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史上两个案例之研究 周国平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周国平 著著 | 周国平 著编 | 周国平 著译 | 周国平 著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国平 著著| 周国平 著编| 周国平 著译| 周国平 著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2-01
    • 字数:275000
    • 页数:386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208142671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周国平 著
    • 著:周国平 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6.00
    • ISBN:9787208142671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7-0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2-01
    • 页数:386
    • 外部编号:891527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上编? 严复与英国哲学

    第一章? 西学第一人的名声和优势

    一? 西学第一人的名声
    二? 在西学上的优势
    三? 通西语是治西学的前提
    四? 看问题的世界眼光

    第二章? 从中西对比看中国问题的症结

    一? 对国民素质低劣的切肤之痛
    二? 治国以民智、民德、民力为本
    三? 政体与国民素质
    四? 文化传统与国民素质
    五? 中国问题的出路

    第三章? 严复的翻译和对严译的批评

    一? 从事翻译的良苦用心
    二? 翻译的成就和内容的取向
    三? 对严译的批评

    第四章? 对进化论的接受

    一? 斯宾塞是严复心目中的“西学圣人”
    二? 进化论与自强保种
    三? 进化与进步
    四? 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
    五? 社会有机体论与渐进主义
    六? 进化论框架中的自由主义

    第五章? 对自由主义的接受

    一? 西方政治以自由为体
    二? 自由的含义:群己权界
    三? 自由的含义:限制政府之治权
    四? 自由的含义:用法治取代人治
    五? 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自由
    六? 自由的根据:个性还是民德?
    七? 自由的根据:小己还是国群?
    八? 功利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
    九? 民主的利弊:从肯定到否定

    第六章? 严复眼中的中西文化比较

    一? 西方文化的命脉之所在
    二? 用西学眼光读中国古书
    三? 西学与中学之异同
    四? 后期的保守立场

    下编? 王国维与德国哲学

    第一章? 引进德国哲学的第一人

    一? 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二? 一个孤独的哲学研习者
    三? 东文学社和接触西学的开端
    四? 对德国哲学发生兴趣
    五? 西语能力和所读所译的西文书
    六? 关于《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未署名文章

    第二章? 对康德的接受

    一? 下苦功四次读康德
    二? 读懂了康德的知识论
    三? 康德哲学的精神在伦理学

    第三章? 对叔本华的接受

    一? “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
    二? “深邃之知识论”
    三? “伟大之形而上学”
    四? 解脱的人生哲学
    五?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六? “一时之救济”的美学

    第四章? 对尼采的接受

    一? “文化大改革家尼采”
    二? 叔本华与尼采之比较
    三? 插论鲁迅对尼采的接受
    四? 王国维和鲁迅的尼采接受之比较

    第五章? 为精神价值辩护

    一? “人心一日存,则哲学一日不亡”
    二? 无用之用:精神的神圣价值
    三? 论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
    四? “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

    第六章? 哲学上的独立探讨

    一? 中国哲学史之梳理
    二? 重要哲学问题及观点之梳理

    第七章? 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天才

    一? 学术的转向
    二? 思想先驱是怎样变成清朝遗老的?
    三? 不是解脱的解脱

    附录一

    中国人缺少什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中国今天要的是信仰和法治——重新发表《中国人缺少什么》的作者附言

    附录二

    自由的理念——读哈耶克笔记
    一? 什么是自由
    1、原始意义上的自由
    2、澄清自由一词的其他用法
    3、自由、私人领域和规则
    4、难题:对私域的划界
    二? 自由为何是价值
    1、社会科学与价值观念
    2、自由之作为核心价值和原则
    3、对自由的个人主义论证
    4、对自由的功利主义论证

    后记


      本书是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撰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后,历时三十年后的再一次切入学术领域,对中国近代思想较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严复和王国维,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案例剖析,从中梳理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历程和其中的得失,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一面镜子。
      作者提出:严复是中国早期看世界的头一人,引入以进化论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警醒影响,对救亡图强的中国人影响极大,但同时,中国人过于实用济世的文化使得在吸收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功用而忽略了其对个体精神倡扬背后的法治底色,具有浅薄和功利主义倾向,而严复本人也有意无意误导了这一倾向。而同时代的王国维则看到纯粹精神性的德国哲学中所蕴含的价值,将此视作一个民族崛起和长久发展所必备的养料,但终因理解应和者寥寥而跌入故纸堆。这两个案例从不同的维度揭示了中国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曾经的急功近利,从而指出信仰和法制建设、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的重要性,为今天我们的“”的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


      ?从严复到功利主义
      严复引进了英国哲学,试图让国人接受为法治社会奠基的自由主义,但我们接受的是浅薄的功利主义
      ?从王国维到教条主义
      王国维引进了德国哲学,试图让国人接受为人生寻求和建立信仰的形而上学,但让我们习惯了教条主义
      ?从哲学角度思考现实和解决方法
      通过两个失败案例,指出信仰和法制建设、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的重要性
      ?学术界少见之见解
      对中国人究竟缺少什么、需要补充什么才有助于中国的真正强大都提供了中肯的分析意见,在目前国内学术界并不多见
      ?写作风格平易近人
      与一般学术书籍不同,此书语言平实流畅,毫无同类著作的艰涩之感,方便大众读者阅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