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 熊辉 中国妇女出版社 9787512721388 书
¥ ×1
章 培养孩子的选择思维 旅行时的选择 / 004 在美食老店和网红店中做选择 / 004 网上购物如何看待好评商品 / 007 在学习上应该怎样训练选择思维 / 010 学习方向上的选择思维 / 011 事务排序上的选择思维 / 014 如何培养孩子的选择思维 / 018 三步培养选择思维 / 021 章 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 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吗 / 029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 029 辩证地认识世界 / 032 黑白是会相互转化的 / 035 好人和坏人有判断标准吗 / 038 喜欢的角色和不喜欢的角色 / 038 好人和坏人该如何界定 / 040 阴阳学说和辩证法 / 043 如何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 / 045 三步培养辩证思维 / 04章 培养孩子的实践思维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 055 日常可行的科学实验 / 055 重演比萨斜塔实验:用实践来验证 / 058 一起实践同频共振现象 / 059 从医药学发展理解实践思维 / 062 神农尝百与李时珍试药 / 063 动物行为真能预测天气吗 / 065 蚂蚁搬家会下雨吗 / 065 燕子低飞会下雨吗 / 067 如何培养孩子的实践思维 / 0步培养实践思维 / 072 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 自然科学在批判中发展 / 079 古代宇宙观在批判中发展 / 079 批判思维与宇称不守恒 / 081 社会科学在批判中发展 / 086 心理学能改善人类的心理吗 / 086 “哲是对的,科是错的” / 090 一个好问题 / 090 哥白尼的批判思维 / 093 爱因也会错吗 / 094 科学与哲学的对比 / 096 对哲学与科学的态度 / 098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 / 100 三步培养批判思维 / 102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系统思维 天体力学中的系统思维 / 111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 / 111 系统化之前先简化 / 113 对航天器做系统规划 / 115 社会活动中的系统思维 / 118 缺乏系统思维的危害 / 118 系统思维要有整体观 / 119 在厨房里培养系统思维 / 123 从过家家开始学习 / 123 做好一桌菜也需要系统思维 / 126 如何培养孩子的系统思维 / 130 四步培养系统思维 / 132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超经验思维 大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 142 “我思故我在”到底说了些什么 / 142 祈祷和感恩带来的启示 / 145 祈祷能让人心中安宁 / 146 感恩能让人心中平和 / 148 如何培养孩子的超经验思维 / 151 三步培养超经验思维 / 155
熊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访问学者,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年度(遴选)骨干青年教师;国际表达性艺术分析学会副会长。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涉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图像处理、哲学、心理学、历史、中国文化等领域;以独立作者身份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2部。长期注重儿童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也从事儿童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业余时间打理公众号“熊博士快乐育儿”与“临观山水”,其中原创内容超过200万字。
培养孩子的 选择思维 人们在进入迷宫的时候,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哪怕岔路口并不多也是如此。因为这时候人们需要不断地在岔路口做出选择,每一次选择,可能离出口一步,也可能离出口更远一步。 学会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会陷入选择困境之中,觉得这也不错、那也很好,或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选择思维属于哲学思维的一个方面,指的是人们在选择事物或信息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具体行为则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关键决策中的喜好或偏向等来呈现。 当孩子长大后,他们每天都会面临选择, 比如,饿了是向父母要吃的还是自己动手去做,作业做错了是放任还是收集进错题本,被同学误会了是默默忍受还是勇于澄清。 在这几个例子中,前者都是一种被动选择,而后者则是主动选择。选择思维主要指主动选择,如果孩子在选择时更主动,那么他们的选择往往会更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们也更愿意付诸行动。 