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 张忠民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张忠民著著 | 张忠民著编 | 张忠民著译 | 张忠民著绘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忠民著著| 张忠民著编| 张忠民著译| 张忠民著绘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6-08-01
    • 字数:535千字
    • 页数:525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52014204
    • 版权提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张忠民著
    • 著:张忠民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98.00
    • ISBN:9787552014204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4
    • 页数:525
    • 外部编号:880431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    录
    序                                             马伯煌
    重版自序
    导言

    (一)“上海”名称之由来

    (二)地理形成及其自然状况

    (三)历代建置沿革

    第二节 明代以前上海地区的社会经济

    (一)唐以前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的缓慢进展

    (二)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发

    (三)宋末元代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转机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一)棉花种植的勃兴

    (二)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

    第二节 粮棉以外其它商品性农业经营的兴起和发展

    (一)商品性种植业的发展

    (二)商品性渔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农业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及其意义

    第三章  手工业生产的变化和发展

    (一)农村家庭手工业——手工棉纺织生产的主导模式

    (二)城镇居民以及富家奴婢的手工棉纺织

    (三)手工棉纺织生产模式分析

    第二节 手工棉纺织产品的商品化

    (一)产品商品化体现之一——棉布产量估计

    (二)产品商品化体现之二——棉布品种的多样化及其对市场的适应

    (三)产品商品化的生产力基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一)一般手工业生产部门及其生产方式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典型行业——暑袜业和染踹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官营手工业的盛衰变化

    (一)手工丝织业官营织造的起落

    (二)官府专卖手工业——制盐业的盛衰

    第四章  商品流通的增长与市场的扩大

    (一)地方小市场的商品交换

    (二)区域性商品流通的增长

    第二节 国内贸易的兴盛和国内大市场的扩展

    (一)明初国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二)明中叶后至鸦片战争前上海地区向国内大市场的商品输出

    (三)同时期上海地区从国内大市场的商品输入

    (四)清前期上海地区的转口贸易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上海地区的国外市场及其对外贸易

    (一)明代上海地区的对外贸易

    (二)清前期上海地区的对外贸易与国外市场

    第四节 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及其特点

    (一)几种主要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

    (二)影响物价变动的诸因素考察

    (三)物价变动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  商人和商人资本的活跃

    (一)贩运商人和贩运商入资本

    (二)牙行和牙行商人

    (三)店铺商人和店铺商人资本

    (四)旧式借贷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第二节 商人的地缘构成及商人资本的来源和经营特点

    (一)商人的地缘构成及其变化

    (二)商人资本的来源及其经营特点

    第三节 商人会馆公所的兴起和发展

    (一)会馆公所的兴起和发展

    (二)会馆公所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

    第四节 商人资本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航运业及港口码头的发展

    (一)联系国内大市场的内河航运

    (二)地区内部的河道运输及其作用

    第二节 沿海航运业的振兴和鼎盛

    (一)明代海运业的艰难生存

    (二)清前期海运业的振兴和发展

    第三节 上海港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的确立

    (一)明代上海港的历史状况及其地位

    (二)清初江南海关的设立以及上海港地位的初步奠定

    (三)嘉道年间上海港的繁盛与江南大港地位的立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上海口岸
    (一)有关鸦片战争前上海口岸的史料记载
    (二)对中西文史料记载真实可靠性的考量
    (三) 鸦片战争前夕上海的口岸及经济地位

    第七章  城镇的繁兴和城镇经济功能的增长

    (一)城、镇、市的分类及其历史渊源

    (二)明代上海地区城镇的发展概况

    (三)清前期(1644—1842年)城镇的稳定、持续成长

    第二节 城镇经济功能的充实和发展

    (一)城镇的商品流通功能

    (二)城镇的商品生产功能

    (三)城镇人口及其结构分析

    第三节 城镇发展原因的历史考察

    (一)经济因素在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三)政治、军事因素对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四)社会突发性因素对城镇盛衰的制约

    第八章  财富的分配及其社会各阶层经济生活的变动

    (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趋势

    (二)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其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一)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二)赋役制度与社会财富再分配

    第三节 社会各阶层经济生活的变动趋势

    (一)地主阶级经济生活的变动

    (二)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与经济生活

    (三)商人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

    (四)社会其它阶层经济地位及其经济生活的变化

    第九章  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特点

    (二)经济增长中的制约因素

    (三)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二节 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开发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中心的移动及其规律

    (二)明代上海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清前期上海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附  录

    一 上海地区示意图

    二 上海地区古海塘分布示意图

    三 上海地区地形分区图

    四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分县在册土地统计

    五 唐宋至清上海地区分县在册人口统计

    六 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统计

    七 鸦片战争前上海县城会馆公所一览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张忠民,1952年12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明清经济史、上海经济史,以及中国企业史和企业制度史。主要学术著作有:《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商人资本与社会再生产》、《(上海)经济历史成长》、《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企业(1927-1949)》(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等。发表有《和谐的努力与幻灭——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论文类二等奖)、《略论战后南京政府国有企业的国有股份减持》(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等百余篇学术论文。


    四明张忠民感于鸦片战争前的上海经济史,当属空白点,爰本“原始要终”之义,积五载的功力,寻绎资料四百余种,写成《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一书,考核精审,论点鲜明,新义迭出,堪称力作。其不蹈前人窠臼,独创新篇,补苴罅漏,张皇幽眇的精神,弥足钦佩。此书出版刊行,其意义当不止于椎轮大辂、踵事增华已也。
                                              --马伯煌--
    本书是作者对前近代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发和成长做“”考察、研究的结果。作者的视野宽阔,论述涉及农业、手工业、制盐业和航运业,市场和物价、土地和赋役,商人、商人资本和商人会馆公所,地主、农民和社会各阶层以及城、镇、市和居民人口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
     
    作者在积累资料方面的功夫是十分扎实、深厚的。书中的论证,都是有史料为依据的。全书征引史料总数达416种,1389条次,作者重视对历代地方志和地方人士的笔记、专著资料的运用,单是地方志即搜集了145种,占征引史料的35%,从中引用资料636条次,占45.78%。
                                             --杜黎--
    该书以商品经济的演变作为全书的论述主线,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逻辑次序,依次论述了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商品流通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商人和商人资本的活跃,航运业与港口、码头的发展,城镇的繁兴与城镇经济功能的增长,财富的分配及社会各阶层经济生活的变动,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大辞典--


    你想了解中国*的工商业城市、名扬中外的通商大都上海500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吗?你想知道150年前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前夕上海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吗?《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 1368-1842》将详尽地告诉你当时上海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商品和市场,城镇和航运、港口和码头,商人和商人资本等等。告诉你从唐宋至明清,500年来的上海是怎样从“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向“大上海”。


    该书作者张忠民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批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经济史、上海经济史,以及中国企业史和企业制度史。在海内外经济史学界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先后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与演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50年代中国私营企业‘公私合营’研究”,“近代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演进及其治理模式”,以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托课题《清史·典志·工矿志·工业篇》等。其主要学术著作曾分别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二等奖。
    本书自1990年初版以来,在海内外经济史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1998年,作者还因此书专程受邀前往美国出席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并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普遍好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