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刘丽娜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978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刘丽娜著著 | 刘丽娜著编 | 刘丽娜著译 | 刘丽娜著绘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丽娜著著| 刘丽娜著编| 刘丽娜著译| 刘丽娜著绘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5-03-01
    • 字数:233000
    • 页数:200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3030984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刘丽娜著
    • 著:刘丽娜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39.00
    • ISBN:9787513030984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5-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9-01
    • 页数:200
    • 外部编号:843993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
    1.4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2国外研究现状
    1.4.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第2章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评析及困境
    2.1中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评析
    2.1.1保护主体的多元化
    2.1.2保护客体的多样性
    2.1.3新增的保护内容
    2.1.4保护空间范围的扩大
    2.2中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困境
    2.2.1水下文化遗产概念不清晰
    2.2.2水下文化遗产立法理念的反思
    2.2.3水下文化遗产特有保护制度的缺陷
    2.2.4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冲突与适用
    2.2.5对境外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管辖能力的缺乏
    2.3小结

    第3章 外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评析
    3.1外国法律保护模式的启示
    3.1.1鼓励“商业性打捞”的法律保护模式
    3.1.2提倡“地毯式”的法律保护模式
    3.1.3以“重要性”为原则的法律保护模式
    3.2外国法律制度的借鉴
    3.2.1法国
    3.2.2意大利
    3.2.3纳米比亚
    3.2.4泰国
    3.2.5巴西
    3.2.6其他国家
    3.3外国司法实践的启示
    3.3.1从La Belle等沉船案看领海内水下文化遗产的主权豁免原则
    3.3.2从泰坦尼克号沉船案看英美水下文化遗产法的发展
    3.3.3从莫塞德斯号沉船案看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争议的发展趋势
    3.4小结

    第4章 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评析
    4.1水下文化遗产国际立法的起因及基本问题阐释
    4.1.1国际立法的起因
    4.1.2国际法保护基本问题阐释
    4.2解读《水遗公约》,确立国际保护框架
    4.2.1创建国家合作保护机制
    4.2.2尊重主权豁免原则
    4.2.3创制水下文化遗产特有保护制度
    4.2.4建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水遗管辖权
    4.3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习惯法、一般法律原则逐渐形成中
    4.3.1“首选原址保护”国际法原则
    4.3.2“非商业性打捞”国际法原则
    4.4《水遗公约》生效后的国际实践
    4.4.1发展《水遗公约》的立法措施
    4.4.2履行《水遗公约》的保护
    4.5小结

    第5章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国内法保护建议
    5.1完善中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制度
    5.1.1水下文化遗产法基本问题解析
    5.1.2确立合理的水下文化遗产立法保护模式
    5.1.3坚持“非商业性打捞”立法原则
    5.1.4完善水下文化遗产特有法律制度
    5.2创设水下文化遗产权
    5.2.1水下文化遗产权利属性
    5.2.2水下文化遗产权与相关权利辨析
    5.2.3水下文化遗产权产生的客观要求
    5.2.4水下文化遗产权的法律关系
    5.3构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合作保护”机制
    5.3.1坚持南海主权原则
    5.3.2构建“合作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5.3.3构建“合作保护”机制
    5.4小结

    第6章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对策
    6.1中国加入《水遗公约》的利弊分析
    6.1.1外国对《水遗公约》的态度及其启示
    6.1.2加入《水遗公约》后我国享有的权利及履行的义务
    6.2中国加入《水遗公约》的对策分析
    6.2.1加入《水遗公约》不存在冲突条款的适用问题
    6.2.2加入《水遗公约》应注意的“解释性声明”
    6.2.3加入《水遗公约》应注意的“保留条款”
    6.2.4加入《水遗公约》可重申的“主权声明”
    6.3水遗权属争议的国际法对策
    6.3.1水遗权属争议的复杂性
    6.3.2不同水域水遗权属争议的焦点
    6.3.3解决水遗权属争议的国际法对策
    6.4总结

    第7章 结语
    后记
    附录1《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及附件《关于开发水下文化
    遗产的活动的规章》(中文版)
    附录2世界水下文化遗产数据库
    附录3世界水遗博物馆
    附录4南海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上报表
    参考文献

    刘丽娜,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讲师,英国阿伯丁大学靠前经济法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法学博士。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实习;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柏林文化外交研究所、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厦门靠前法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交流访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级、校级等多项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相关课题;在中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文物回归、靠前法新问题等学术论文数篇。

    相比于陆上的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更为完整地保留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然而,人类对水下文化遗产的窥觑和贪婪导致非法打捞、走私、破坏水下文化遗产的情况愈演愈烈。刘丽娜著的这本《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从分析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入手,在比较了国外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水下文化遗产的靠前法保护,提出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靠前法保护建议和靠前法保护对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