孩子未来要独自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生,需要学会选择。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培养他的选择思维。 旅行时的选择 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住哪一家酒店、去哪里吃什么,女儿谷子都会参与选择,她尤其喜欢参与选择住哪家酒店。因为她还小,不认识那么多字,不会太在意网上的评价,做选择的依据是酒店的宣传片或图片,对户外景观、室内设施和自助早餐都很留心,偶尔才会要我读几条评论给她听。 在美食老店和网红店中做选择 很多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倾向于选择老店,是老店餐。在没有预设目的的时候,这种选择省了不少对比的时间。 几十年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诚信经营、产品服务有。而且,大多有文化内涵,店铺大多开设在老城内或老街上。 坚持在旧城内经营的那些老店,味道确实很,但交通通常不便利,内部的设施也有些陈旧。而那些能够在新城或者闹市中发展壮大的,又给人财大气粗或低调的感觉。这两种感觉都意味着价格不菲,能让人很有面子。 对于,我有点儿偏向于远观,进去消费的意愿不大。我经常因为里面人太多,除了人气之外感觉不到任何“老气”,便不再选择它。而谷子很喜欢进去闲逛并认真感受。但是,谷子愿意进去的前提是要满足视觉需求,她对美的追求,常常会放在理的前面。 我也曾经跟很多朋友聊过对的感受,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由于慕名而来的人太多,既嘈杂,是需要排队等位,停车似乎也不太方便。而且,的味道,对于一些城市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我和家人刚搬到广州居住时,对的早茶店做了一番比对。那时候谷子还小,基本上只是跟随。慢慢地吃过几家早茶店后,她开始发表意见了。比如,哪家的核或萝卜糕更好吃一点儿、哪家的蒸排骨更好咬一点儿、哪家的粥配料更好一点儿、哪家的鸡爪更美味一点儿。 谷子在意视觉需求的满足,店铺的装修风格和色彩搭配、家具的搭配,乃店员的穿着,都是谷子的评判指标。广州的早茶店很多,在谷子的建议下,我们换了好几家去吃。而那些的店离我们家有点儿远,要排队,于是都被我们“抛弃”了。 很多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倾向于选择网红店餐,因为网红店获得的评价很高。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高评价地点,尽管他自己也可能没去过。 现在,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理解网红店了,高年级的孩子甚可以自己“创造”网红店。我们出去旅游时,也去过当地的网红店,这都是跟着网络点评做的选择。但每次从网红店出来,似乎又觉得不过如此。我问谷子:“这家网红店你觉得还可以吗?”是不置可否。这其实可能说明她有点儿不满意。对于一家网红店,我们决定接受它或放弃它时,会先找原因,然后,作为日后参考的依据。 网上购物如何看待好评商品 我经常会在网上买东西,比如家里的日用品、食品、文具等。 在选择购买什么样的早餐这件事情上,我和谷子算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研究”过的。 我跟谷子说:“这家店铺子,大家给的好评比较多,不如买这家的吧。”她问我“好评”是什么意思。我跟她说是买了这家店铺子的人,子有比较好的评价,有说好吃的、有说好看的、有说馅料足的,虽然也有说不好的,但体来说,好评的占多数。 我选了几家好评多的网店,比较后发现,有两家店子算下来卖到三元多一个了。 我说:“小子店里子那么好吃,才卖两元钱一个,这个要三元多,太贵了。”谷子问我为什么这么贵。我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是好评价与高价格的相关似乎很明显,于是我跟她说:“可能是因为评价高,买的人多了,慢慢贵了吧。”她说:“那我们换一家吧。” 有时候,不是因为好评价才导致高价格的,很可能是因为好价格才导致了好评价。花了更多的钱买来的东西,有些人会不假思索地给它好评,认为高价格等于高价值。有些人甚会帮助商家去吆喝,为的是充分彰显贵的东西更具有。 当我跟谷子说清楚这些可能时,她学会了其中的方法。比如,她要买一个文具或一本笔记本,当我说这个东西有点儿贵时,她会给这个东西高评价,以此来打动我。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她想要某个文具时,会直接指出我的选择或评价不合适。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些你都没用过,但是我同学用过”或者是“买一个试一下嘛”。 于是,我进一步跟谷子说,网络上的三种。 种属于习惯好评,购买者怕卖家生意难做是给好评或放任系统自动好评。 种属于被动好评,购买者被营销人员追着给的好评。虽然营销人员的这一行为不讨人喜欢,但是我跟谷子说:“人家那么努力,还是值得好评的。” 第三种属于主动好评,东西确实好,购买者由衷地给了很好的评价。这种情况的评价一般都图文并茂,写的字还不少。 很快,谷子明白了,如果不知道怎样选择,好评率是一个可参考的指标。如果大多数都是主动好评,那么说明这个东西确实很好。可见,选择好评商品的有利之处是节省了选择的时间,也能买到满意的东西。但也有不好的地方,这件商品可能会相对比较贵,或者东西未达预期后心理反差大。 在学习上应该怎样训练 选择思维 可能因为我是数学博士,女儿谷子说自己以后也要学数学专业。我问她为什么,她其实也说不清。 跟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讨论以后学什么专业,还言之过早,因为儿童心理类型(心理类型理论是荣格于1913年的精神分析大会上提出的)的变化比较大。很多名人也是如此,小时候立志做这一行,长大后却在另一行作出了的贡献。