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902-1932 董丽敏 等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董丽敏 等 著著 | 董丽敏 等 著编 | 董丽敏 等 著译 | 董丽敏 等 著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3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董丽敏 等 著著| 董丽敏 等 著编| 董丽敏 等 著译| 董丽敏 等 著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3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9-01
    • 字数:250
    • 页数:437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100139946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董丽敏 等 著
    • 著:董丽敏 等 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100139946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3
    • 页数:437
    • 外部编号:906931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危机语境中的知识、媒介与文化转型——商务印书馆与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生产
    第一编 “现代”文化生产中的“翻译”——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出版研究
    第一章 文化版图的拓展: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的翻译出版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中国翻译政治的形成
    第二节 作为言语的翻译: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缘起
    第三节 介入文化: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定位的形成
    第二章 早期商务印书馆译者群的形成——以林纾、严复为中心
    第一节 选择译业:近代文人群体的一种转型
    第二节 翻译与出版的结合:传播维度的考察
    第三节 译者与商务的际会:“知识共同体”的视角
    第三章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政治”——民国时期商务翻译出版的定位与传播
    第一节 挑战与回应:商务翻译出版策略的调整
    第二节 激进与保守之间一以《共学社丛书》的出版为例
    第三节 何种“知识”,怎样传播?——以《万有文库》 集的发行为中心
    第二编 另类的“现代”追求——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研究
    第一章 危机与转型:近现代中国古籍辑印的缘起
    第一节 帝国主义殖民危机下的古籍整理
    第二节 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中的古籍整理
    第三节 出版技术变革进程中的古籍整理
    第二章 文化权力的博弈:近现代商务印书馆古籍整理概况
    节 从“为古书续命”到普及传统——商务印书馆古籍整理理念的演变
    第二节 考文献而爱旧邦——商务古籍整理实践
    第三节 知新温故:商务编辑群介入古籍的多元追求——以杜亚泉、郑振铎为例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古籍整理的多种面向
    第一节 从涵芬楼到东方图书馆:传承地整理
    第二节 《四部丛刊》:自在地整理
    第三节 《学生国学丛书》:转化地整理
    第三编“新文学”/“新文化”想象的多元图景——商务印书馆的文学期刊研究
    章 从“小说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商务印书馆与晚清文学变革
    第一节 “发明”小说与近代文学观念的重构
    第二节 潮流内外:商务印书馆与晚清文学新媒介的崛起
    第三节 新旧之间:商务印书馆的文学者群落
    第二章 悖论与张力:商务印书馆文学期刊的多种面貌
    第一节 “开导社会”下的文学改良——《绣像小说》的基本风貌
    第二节 走向“启蒙”及其限度——《小说月报》的基本风貌
    第三节 重返“通俗”:变通与困境——《小说世界》的基本风貌
    第三章 多种力量博弈场域中的“现代”文学转型——关于《小说月报》的革新
    第一节 “不适宜”:《小说月报》革新的缘由
    第二节 从“半革新”到“革新”:《小说月报》的转型过程
    第三节 “拼合”的“现代性”:对《小说月报》革新的一种解读
    第四编 新文化创制的“下沉”途径——商务印书馆的小学国文教科书研究
    章 开风气之先:商务印书馆与近现代教科书的编印
    第一节 扶助教育:商务与新式教科书的兴起
    第二节 在商言商:商务教科书的商业运作
    第三节 庙堂之下:商务教科书的发行渠道
    第二章 想象“新国民”:以三代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
    第一节 《 新国文教科书》:发现“儿童”
    第二节 《共和国新国文教科书》:形塑“国民”
    第三节 《复兴国语教科书》:爱国意识与健全公民
    第三章 “新国民”的养成:从“国文”到“国语”

    董丽敏,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传播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出版专著有《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和《洪深:激流中的呐喊》在《文学评论》、Differences等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本书在晚清以来由帝国主义殖民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文化危机背景下来研究商务印书馆这一近现代中国*重要的出版巨擘的崛起过程,在“媒介变革”“知识生产”与“文化转型”三者错综复杂的关系格局中,讨论商务1902年至1932年间在西学译介、古籍整理、文学期刊运作、国文教科书编制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多种面向,分析其在深度参与中国文化/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所汲取的资源以及所探寻到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途径,从一个侧面来把握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的中国“现代”转型的性,为重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