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太原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与保护研究 高祥冠 知识产权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高祥冠著 | 高祥冠编 | 高祥冠译 | 高祥冠绘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高祥冠著| 高祥冠编| 高祥冠译| 高祥冠绘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05-01
    • 字数:260000
    • 页数:3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3063296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高祥冠
    • 著:高祥冠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68.00
    • ISBN:9787513063296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5-01
    • 页数:320
    • 外部编号:96271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外工业遗产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与遗产化
    2.1 工业遗存的遗产化历程
    2.2 工业遗产的初现及价值认知
    2.3 “城市双修”与工业遗产的相互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工业遗产历史探源
    3.1 工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3.2 晚清时期太原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1882-1911年)
    3.3 民国时期太原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1911-1949年)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太原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1949-1958年)
    3.5 工业城市转型与工业遗产初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业遗产的构成类型与内容组织
    4.1 太原近现代工业遗产现状
    4.2 工业遗产的构成类型
    4.3 工业遗产的内容组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构成类型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5.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计算
    5.3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量化与评价计算
    5.4 太原近现代工业遗产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层级保护*新策略
    6.1 工业遗产保护和*新的驱动力
    6.2 工业遗产保护和*新的问题与经验启示
    6.3 工业遗产保护和*新的任务及策略体系构建
    6.4 城市层级的工业遗产保护*新策略
    6.5 历史街区层级的工业遗产保护*新策略
    6.6 构成类型层级的工业遗产保护*新策略
    6.7 工业遗产保护*新的实施保障措施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太原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价值评价问卷
    致谢

    高祥冠,男,1981年7月出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作者长期从事城市文化景观延续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包括历史民居、传统城镇、工业遗产等类型文化遗产的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7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建筑遗产改造或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十余项目,多次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并发表论坛演讲。2012年,开封,参加“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会2012年会”,发表演讲“循环经济视野下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2014年,成都,参加“CCDI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发表演讲“矿业城市城市更新的复杂矛盾”。2017年,哈尔滨,参加“IACP中国靠前城市规划学会年会论坛”,发表演讲“一五时期太原城市规划与工业遗产”。2017年,广州,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丛书》出版研讨会”,参与研讨并负责《中国工业遗产丛书——山西卷》的撰写。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伴随人居环境要求的提高,城市中大量的工业面临升级或迁出,原有的生产场所蜕变为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亟待科学保护和更新,以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深度挖掘工业遗产的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存量挖掘”和“内涵增长”并行,还可以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文脉。太原的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是典型的能源重工业城市。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口岸城市,太原的近现代工业化历程先有张之洞、胡聘之引进近代工业,后有阎锡山为其强权而建立的钢铁、军工、建材产业,兼而有民族企业家刘笃敬等创办的电力、面粉等民生工业。太原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一直是在国家富强的思路下,主动引进的工业技术,*后形成官僚军事工业主导,并存民族工业的工业经济格局。建国后,在原有工业基础上,依靠前苏联的技术援助,发展了能源重化工业,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基础。在“消费城市”变“生产城市”的指导思想下,建设了11项“156工程”,配套建设了若干大型省属和市属工业项目。在“一五”期间形成了城北工业区、北郊工业区、河西南工业区、河西北工业区、西山工业区。这些工业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城市面貌,基本形成了太原今天的工业布局和城市轮廓,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单元和空间布局。新世纪太原的城市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遗产,而这些工业遗产已经消逝或正面临危机,对其进行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太原矿机(原西北修造厂)于2010年拍卖给富力地产,太原锅炉厂(“一五”期间新建工厂)于2011年开发为万科蓝山,2015年太原机车(原西北车辆)拍卖于中车置业。这些工业遗产已经破坏、消失,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即将面临破坏。由于工业遗产的特殊性,主要的单体建筑、设施多处于厂区内部,公众对这些历史建筑形成遗产认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太原“活态”的工业遗产较多,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工业遗产的和价值也不易被公众所认知。个别企业也自发实施一些保护措施,但也同样是步履艰难。本书对工业遗产价值认知途径进行分析研究,面对遗产化历程中“转型——危机——契机”的现实问题,确立工业遗产价值认知的必要性。遵循“现状——评价——策略”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先,进行历史探源和现状调研,导出工业遗产的构成类型,完成以工厂为主体的工业遗产内容组织,确立了“构成类型——内容组织”工业遗产对象内涵研究的理论范式。其次,基于工业遗产构成类型,构建了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后,基于“城市双修”的视角,构建了工业遗产的层级保护更新策略体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