比如的数学家欧拉,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神学很感兴趣,也曾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神学,后来却成为数学家。 学习方向上的选择思维 选择学习方向,是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有时候可能还是个难题。 谷子的同学有很多报了校外艺术培训班。我们在晚饭后喝茶时,有时会说起这个报班现象,也会“假惺惺”地问一问:“谷子要去报个班吗?”当然,我们很快否定了这个提议。 在学习方面,谷子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相反,我这个做爸爸的倒是有点儿拖后腿了。我经常跟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小的时候,班上能考90分以上的人不多。我要是能考上80分,很高兴了,我奶奶会因此奖励我一个蛋。”对此,谷子明显有些不信且不屑。 实际上,我的低要求给了她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她会根据自己的短期目标来分配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孩子不是父母的“后传”,也不是同学或朋友的“外传”,孩子有权演好他们自己的“正传”。如果欧拉的父亲执着地要求欧拉必须成为神学家,那么对整个世界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每一位家长对孩子都会有期待,但是强迫孩子服从那些“我这是为你好”的选择,却是不妥当的。 所以,当谷子说她以后要学数学专业时,我并没有感到很高兴。相反,我觉得这是个挑战,也是我跟她聊聊学好机会。 我问谷子:“如果语文考试卷上有看图作文,我们哪怕没看懂图,是不是都能编一些话出来,这样不于考零分?”她点点头。 我又问:“如果数学题没看懂,是不是根本下不了手?”她又点点头。 于是,我跟她说:“语文和数学的区别在这里。而且,你以后还会有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还有好多门课程,现在先不用急着选数学。” 她似懂非懂,于是问我为什么选择了数学。 她问出了一个好问题,我回想了一下自己选择的过程。喜欢数学,这肯定跟我少年时代的思维模式有关。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中间几乎不能有任何缺口,否则后面崩溃!而物理和化学却不同,它们并不需要像数学那样环环相扣,它们需要用直觉捕捉到某种规律,然后用实验去证明或证伪。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数学好的人,物理和化学也会学得好”这句话不成立。 我高三时的班主任在我填报高考志愿时,给我的指导是按高分数报专业。我那时什么也不懂,什么信息也没有,于是既遵从了班主任的话,也遵从了自己的心。我高考单科高分是英语,但我当时觉得这门课属于常识,不应该成为自己学专业,于是跳过了它;高分的是数学,于是我报了数学专业。 我把这个过程讲给谷子听,是希望她能明白,每个人学选择既有可能受自身心理类型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父母作为过来人,可以在孩子还不够成熟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心理类型给予一些指导,但切忌越俎代庖。同时父母也要明白,过来人的经验并不在孩子成长的这个时代还合适,而且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这些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此外,很多父母可能根本不知道孩子属于哪种心理类型,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如果帮助孩子选择学习方向,或者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方向,通常会陷入无法取舍的困境。情感型的孩子可能只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做了决定,但通常无法持久;而直觉型的孩子做出选择后,却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如果家长的心理类型和孩子的心理类型有冲突,这种选择通常会导致家庭矛盾。 这时候,家长和孩子都不要急着下结论。如果是一些才艺兴趣班,可以考虑的方式,也是充分利用培训机构提供的免费试课机会,认真去体验一下,看看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事务排序上的选择思维 在《给孩子的时间管理课》这本书中,我提出一个原创的概念,叫作“临界点转换”。所谓临界点转换,是指某种关键时机下的任务转换。比如,孩子玩得好好的,家长这时却叫他去做作业,这种时机叫作“临界点”。如果整个临界点把握得好,孩子可能很快会转而去做作业,这时候任务转换算;但有时候孩子要么磨磨蹭蹭,要么干脆抵触,任务转换不,这可能说明临界点不合适。 临界点能否转换,关键在于针对任务的喜好排序与行动排序。而这两个排序都可以锻炼选择思维。 在一次儿童时间管理的讲座上,有位家长问道:“孩子的喜好排序和行动排序该怎样确定?”我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孩子自己不能确定,那家长要帮助孩子做选择题。如果问孩子喜欢什么水果,他可能不好回答,因为会觉得每种水果都差不多。这时候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会更容易。” 然后,我直接让这位家长做了道选择题:“你更喜欢吃橘子还是橙子?”她回答:“如果有人剥好,我更喜欢吃橙子,否则会选择橘子。橙子好吃,但是剥起来麻烦。”于是我告诉她:“没错,你回去也可以跟孩子这样互动,帮助他做选择题。” 