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 唐君毅 九州出版社 9787510888441 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唐君毅著 | 唐君毅编 | 唐君毅译 | 唐君毅绘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唐君毅著| 唐君毅编| 唐君毅译| 唐君毅绘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 版次:1版1次
    • 印次:1
    • 字数:410.0
    • 页数:50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0888441
    • 版权提供:九州出版社
    • 作者:唐君毅
    • 著:唐君毅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08.00
    • ISBN:9787510888441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7
    • 页数:502
    • 外部编号:11051304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写作缘起、本篇大意与未及之义)
    一 缘起
    二 本篇大意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甲、理与心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一 导言
    二 先秦经籍中之理及文理
    三 魏晋玄学与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四 佛学与空理
    五 宋明理学与性理
    六 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七 结论
    第三章 原心上: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一 本文宗趣
    二 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三 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墨思想之所由异
    第四章 原心下: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四 庄子之对人心之反省与虚灵明觉心或灵台心
    五 荀子之统类心及其与孟庄荀之思想之所由异
    六 总论四家之言心,并说《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乙、名辩与致知
    第五章 原名:《荀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一 导论
    二 荀子论所为有名、人所缘以同异及制名枢要
    三 《荀子·正名》之目标及三惑之所以产生
    四 墨者言名,与以名乱名
    五 惠施及道家言名,与以实乱名
    六 公孙龙派之言名,与以名乱实
    七 名之固善及本文结论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辩”辨义
    一 缘起
    二 辨《小取》论“辩”之七事非“辩”之七法
    三 辨“或”与“假”
    四 辨“效”
    五 辨“辟”
    六 辨“侔”
    七 辨“援”
    八 辨“推”
    九 辨“辩”之七事
    十 言之多方殊类异故——或是而然,或是而不然
    丙、天道与天命

    唐君毅(1908—1978),四川宜宾人。著名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出身书香门第,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曾任江南大学教务长。

    作者因感中国哲学中环绕于一名之诸家义理,多宜先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加以说明,而其中若干数千年聚讼之问题,尤待于重加清理,遂为《中国哲学原论》,依名辞与问题为中心,以贯论中国哲学,其方法是本文献,以探一问题之原始,与哲学名辞义训之原始,亦进而引绎其含义,观其含义之演变,并缘之以见思想义理之次第孳生之原。后之为哲学史者,可有所取资。

    《中国哲学原论》共六卷,包括《导论篇》、《原性篇》、《原道篇》(三卷)和《原教篇》,不以个别哲学家为对象,而是以若干名辞与问题为研究中心,贯论中国哲学。重在探寻中国哲学问题与哲学名辞义训之原始,进而引绎其涵义,观其涵义演变,并以此彰显思想义理次第孳生之原。全书本哲学以言哲学史。又本哲学史以言哲学。本书是《中国哲学原论》之第一部,由“理与心”“名辩与致知”“天道与天命”三部分组成,含摄中国哲学中的心、理、性、命、道、质、形、象、序、数、时、位等概念。

    作者因感中国哲学中环绕于一名之诸家义理,多宜先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加以说明,而其中若干数千年聚讼之问题,尤待于重加清理,遂为《中国哲学原论》,依名辞与问题为中心,以贯论中国哲学,其方法是本文献,以探一问题之原始,与哲学名辞义训之原始,亦进而引绎其含义,观其含义之演变,并缘之以见思想义理之次第孳生之原。后之为哲学史者,可有所取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