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张大新卷 康保成主编 大象出版社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康保成主编著 | 康保成主编编 | 康保成主编译 | 康保成主编绘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康保成主编著| 康保成主编编| 康保成主编译| 康保成主编绘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 版次:1
    • 字数:394000.0
    • 页数:37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34799563
    • 版权提供:大象出版社
    • 作者:康保成主编
    • 著:康保成主编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18.00
    • ISBN:9787534799563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12-01
    • 页数:373
    • 外部编号:94893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李渔《闲情偶寄》对古典戏曲理论的杰出贡献 ?
    一、李渔的生平和思想 ?
    二、李渔的戏曲理论 ?
    元杂剧作家作品研究
    ?
    醉眼狂态写春秋
    ———重论关汉卿杂剧的精神意识 ?
    一、从“浪子班头”到“编修帅” ?
    二、惩创与期盼:《窦娥冤》《蝴蝶梦》和其他社会剧 ?
    三、狂狷与自恋:《救风尘》《望江亭》和其他爱情风月剧 ?
    四、缅怀与伤悼:《单会》《西蜀梦》和其他历史剧 ?
    五、“一空依傍,自铸伟词”: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
    传统人格范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与风流
    ———白朴的心路历程与其剧作的泛人文内涵 ?
    一、从“一身九患”到“期于适意” ?
    二、黍离之思与帝妃之恋的悲幻扭结 ?
    三、放浪之情与伦理之念的错位整合
    ?
    情对礼的战胜与超越
    ———《西厢记》戏剧冲突的再认识 ?
    强权治下人格与意志的闪光
    ———高文秀杂剧的时代精神与主体意识 ?
    权与欲肆虐时代的苦涩求索
    ———郑廷玉杂剧的文化意蕴 ?
    现实的失落与解脱的困惑
    ———马致远杂剧主体意识的文化心理透视
    ?
    “替天行道”的绿林豪杰唱赞歌
    ———康进之、李文蔚水浒杂剧的平民色彩 ?
    一、康进之和他的《李逵负荆》 ?
    二、李文蔚和他的《燕青博鱼》等杂剧
    ?
    人情·道德·法制之梦
    ———武汉臣、李潜夫杂剧的伦理属性 ?
    一、武汉臣杂剧的道德内涵 ?
    二、《灰阑记》对伦理亲情的呼唤 ?
    ?
    农家善恶义利观的素朴显现
    ———张国宾杂剧的乡土之思 ?
    愿普天下旷夫怨女皆如所欲
    ———尚仲贤、李好古人神相恋杂剧及其他 ?
    一、尚仲贤和他的杂剧创作 ?
    二、李好古和他的《张生煮海》 ?
    ?
    宗教禁欲主义的尴尬与龌龊
    ———元代前期度脱杂剧对“色空”观念的揶揄调侃 ?
    情感与理念之间的两难抉择
    ———郑光祖杂剧文化品格的心理透视
    出处行藏之间的夷犹顾恋
    ———宫天挺杂剧意蕴心理探秘 ?
    放浪江湖与流连风月的自我调适
    ———乔吉杂剧的玩世倾向与冶荡情愫 ?
    秦简夫道德剧的救世劝俗意旨 ?
    《西游记》创作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之再认识 ?
    后记

    张大新,生于 1949 年 3 月,河南遂平人。1981 年年底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学术牵头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河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



    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来,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国家非常不错社科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过《沉沦·忧思·求索》《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中国戏剧演进史》等戏曲著作,编校有《樊粹庭文集》,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八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很好社科成果奖、很好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先后获得河南高校首届很好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很好教师、河南高校很好社科学者等荣誉称号。


    与元杂剧作家作品研究相终始,作者潜心研读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经典著述,时有感悟和心得,结合对元杂剧发展繁盛到赓续蜕变的思考,结撰成若干具有艺术史和曲学史性质的系列论文,不揣翦陋,收拢在一起,编为本集的上编,题作“戏曲史与戏曲理论研究”。 收入其中的《中原文化与民族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发生学的立场发掘梳理了中华戏剧起源、形成、发展、成熟、蜕变的演进历程,确认中华戏剧与黄河文明同步兴起,其萌生的先兆是在上古祭天祭祖仪式上的巫歌巫舞。 《上古祭祀乐舞与中华戏剧的起源和孕育》《汉唐优戏的演进与中华戏剧的嬗变》依次考察了戏剧角色扮演和剧场演化的漫漫行迹,《宋金都城商业文化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着重探讨了宋金都市商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宋金杂剧蜕变升华为成熟戏剧形态的支配性意义,《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则从社会变迁中文人地位的沉落所引发的心理失衡、俗文化地位的提升等事象,论述北曲杂剧即金元杂剧进入“金声玉振”的黄金时期的深层原因。 以下各篇分别对元代和明清戏曲理论的特质和内涵做了学理性的认知和解读。 下编“元杂剧作家作品研究”集中论述了以“关郑白马”为代表的元代作家经典剧作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其中不乏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独到见解。


    本丛书作者的年龄大致在50岁到80岁之间,分布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美。他们都是近30余年来活跃在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研究领域*线的学者。入选本丛书的论文经作者精挑细选,代表了近30余年来中国戏剧史研究领域的*水平。其中海外学者的论著,更可使大陆读者耳目一新。——康保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