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 刘正刚著 社会科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刘正刚著著 | 刘正刚著编 | 刘正刚著译 | 刘正刚著绘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正刚著著| 刘正刚著编| 刘正刚著译| 刘正刚著绘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字数:618千字
    • 页数:2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09794517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刘正刚著
    • 著:刘正刚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128.00
    • ISBN:9787509794517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6-09-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3-01
    • 页数:2
    • 外部编号:881362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 册  一 龙母传说时期的岭南社会
      二 岭南妇女的剽悍形象
      三 好巫环境下的岭南女性
      四 “妇人强男子弱”的性别结构
      五 士大夫建构岭南女性正统形象
    第二章 明代珠三角地区诉讼中的女性研究:以案牍为例
      一 女性对父家、夫家的财产继承
      二 妇女拥有对继嗣的选择权
      三 女性在各种纷争中的行为
      四 诉讼案件反映的女性贞节观
      五 珠三角重商风气下的好讼
    第三章 清代乡村妇女的权利与地位:以契约文书为例
      一 珠三角地区寡妇在契约文书中的角色
      二 潮汕地区寡妇在契约文书中的权利与地位
      三 客家山区女性在买卖契约中的角色
      四 妻子在田地买卖契约中的角色
      五 混合型家庭女性参与的土地买卖
    第四章 明清仕宦形塑的女性形象:基于地方志考察
      一 女性姓名权与婚姻之关系
      二 未婚女守节与行孝及其影响
      三 孀妇守节的两难选择
      四 寡妇改嫁流行及其背后的利益之争
      五 乡村妇女的日常生活
      六 乡村女性的读书识字

    下 册
    第五章 明清家族建构的女性形象:以族谱为中心
      一 女性婚姻的地域圈考察
      二 族谱所反映的女性智勇双全形象
      三 族谱对女性婚嫁态度不一
      四 倡导女性节烈以寻求社会资源
      五 对女性读书识字的赞许
      六 太婆崇拜凸显女性在家族的地位
    第六章 清代乡村妇女生活实态之考察:以档案为例
      一 妇女田野樵薪之劳作
      二 女性结伙犯罪之考察
      三 妇女在田地等纠纷中的暴力现象
      四 妇女在家庭矛盾中的泼辣形象
      五 乡村妇女的婚外情及其贞节观
      六 乡村妇女参与商业贸易
    第七章 明清庙会中的女性:以碑刻为例
      一 女性祭拜神灵的习俗
      二 南汉至明代女性捐施寺庙
      三 清前期女性捐施庙宇的多样化
      四 开埠后女性助金的活跃
      五 港澳及海外华人女性的助金
    第八章 晚清乡村妇女的职业取向
      一 珠三角地区缫丝厂中的女工
      二 城市家政服务业中的女佣
      三 女佣市场和团体的出现
      四 走出国门“打洋工”的女性
      五 新式职业女性观念的变化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刘正刚,1965年生,安徽定远人,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古代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7月至l994年10月,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94年11月至今,在暨南大学工作,l997年破格晋升教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曾受聘为四川客家研究中心顾问、中山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学术顾问、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社科项目,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部相对系统、完整而深入地研究广东传统社会妇女史的学术专著。书中运用大量的案牍、契约文书、地方志、档案、族谱、碑刻、笔记文集、报刊等历史文献,以妇女史和乡村社会史相结合的学术视野,将妇女置于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贸易化、文化传统的国家化、士大夫化等大背景中,揭示她们的生存状态、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等演变,为理解和认识明清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新视角。


    本书是*部相对系统、完整而深入地研究广东传统社会妇女史的学术专著。书中运用大量的案牍、契约文书、地方志、档案、族谱、碑刻、笔记文集、报刊等历史文献,以妇女史和乡村社会史相结合的学术视野,将妇女置于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贸易化、文化传统的国家化、士大夫化等大背景中,揭示她们的生存状态、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等演变,为理解和认识明清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新视角。本书研究表明,唐宋以前岭南社会“妇人强男子弱”的鲜明地域习俗特色,在明清时期广东与国家整合度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乡村妇女在旧传统与新因素之间,因应需要而被动或主动地改变自身形象,但某些地域习俗仍在传承延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广东性别文化。本书在学术观点和资料运用上都具有重要创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