章  “国语与国家” 一  “国语”的政治洗礼 二  “母亲”与“故乡” 三  为了“国语” 第六章  从“国语学”到“国语政策” 一  国语学的构想 二  标准语与言文一致 三  国语政策与国语学 四  被教育的“国语” 五  从“国语”到“帝国语” 六  后来的上田万年 第三部  国语学与语言学 第七章  被遗忘的国语学者保科孝一 一  从上田万年到保科孝一 二  “国语”与殖民地 第八章  围绕国语学史展开的讨论 一  国语学与语言学 二  保科孝一的《国语学小史》 三  国语学的体系化 四  山田孝雄的《国语学史要》 五  时枝诚记的《国语学史》 第九章  国语的传统与革新 一  语言学与“国语改革” 二  围绕假名使用改定展开的讨论 三  山田孝雄与《国语的传统》 四  时枝诚记与语言过程说 第四部  保科孝一与语言政策 第十章  标准语的思想 一  “标准语”与“共通语” 二  “方言”与“标准语” 三  从“标准语”到“政治性的国语问题” 第十一章  朝鲜与德领波兰 一  朝鲜与波兰的“同构性” 二  国语教育与同化政策 三  《 德领时代波兰的国语政策》 四  “学校罢课”与“三一运动” 第十二章  什么是“同化”? 一  殖民政策与同化政策 二  殖民地朝鲜的“民族语抹杀政策” 三  什么是“同化”?——“教化”与“同化” 第十三章  伪满洲国与“国家语” 一  所谓“多民族国家”伪满洲国 二  “政治的国语问题”与多民族国家 三  奥匈帝国的“国家语”论争 四  “国家语”的构想 第十四章  “共荣圈语”与日本语的“国际化” 一  伪满洲国的“假名国字论” 二  《大东亚共荣圈与国语政策》 三  《向世界蔓延的日本语》 四  第一次国语对策协议会 五  第二次国语对策协议会 六  国语改革与日本语的普及 七  “国粹派”的反击 八  “共荣圈语”之梦 结  语 后  记 岩波现代文库版后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李妍淑,韩国顺天市生。延世大学文学学士,一桥大学大学院社会学博士。曾任大东文化大学讲师、准教授,现为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科特任教授、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和言语思想史。本书曾荣获1997年三得利年度学艺奖。另有著作:《异邦的记忆——故乡,国家,自由》(晶文社)、《作为幻影的“词语”——近代日本的语言意识形态》(明石书店)。 译者:王晴,北京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中退,现在一桥大学言语社会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任青山学院大学非常勤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以及东亚殖民地语言与文学。

    对于近代日本来说,并不是先确立了“日本语”,再在其基础上构造出(日本)“国语”的。事实恰恰相反。 作者结合日本“语言的近代”的概念,从语言思想史的视角来探讨“国语”理念的历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说“国语”是日本殖民主义的思想史基础,日本语的“近代”本身的特质也可以被清晰地刻画出来。 但“国语”理念不能仅仅从政治、思想层面来考察,还要立足于“语言”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谱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试图证明:被归结到思想史、政治史、文学史等方面的“语言思想史”,其自身往往也是具有独立轮廓和固有构造的。

    划时代的日语思想史 曾获“日本学界龙门”三得利学艺奖 “国语”问题的背后,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一不断折磨着日本近代意识的重大问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