从这个家长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排序需要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这些条件是选择思维的开始。 我在家的时候也经常碰到这个选择问题。谷子既喜欢吃橙子,也喜欢吃橘子,但是吃橙子时她希望大人能帮她切好,而吃橘子时自己可以直接剥开吃。 喜好顺序(橘子和橙子中更喜欢哪个)加上选择思维,形成了行动顺序(先吃橘子还是先吃橙子)。 由此可见,临界点的转换跟选择思维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喜好排序和行动排序,它们既受先天基因的影响,也受后天环境和训练的影响。 通过做选择题或者家长的细心观察,孩子的喜好排序是很容易列出来的,但是行动排序则没这么容易。它既跟选择的条件有关,例如有没有他人帮忙、在家还是在旅途中等,也跟孩子的心理类型有关,例如直觉型的孩子会跳着做,而感觉型的孩子喜欢按部班。 因此,要想在事务排序上锻炼选择思维,既要在原则上保持不变,也要在家长的实际指导和孩子的应对上保持灵活。 例如,我对谷子的行动要求是不变的,我一直跟她强调:“玩玩个痛快,学学个踏实。”如果我们要去旅游,那在出门前或结束后再考虑作业的事,旅途中不做任何作业。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玩的时候不是打断他们,不要在他们游戏的时提醒他们还有学习任务。在孩子学时候,家长也不觉得孩子会饿了、渴了或累了。家长这么焦虑,孩子无法专心学习,也学不踏实,容易出错。 但我对谷子的选择指导或假设是灵活的,因为她很努力,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也很强。我们商议好出行计划,剩下的是她自己做选择。出去旅游之前,要做什么事、完成什么作业,旅游结束后还有时间做什么,哪个兴趣班要去上,把这些任务都列出来,然后选择合理的时间去完成。这样将各种任务做好排序,是为了玩玩个痛快、学学个踏实。 有时候谷子担心旅游的时间长,完不成作业,于是想带一些作业出去,可以在酒店休息的时候做。但是,我只建议她在旅途中写日记或写游记。 把学任务安排在学时间段,把玩乐的事情安排在玩乐的时间段,这本身是在做取舍;而取舍,是锻炼选择思维直接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选择思维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六年后要面临小升初,然后是中考、高考。这几个事件被认为是人生历程中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培养好选择思维,在中考、高考志愿选择上只能盲目地听父母安排,甚随大流,到了垂垂老矣,回首一现没有一件事情是自己真实意愿的选择,何其悲哉! 生活中处处需要做选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吧。 幼儿园毕业前,女儿谷子面临着升入小学选择班级的问题。 我们小区的小学一年级有12个班,其中10个是私立班,另外2个是公立班。多方打听后我们了解到该校的私立班和公立班各自的利弊。我们一家便商量到底是上公立班还是私立班。此时,谷子已经知道了幼儿园的很多同学去了私立班,但她没有盲目跟随,而是问我:“爸爸,什么是私立班?什么是公立班?” 于是,我跟她说了私立班和公立班的区别,比如各自课程的安排、放学的时间、学费等。我们一起列出了私立班的优点和缺点,也列出了公立班的优点和缺点,后我们选择上公立班。 我们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1)中午放学,公立班的孩子要离校,私立班的孩子可以留校(也可以离校);谷子中午想回家,不想留在学校。 (2)公立班下午4点半放学,私立班5点半放学;不管是4点半放学还是5点半放学,家长都没法赶回学校去接孩子。 (3)私立班每天比公立班晚放学一小时,是因为学校会安排一些课外班,但那些课外班并不适合谷子,所以她不必去上。如果自己把这段时间用于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会有更大的收获。 (4)公立班不用交学费,读公立班省下的钱,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也可以买很多书,愿意的话还可以参加其他课外班。这些钱可以用得更自由,是令谷子很开心的地方。 在择班这件事情上,重要的是女儿谷子能主动参与选择。她要求我先解释她不明白的那些点,例如公立班的学生中午是怎么过的,私立班的学生每天多出来的一小时学校是怎么安排的,能够选择私立班和公立班的条件等。而且我们都明白,每一种选择都会伴随某种程度的损失,只能是两利相权取其重或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一开始没有把孩子要技压群芳当成教育目标,也是说,我希望谷子先要有选择思维,而不是目的思维。 所谓目的思维,是确定目标后,利用一切资源、尽一切可能去实现目标。听起来这是个自然而然的奋斗型学,也可能被很多家长认为理所当然。但家长们需要多想一想,孩子这么小,这个目标真的合适吗?这个目标到底是你的还是孩子的? 不同于目的思维的是,选择思维首先要做的是列出所有的资源及可利用的方式,然后分析不同资源与方式结合起来可能得到的不同结果。毋庸置疑,这些结果是不确定的,而且每一个结果都可能不是目的。 两相比较后,我们会发现,选择思维通常会带来多种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的实现,都是在这条单线上的目的思维所产生的结局。 也是说,先要在综合的考量下做出选择,然后利用目的思维去实现。如果二者弄反了,孩子只有被预设的目的而没有选择,童年可能会因此黯然失色。 三步培养选择思维 培养孩子的选择思维,可以分为三步走。 步,让孩子明白:先思考可能,再确定目的。 思考多个可选择的方向,结合自身的优点、缺点和特点,评估每个方向的可行及可能。