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我是谁 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 戴维·迈尔斯 人民邮电出版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戴维·迈尔斯著 | 戴维·迈尔斯编 | 戴维·迈尔斯译 | 戴维·迈尔斯绘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戴维·迈尔斯著| 戴维·迈尔斯编| 戴维·迈尔斯译| 戴维·迈尔斯绘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35000
    • 页数:220
    • 开本:32开
    • ISBN:9787115536976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戴维·迈尔斯
    • 著:戴维·迈尔斯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5.00
    • ISBN:9787115536976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5-01
    • 页数:220
    • 外部编号:98633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21

    1 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 23

    理论的形成与检验 24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的联系 27

    相关和因果 30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32

    控制:变量的操纵 33

    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 35

    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37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 39


    2 你早就知道了吗 43


    3 自我概念:我是谁 51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51

    自我与文化 53

    个人主义在文化内的滋长 55

    文化与自尊 61

    自我认识 62

    预测我们的行为 63

    预测我们的感受 65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68


    4 自我服务偏差 71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72

    我们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74

    盲目乐观 79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性 83

    自尊动机 85


    5 自恋以及自尊的限度 89

    高低自尊的权衡 90

    自我效能 97


    6 基本归因错误 99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102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106

    视角和情境意识 107

    文化差异 110

    基本归因错误的影响 112


    7 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115

    直觉的力量 116

    直觉的局限性 119

    我们高估了自己判断的准确性 121

    过度自信的补救措施 126

    构建记忆 127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128

    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130


    8 非理性的原因 133

    我们的先入之见控制我们的解释 134

    我们更容易被令人难忘的事件而非事实所左右 136

    我们错误地知觉到相关和控制 140

    错觉性相关 140

    控制错觉 141

    我们的信念可以产生证明自己的证据 145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吗 146

    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了我们所期望的吗 148

    结 语 151


    9 行为与信念 153

    态度影响行为吗 154

    行为影响态度吗 156

    角色扮演 156

    言语会变成信念 160

    恶行与态度 161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165

    洗 脑 166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168


    10 临床直觉 175

    错觉性相关 176

    后见之明 177

    自我证实的诊断 180

    临床直觉与统计预测 181

    对改善临床实践的启示 185


    11 临床治疗:社会认知的作用 187

    社会认知与抑郁 188

    扭曲事实还是现实主义 189

    负性思维是抑郁的原因还是结果 191

    社会认知和孤独 196

    社会认知和焦虑 199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 204

    通过外在行为引发内在改变 204

    打破恶性循环 205

    参考文献索引 210

    参考文献 219


    戴维·迈尔斯

    1942年生,美国密歇根霍普学院(Hope College)心理学教授,是知名的心理学家。迈尔斯著述颇丰,已出版17部著作,包括经典教科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纲要》等。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科学》等。他还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在近50种科学杂志上撰写专栏,包括《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上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年美国科学院的总统奖,等等。


    琼·特韦奇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凯斯西储大学完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已发表120余篇科学论文,主题涉及代际差异、文化变迁、社会排斥、性别角色、自尊以及自恋等。她的研究曾被《时代》《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等报道过。她在多个和杂志上为普通读者撰写文章,其中《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获得了全美杂志奖的提名。她经常向大学的教职工、军人、夏令营负责人和企业高管讲授代际差异问题。



    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他撰写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都无一例外地极为。

     ——菲利普·津巴多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

    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戴维·迈尔斯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也是一位传播心理学知识的大师。在这套丛书中,他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前沿成果,还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成果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获得一种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全新视角。

    ——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迈尔斯和琼·特韦奇的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以“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话题组织成10 000 字左右的篇幅,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完成感”。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便来自Exploring SocialPsychology 的第一编“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第二编“社会思维”,探讨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全篇逻辑严谨、用语清晰、言必有据,与市面上处理这些主题的常见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它或许不能解决您的所有困惑,但不论您是心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您带来惊喜。


    适读人群 :对社会心理学以及如何认识自我和他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心理学专业的师生

    Ø 什么是自我图示?我们为什么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焦点效应)?(见模块3“自我概念:我是谁”)

    Ø “事后诸葛亮”的社会心理原理是什么(后见之明偏差)?(见模块2“你早就知道了吗”)

    Ø 我们为什么都喜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见模块4“自我服务偏差”)

    Ø 为什么在聚会上别人都轻松欢乐,而自己却害羞紧张?(见模块6“基本归因偏差”)

    Ø 我们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吗?(见模块7“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Ø 自我实现的预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见模块8“非理性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酝酿多年,打破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为您解答以上似是而非、令人困惑的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联袂!


    《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有如下:

    u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书选取了11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话题,并组织成万字左右的模块,让知识更容易吸收,让读者更容易有阅读的“完成感”,让每一个人都能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u 实证“硬核”,与时俱进:本书不是哲学思辨或“心灵鸡汤”,而是展现当代科学心理学对社会思维的实证研究,提供经得起严格检验的“硬核”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和结论都有研究文献作为证据支持,全套丛书的参考文献多达2500余篇;

    u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既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既有事实的严谨,又有智力上的挑战。两位作者如同新闻调查记者一样来揭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展现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反映现象背后的人文价值;

    u 学科融汇,开阔视野:全书强调了那些来自人文学科知识传统的社会心理素材,融汇了来自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将人从现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u 译文专业,准确流畅:北京大学侯玉波教授和清华大学廖江群副教授等联袂翻译,北大清华“社会心理学”全校公共课参考用书;

    u 装帧考究,小巧精致:本套丛书采用32开纸面精装,内文采用60克进口轻型纸印刷,色泽自然柔和,保护视力,不易造成眼睛疲劳,纸张轻盈柔软,更方便读者日常携带和阅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