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社会保障 沈开艳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9787302471776 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沈开艳等著著 | 沈开艳等著编 | 沈开艳等著译 | 沈开艳等著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沈开艳等著著| 沈开艳等著编| 沈开艳等著译| 沈开艳等著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字数:257000
    • 页数:286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302471776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沈开艳等著
    • 著:沈开艳等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89.00
    • ISBN:9787302471776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8-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11
    • 页数:286
    • 外部编号:91301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篇
    养老保险篇
     
    第一章
    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启于单位保障2
     
    第一节
    制度初创时期(1949—1958) 3
     
    第二节
    制度调整时期(1959—1966) 9
     
    第三节
    制度畸形发展时期(1967—1978) 10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养老保险制度:走向社会保障13
     
    第一节
    试点探索新制度时期(1978—1990) 14
     
    第二节
    新制度形成时期(1991—1998) 18
     
    第三节
    新制度完善时期(1998年至今) 30
     
    第三章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9
     
    第一节
    公平性不足 39
     
    第二节
    效率有待提高 42
     
    第三节
    可持续性堪忧 45
     
    第四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愿景51
     
    第一节
    以加强全国统筹促进公平性 51
     
    第二节
    以改革账户管理模式提升效率性 63
     
    第三节
    以做实个人账户增强可持续性 66
     
    第二篇
    医疗保险和服务保障篇
     
    第五章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演变73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中的福利与城乡医疗保障 73
     
    第二节
    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78
     
    第三节
    农村医疗保障和保险制度的形成 83
     
    第四节
    三大医保制度体系的建立及其问题 88
     
    第六章
    计划和市场夹击中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制度93
     
    第一节
    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及其改革 93
     
    第二节
    公立医院的发展困境及其改革 98
     
    第三节
    患者仍深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困扰 108
     
    第七章
    中国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发展趋势113
     
    第一节
    医改仍处于改革深水区 113
     
    第二节
    创新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122
     
    第三篇
    失业保险篇
     
    第八章
    失业保险体系的起步:1911年 13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失业保险体系 13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保险制度 138
     
    第九章
    失业保险体系的发展进程(1986—2012)144
     
    第一节
    探索中的待业保险制度 144
     
    第二节
    不断完善中的失业保险制度 148
     
    第三节
    进一步发展中的失业保险体系 154
     
    第四节
    总结 159
     
    第十章
    失业保险体系的发展与完善(2013年至今)160
     
    第一节
    推进更高质量就业对失业保险体系的要求 160
     
    第二节
    健全完善失业保险体系的基本原则 164
     
    第四篇
    城镇住房保障篇
     
    第十一章
    从住房私有制度向全民福利的转变169
     
    第一节
    私有住房制度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政治
     
     内容 169
     
    第二节
    城市住房全民福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74
     
    第三节
    中国城镇住房全民福利制度构成的主要方式与
     
     内容 178
     
    第四节
    关于中国城镇福利住房制度的作用与评价 181
     
    第十二章
    市场依赖过渡到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185
     
    第一节
    城市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快速推进及其
     
     后果 185
     
    第二节
    城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回归及推进 190
     
    第三节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中国社会公共产品的重要
     
     内容 198
     
    第五篇
    社会福利篇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福利概念的演变202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溯源 202
     
    第二节
    社会福利概念在中国的争议 205
     
    第三节
    中国官方语境下的社会福利概念 206
     
    第四节
    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主要内容 208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212
     
    第一节
    旧中国残留的社会福利事业基础
     
     (1949年以前) 212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
     
     (1951—1977) 213
     
    第三节
    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时期(1978年至
     
     20世纪90年代末) 219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探析223
     
    第一节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223
     
    第二节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 225
     
    第三节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227
     
    第十六章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转型之路231
     
    第一节
    民政社会福利的改革 232
     
    第二节
    单位福利向社会福利的回归 232
     
    第三节
    单位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 234
     
    第四节
    社区服务迅速成长壮大 235
     
    第五节
    教育社会福利引入市场成分 236
     
    第六节
    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一枝独秀 237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再造之路238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面临的主要形势 238
     
    第二节
    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模式选择 240
     
    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再造的重点任务 241
     
    第六篇
    社会救助篇
     
    第十八章
    穷人的生活保障:快速发展的生活保障制度247
     
    第一节
    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247
     
    第二节
    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251
     
    第三节
    城乡低保的标准 253
     
    第四节
    低保制度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 255
     
    第十九章
    教育公平的捍卫:教育救助的发展健全257
     
    第一节
    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 257
     
    第二节
    各级各类学校的帮困助学 260
     
    第三节
    教育救助的实际成效 262
     
    第二十章
    迈向为主的流浪儿童救助264
     
    第一节
    家庭主义的迷思与保护性救助政策的实施 264
     
    第二节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规范化发展趋向 267
     
    第三节
    流浪儿童救助实践中的儿童权利保护意识 270
     
    第四节
    迈向以家庭监护干预为重心的儿童保护 272
     
    第二十一章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趋向276
     
    第一节
    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理念不断凸显 276
     
    第二节
    社会救助范围、对象与水平不断扩大 278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规范化水平逐渐提升 281
     
    参考文献283

    沈开艳,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工程”学科首席专家。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浦东新区党校兼职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外有名高校作访问学者和项目培训。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印度经济等。出版有《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等十余部学术著作。在C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和承担重量、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2010年起担任《上海经济蓝皮书》(曾获全国很好皮书一、二、三等奖)主编。曾获上海市理论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等。

    《中国社会保障》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分析,提出理想中国所应该有的社会保障蓝图。从横向讲,本书对中国社会保障所涉及的*主要六个方面: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和服务保障、失业保险、城镇住房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一一作了介绍、分析和描绘。从纵向讲,本书遵循过去、现在、将来的历史演绎逻辑,对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的各方面、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都作了详细介绍和评述,接着通过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了未来中国理想的社会保障体制所应该具备的特质,绘就了社会保障的“中国梦”。

    社会保障是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确保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后日臻完善,目的在于通过保障相关人群的基本生存权益,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但由于社会保障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一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理想的社会保障体制也一直是中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