想象自己是在下象棋或围棋,不能简单地以吃掉对方某个或某些棋子为目的,而是先思考多个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去实现。 简单来说,步是选择自己能做的,并思考能做到什么程度。例如,在给谷子选择班级类型时,我们能做到的是中午接送、下午4点半(公立班)或5点半(私立班)接孩子、辅导孩子学英语、给孩子报兴趣班、交学费(私立班)等。当我们把这些都跟谷子讲解清楚后,她很快明白了。再大一点儿的孩子,例如小学中年级以后,可以结合心理类型来思考了。 步,针对多种选择,权衡利弊。 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预设一个目标,然后分析从过程到目标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又可能会失去什么。例如,在给谷子选择班级类型时,我们要权衡的事情主括以。 (1)不管下午是4点半放学还是5点半放学,都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去接孩子放学,因为我们夫妻俩不可能在这两个时间节点上赶到学校把孩子接回家。因此,即便选择5点半放学的班级,推迟这一小时也不能减轻我们的负担。 (2)针对中午接送的问题,我们觉得,既然需要一个人在下午接孩子放学,那再增加中午的接送也不麻烦。 (3)私立班的学费不便宜,每个月多出来的3000多元钱如果投资在孩子身上,似乎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谷子喜欢旅游,她因此倾向于节省下私立班的学费。 第三步,设计行动路线。 思考完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可能的利弊后,要设计行动路线了。也可以简单地说,是要做决定了。例如,在给谷子选择班级类型时,我们终选择了公立班。 划 结一下选择思维的培养要点: 1.结合自身的优点、缺点和特点,思考多种可能。在孩子9岁以后,我们可以再结合孩子的心理类型来思考。 2.针对多种选择权衡利弊。这种利弊括家庭方面的、人脉资源方面的,括经济利益方面的,括孩子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和所获得的成大小。 3.设计行动路线,坚定执行。我们要帮助孩子通过做选择题来确定喜好顺序和行动顺序,结合心理类型,设计实施路线图;然后,以孩子为主,家长为辅,坚定地去执行。 小清和爸爸妈妈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主题是5天假期去哪儿游玩。爸爸想去四川,走川西线,来一次美美的自驾游;妈妈想先去杭州,然后去千岛湖,后去游览黄山。而小清呢,她想去海边,可爸爸妈妈都说在海边待够了;她想去大原看马术比赛,如果可以的话也想自己尝试一下骑马,但爸爸妈妈又说原离大海太远了,骑马还有点儿危险。 眼看假期要到了,但小清一家三口目前只达成了一点共识,那是这次家庭旅游的预算是一万元钱,其他的什么也没定下来。 你能帮小清做一个选择吗? 章 培养孩子的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属于批判思维的一种,主要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对立的观点,将这些观点置于一种竞争关系中,既要提供支持这些观点的看据,也要提出反对意见。 也是说,辩证思维是要人们从两个对立的角度去看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 辩证思维是的思维模式,人在成年以后才能发展起来。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接触到辩证思维的训练,会更有利于孩子全脑的发展。 但家长不必急于要求孩子凡事都讲究辩证,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到事物可能具有多面。 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吗 有时候,我们觉得头痛的事情,别人不有同样感觉。同样,别人头痛的事情,也未必是我们头痛的事情。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会觉得世界遍地阴暗;我们开心的时候,又会觉得世界处处光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西游记》是我们全家都喜欢的一部作品。谷子初接触到的《西游记》是听我讲的故事版,我基本上是按照原著的内容讲的,没有做任何改编。 我对谷子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是不是挺可怜的?” 谷子想了想才说:“他是挺可怜的,但谁叫他那么调皮呢!” 我跟她说:“孙悟空是大闹天宫才被如来压住的,这可不是调皮那么简单喔!” 她听我说完后却说:“如来有点儿多管闲事,孙悟空和天庭打架,要他来干吗?” 培养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会陷入单一认知的困境。 站在玉皇大帝的角度看,孙悟空偷吃偷喝还要强行做官,后居然要反叛,这是很过分的行为。如果不把孙悟空捉拿归案,以后大家都这样乱来怎么办? 站在孙悟空的角度看,玉帝封他做弼马温是小瞧自己,孙悟空想给小瞧自己的人一点儿颜色瞧瞧。 天庭是出于规则的角度来考虑事情的,而孙悟空的行为则源于个人的情绪和修养。 我问谷子:“如果有同学在班上大吵大闹,老师会不会惩罚他?” 谷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班干部也会管他。” 我点点头,说:“这是规则!” 接着我又说:“但是这个同学之所以会大吵大闹,可能是由于他被老师冤枉了。” 她听完后说道:“这样呀!那确实有可能,我见过。”不过接着她又说:“但是,那也不用大吵大闹吧,如果换成是我,我不会那样。” 我跟她说:“嗯,这是个人情绪管理的问题了。你能管住自己,但大吵大闹的人在那个时刻管不住自己。比如孙悟空,他经常管不住自己。