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刑事诉讼二审程序研究 胡献旁 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97878024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胡献旁 著著 | 胡献旁 著编 | 胡献旁 著译 | 胡献旁 著绘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献旁 著著| 胡献旁 著编| 胡献旁 著译| 胡献旁 著绘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4-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字数:260000.0
    • 页数:237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802478763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胡献旁 著
    • 著:胡献旁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8.00
    • ISBN:9787802478763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5-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4-01
    • 页数:237
    • 外部编号:857717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摘要

    前言

    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路径

    第一章 刑事裁判事实与事实误认的概念展开

    第一节 刑事裁判事实的界定

    一、法律与事实的关系

    二、与刑事诉讼有关的“事实”概念

    三、刑事裁判事实研究的范围

    第二节 刑事裁判事实的模糊性

    一、刑事裁判事实模糊性的定义

    二、刑事裁判事实模糊性的理论依据

    三、刑事裁判事实模糊性的实践依据

    四、模糊处理在运用中的掌握

    第三节 刑事裁判事实的可错性

    一、案件叙事建构的偏离

    二、证据体系的缺陷

    三、逻辑推演的盖然性

    第四节 刑事裁判事实误认的基本理念

    一、事实误认是否存在

    二、事实误认的定义与分类

    三、事实误认的判断标准

    第二章 刑事裁判事实误认成因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重实体、轻程序

    第二节 司法潜规则的作用

    一、“政法委办案”

    二、“疑案报请”

    三、专案组办案

    四、官不悔判

    第三节 “乡愿、民愤”的压力

    一、司法评价中的“乡愿”、“民愤”

    二、“乡愿、民愤”与无罪放人

    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评析

    第三章 刑事裁判事实误认成因中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审判过程中的制度缺陷

    一、审前证据开示制度空白

    二、证人出庭作证规定缺乏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失

    四、证据采信口供主义误区

    第二节 被告人辩护机制的弱化

    一、律师权利不落实

    二、法庭质证不受重视

    三、轻视辩解意见

    第三节 法院管理机制的失范

    一、法院行政管理不独立

    二、法官绩效考核不科学

    三、法官监督机制不合理

    第四章 证据误判与刑事裁判事实误认

    第一节 刑事证明标准不科学导致事实误认

    一、对刑事证明标准理解难统一

    二、死刑误判与证明标准

    第二节 证据确实性判断的失误导致事实误认

    一、证据真实性判断的失误

    二、证据关联性判断的失误

    三、证据合法性判断的失误

    第三节 证据充分性判断的失误导致事实误认

    一、证据充分未达标

    二、证据不足的认定

    三、证据体系判断的失误

    第五章 刑事裁判事实误认的理念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错误的基本理念

    一、管理学中的墨菲定律

    二、墨菲理念在刑事裁判错误中的应用

    第二节 错误法律机制的建构

    一、完善证据规则

    二、调整刑事政策

    三、改革刑事二审程序

    四、完善死刑复核程序

    第三节 法官管理思路的创新

    一、确立基本执法理念

    二、提高法官职业素质

    三、改进法官考核机制

    第四节 裁判主体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一、与地方党委、人大等机关的关系

    二、与检察机关的关系

    三、与上级法院的关系

    四、与公众、媒体的关系

    五、与被害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胡献旁,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浙江永嘉人,法学博士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1990年大学毕业以后,胡献旁先后担任过教师、政府机关干部、检察机关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律师,兼任的社会职务有陈光中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以及大型企业和单位法律顾问等。出版法学专著2部、合著2部、发表法学论文30余篇。

      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了刑事上诉制度的基本原理,在比较分析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与地区刑事上诉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其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阐释论证了我国刑事二审程序的基本原则、审理方式、发回重审制度以及人民检察院和辩护律师在二审程序中的功能与地位等。

      本书为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我刑事二审制度的完善与改革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