管不住自己的人,容易情绪失控,然后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全世界都是错的,别人都对不住他。” 孙悟空大闹天宫,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一种情绪失控后产生的行为。在以后的取经路上,孙悟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格缺陷,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更理。慢慢地,他接受了坏人或不非要打死的理念。 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理思维的开始,是辩证思维养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战胜情绪,而这也是孩子一生的课。 辩证地认识世界 有一段时间,谷子很爱听《水浒传》的故事音频。我本来以为,小女孩不会喜欢一群落为寇的人打打杀杀的故事,所以没想到,谷子居然听得津津有味,还喜欢里面的林冲、鲁智深和武松。 之前我尝试跟谷子介绍《水浒传》这本书,但不好简单地说“这是一部名著”,这对孩子来说过于抽象;这108个人到底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好,她自己喜欢听这个故事,听了一段时间后,她自己能做一些判断了。 我问谷子:“梁山上那些人都是怎样上山的?” 她告诉我:“他们都是自己上去的。” 我又问:“他们有没有人是被逼上山的?” 谷子想了想,摇摇头说:“好像没有,林冲是早上山的吧。他是被人害了,但是被人害了也不要上梁山啊!还有那个喜欢哭的宋江,他自己犯了法才上山的。那个李逵,本来喜欢杀人,太可怕了!” 传统观点认为,《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朝廷腐败,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英雄好汉被逼上了梁山。但是仔细读原著,我们却发现,每一个上梁山的人也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林冲的遭遇,不是那个时代的;宋江之所以会上梁山,也是他自己的格缺陷导致的;于李逵和阮氏兄弟等人,是快快乐乐上梁山的。 我跟谷子讨论了很多“好汉”上梁山的原因,渐渐地,她也明白了,不是每个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于是,她开始怀疑起故事开头“北宋末年,朝廷黑暗”这句话。她提出自己的疑问:“爸爸,北宋末年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朝廷黑暗是什么意思?” 我趁着这个机会,大致说了一下北宋末年中国的形势,也顺带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朝廷黑暗。 谷子听完后,跟我说:“《水浒传》里好像没有讲到朝廷黑暗啊?是有几个不好的官而已。” 我觉得,她的这个回答已经表明她知道这个世界应该辩证地来认识了。为了确认这一点,我跟她又有了的对话。 我问谷子:“你觉得你们学校好不好?” 她回答:“当然很好。” 我又问她:“那你们学校有不好的老师吗?” 她回答:“不知道,但有些老师我不喜欢。” 于是我跟她说:“但这不影响你喜欢上学对不对?” 她说:“是的。我也有不喜欢的同学,但是不跟他们玩好了。” 我再问她:“你们班上有不喜欢老师不想上学的同学吗?” 她回答说:“我们班上没有,但我听说别的班有。” 我跟她说:“好学校也可能有不好的老师或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但不能因为你觉得某个老师不好觉得学校不好。” 当我们说这个世界需要辩证地来认识时,孩子可能还不能理解什么叫“辩证”。这时候,利用打比方的方式会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你喜欢的人或东西,别人未必喜欢;反过来也一样,别人喜欢的,你未必喜欢。我们喜欢辣椒炒肉,可是有很多人根本不能吃辣椒,更谈不上喜欢用辣椒来炒菜了。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黑白是会相互转化的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起初是一只跟牛魔王等称兄道弟的妖猴,然后受天庭的敕封,做了弼马温,算是在班子里做了个小小的官。后来,他因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 或许在这一时刻,孙悟空觉得,世界是黑暗的,和都是骗人的。后来,观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如果能地完成任务,孙悟空有可能修成正果。对于一只妖猴来说,只要完成这个起初看似容易的取经任务可以修成正果,这个世界突然变成白的了,充满了无限光明。 而在《水浒传》中,梁山上的聚义厅外,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这一方面体现了梁山好汉对黑暗朝廷的不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梁山好汉对再造一个光明世界的抱负。 具体到个人,鲁智深鲁莽成,似乎杀人不眨眼,但是好打抱不平,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汉;而林冲即便是在无处存身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滥杀无辜作为投名状。我想,谷子喜欢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是有她自己的多角度判断的。 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之下,会留下阴影;如果我们身处阴影之中,会向往光明。光明和阴影,白和黑,像太阳和月亮会交替出现一样,它们是会相互转化的。 要看到这种转化,我们需要换一个观察的角度,或者换一种体验的方式。 孩子的成长跟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从思维模式上说,孩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类则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倾向于认为黑的是黑的,白的是白的;而后者则倾向于认为黑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好人和坏人有判断标准吗 有些观众在看影视剧或综艺节目的时候,通常带有很强烈的价值色彩。例如,有些观众会认为影视中的某些角色是“好人”,而另外一些角色为“坏人”。还有些观众虽然不把角色分成好坏,但是会给角色加上“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甚“讨厌的”标签。 人们到底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某个人或某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呢?好人和坏人有判断标准吗? 喜欢的角色和不喜欢的角色 很多人都喜欢看《西游记》,对老版的电视剧《西游记》更是百看不厌,谷子也很喜欢。在我们自编的长篇故事《小马与小鹿》中,我们也加入了《西游记》的元素,比如,花果山上有所动物学校,孙悟空成了学校的“孙校长”,给动物们传授仙术。 但谷子拒绝加入唐僧这个角色,因为她不喜欢唐僧。可能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情绪,觉得唐僧很固执,不听人劝是责怪孙悟空,孙悟空打死时他还念紧箍咒。 谷子也不喜欢如来,觉得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是多管闲事,打架,他一个来干吗? 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通常会有一个直观的判断,有的时候未必能像成年人那样说得出原因。 幼儿阶段的孩子,如果自己的玩具被人拿走了,他们会不喜欢拿走玩具的那个人,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情绪表达慢慢地会受道德或规则的影响,变得有所控制;同时,他们的言行也会逐渐趋向于家长或老师认同的“合理化”或“懂事”。 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个人,并说清楚自己喜欢他什么、不喜欢他什么,孩子要到6岁左右才能初步形成这种意识。太小的孩子说不清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家长也不用着急。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他们的单纯,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好人和坏人该如何界定 武侠小说名家古龙先生笔下有两个经典角色——陆小凤和楚留香,这两个人物让人无法简单界定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以楚留香为例,他是个侠盗——既是大侠也是大盗。他有怜悯之心,嫉恶如仇,经常为人雪中送炭,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但他同时也是个大盗。他用来救济穷苦百姓的所有财物都是从那些被认为是为富不仁的人家里盗来的,那些东西通常都价值不菲,甚价值连城。 我说:“楚留香经常出入贫民窟,去了解百姓的贫困情况,有时也帮助那些不贫困但需要及时救助的好人。不过他自己不是生意人,是没有钱财的,所以他打听,看看谁是为富不仁的人。” 谷子问:“为富不仁是什么意思?” 我说:“为富不仁是为了发财致富而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这种人很富有,但是很坏,他们的钱可能是通过剥削、欺诈等方式赚来的。” 谷子一边点头,一边说了声:“噢。” 我接着说:“楚留香会先打听清楚那些有钱人是不是真的为富不仁,然后才决定是否去偷他们家的东西。他被称为侠盗,是说他既做大侠也做大盗。那些有钱的坏人很怕他。你觉得楚留香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因为对楚留香有崇敬之情,因此我的讲述是带着些许正向的偏见的,但是谷子听后却说:“楚留香不是个好人,他偷别人的东西。” 我反驳似的提醒说:“他那是为了救助穷苦的老百姓,而且偷的都是坏人的财物。” 谷子说:“那也不行,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但你说他经常帮助别人,那也算是好人。哎呀!这个人很复杂。” 我笑了,接着问:“他既是好人也是坏人,对吧?” 谷子也笑了,说:“我觉得他先是坏人,然后是好人,因为他先偷东西再送东西给别人。但他为什么不能像老师说的那样,做点儿其他事来赚钱,然后去帮助别人呀?” 谷子的这个说法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问她:“做点儿其他的事,你指的是什么?” 谷子说:“我听说,安徒生是通过写童话故事来帮助别人,大家看了他的故事都很开心,这也是在帮助别人呀!” 一番讨论后,我想,谷子对于楚留香是好人还是坏人的这个看法,已经很好地体现出了一种辩证思维。 阴阳学说和辩证法 阴阳学说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要跟孩子说清楚,却有着不小的难度。 我以白天和黑夜为例,试着向谷子说明白这一哲学体系。白天和黑夜是两个不同的状态,是对立的。晚上黑暗,温度降低,被称为处于阴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黑夜是由阴气组成的;而白天光明,温度升高,被称为处于阳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白天是由阳气组成的。 但是由于白天不会突然变成黑夜,黑夜也不会突然变成白天,它们都是渐进变化的,这说明了阴和阳之间有一个转化过程。黎明的时候黑暗、冷,是阴气强盛的时候,然后温度逐渐升高,天逐渐亮起来;中午的时候光明、热,是阳气强盛的时候,然后温度逐渐降低,天逐渐暗下去。 接着,我又给谷子打了个比方,希望她进一步理解阴阳的辩证关系。我说:“如果一个人日子过得很不好,哪怕是大白天,他也会感慨说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如果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一个事物,也是从它的阴阳两个方面去了解它,那有可能对它形成更、更深刻的认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 炎炎夏日,锄禾日当午的时候,农民恨不得能像后羿那样,把太阳射下来;但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晴日当空却会成为人们心中极大的渴望。可见,太阳是好是坏,也需要辩证地来看。 前不久,跟朋友一起聊天,讲到育儿时,她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开学前一周,小沫的语文老师赵老师在家长群里跟大家说四年级不能继续带这个班了,要调去上一年级新生的课。家长们都不喜欢中途换老师,大家的情绪一下子上来了。 小沫的妈妈告诉小沫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开始小沫很开心,觉得终于要和赵老师说“拜拜”了。小沫的妈妈有些哭笑不得,问小沫为什么这么开心。小沫说:“我一直不喜欢赵老师,她凶起来吓死人。”说完,她又感叹一声接着说:“真希望新的语文老师是个漂亮、温柔的女老师。” 但是小沫的妈妈“打击”了小沫:“说不定是个更凶的呢!”小沫听了,心中产生了不小的担忧,说:“哎呀!妈妈,我还没想过,要是新来的老师很凶怎么办?” 小沫的妈妈没有陪她一起猜测,而是给她分析了赵老师的优点:“小沫,其实赵老师挺好的。我觉得她虽然有点儿凶,但挺负责任的,对你也好。你看,是夸你,把你树立成其他同学的榜样,我觉得她可关心你了。” 听妈妈这样一说,小沫也想起赵老师的好处来,于是点点头跟妈妈说:“嗯,赵老师对我还是很好的,虽然不太温柔。” 母女俩一开始还挺纠结的,但对赵老师做了分析后,觉得赵老师留任有留任的好处,调离也有调离的好处。这样,两个人之前的焦虑情绪慢慢地也平复了。 在这一案例中,小沫能够在引导下,从正反两面辩证地评价赵老师。这样的做法,既可以给赵老师一个更公平的评价,也可以缓解自己难以取舍带来的坏情绪。 三步培养辩证思维 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我们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步,让孩子明白:事物具有两面。 在前面的案例中,在孩子眼里,赵老师有缺点,也有优点。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跟孩子争辩那些缺点或优点的真实,例如不够温柔算不算缺点等,这样做只会把问题带偏。 建议做一个两列的表格,一列写缺点或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一列写优点或自己喜欢的地方。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表格。 步,针对事物的两面,让孩子陈述自己的观点。 在楚留香那个故事中,谷子认为楚留香盗取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不管那个富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偷东西是不可取的行为。而楚留香喜欢帮助穷苦的百姓,这是很好的,是他的优点。 而在小沫的案例中,小沫要针对赵老师的优点和缺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小沫认为赵老师不够温柔,这个缺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小沫和妈妈都认为赵老师负责任和对小沫很好,这个优点对小沫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种观点不需要长篇大论,有时一两句话甚一两个词够了。 第三步,提出更合理的对策或行动方案,形成辩证思维。 综合考虑事物的两面后,问题还没有结束。如果到这里结束了,那么这个过程止于讨论阶段了。 孩子要根据两面的辩证陈述,思考出一个更合理的对策或行动方案。 例如在楚留香的故事里,谷子认为楚留香可以用非偷盗他人财物的方式获取钱财,如果他能做点儿其他事赚钱,再去帮助他人,那了。 在小沫的案例里,小沫根据自己的陈述,后发现赵老师的去留都不会对自己有根本的影响,于是决定坦然接受,静观其变。因此,小沫和她不良情绪地减少了。 划 现在,让我们结一下辩证思维的培养要点: 1.明白事物具有两面。如果事物的两面是均衡的或难以取舍的,那么可以启动辩证思维模式;如果事物的两面不是均衡的,是很容易取舍的,那么不需要启动辩证思维模式。 2.针对事物的两面进行陈述。说清楚事物的两面对自己的影响,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真实的看法。 3.提出更合理的策略,形成辩证思维。
从小思考哲学问题,长大才有大智慧 激活孩子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形成独立人格 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的人,建立理思维,正确认知世界,拥有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态度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