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治道的历史之维: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 任文利著 中央编译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任文利著著 | 任文利著编 | 任文利著译 | 任文利著绘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任文利著著| 任文利著编| 任文利著译| 任文利著绘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4-07-27
    • 字数:320000
    • 页数:403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11720740
    • 版权提供: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任文利著
    • 著:任文利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8.00
    • ISBN:9787511720740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4-07-27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01-01
    • 页数:403
    • 外部编号:838938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第一章王阳明政治生涯出处进退心迹辨3
    一、“龙场悟道”与王阳明的政治抉择3
    二、刘瑾伏诛后王阳明之出处心态4
    三、正、嘉之际王阳明之出处心态6
    四、嘉靖谢恩之召9
    五、明代政治生态、“得君行道”及“觉民行道”等相关问题11
    第二章王阳明开悟“致良知”宗旨的政治苦境15
    一、王阳明《纪梦》诗15
    二、庚辰王阳明虔州行止考述17
    三、“用兵之地”——虔州21
    四、献俘行在24
    五、张、许之难31
    六、再赴行在“献俘”35
    七、水灾自劾39
    结语41
    第三章“大礼议”中的王阳明及其弟子们43
    引言43
    一、阳明门下持“继嗣”论者44
    二、王阳明与持“继统”论诸人的关系50
    三、王阳明对“大礼”所持观点及对“大礼”纷争的态度53
    四、对“大礼议”之中的王阳明的分析与评价61
    第四章天德与王道之间——作为儒教士大夫之典型的邹守益67
    一、“全生全归”之学68
    二、“上帝降衷”70
    三、上帝临汝71
    四、戒慎恐惧75
    五、天德、王道与君臣关系78
    第五章君权与道统——明世宗之颁行《敬一箴》于天下81
    一、引言81
    二、《敬一箴》等之撰著与颁行天下学宫事件考83
    三、从颁行《敬一箴》解读明世宗心目中君权与道统的关系85
    第六章王艮“安身”论与儒家士人政治转向之开端89
    引言89
    一、保身与安身90
    二、出仕与行道93
    三、保身以后:王艮之辨孔子98
    余论103
    第七章政与教之间——儒教改制者何心隐及其所殉孔子之“教”107
    引言何心隐与泰州诸子107
    一、归结心斋之“出处”问题108
    二、作为教宗的孔子——“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110
    三、作为宗教组织的“会”及其所寄寓的孔子其身其家112
    四、何心隐所创“孔教”与传统社会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115
    五、独立于政治建制的“孔教”121
    第八章何心隐死事考128
    一、何心隐之死初考128
    二、何心隐之死再考136
    三、何心隐从难“朋友”考144
    第九章邸报与中晚明政治的公开议政151
    一、作为“议政”公开的邸报及其边界152
    二、万历时“留中”之疏藉邸报得以发布154
    三、关于邸报相关制度的几个争议问题160
    第十章从刘蕺山之末世谏诤看专制政体下的儒家士大夫的宪政理念与行宪努力162
    一、明代政治制度概观162
    二、致君尧舜与无为之君道165
    三、行宪的努力:以票拟归阁臣,以庶政归部院,以献可替否付言官171
    结语176
    参考文献:183

    任文利,1972年生,哲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宋明儒学、明史。

    本书尝试从思想、历史与政治等不同面向,对于中晚明的儒家士人——特别是阳明学士人群体,作一多方位的呈现。首章通过对于阳明出处心态的考察,指出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士大夫,寄望于通过直接参与政治,实现尧舜其君、尧舜其民的政治理想,构建合理的人间秩序。第四章所论邹守益,末章所论刘宗周,都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该论题的撰著,深受余英时先生的启发。关于明代政治文化,余先生有一有名论断,即因明代政治生态的恶化,自始,儒家士大夫自“得君行道”转向“觉民行道”。关于这一转向的发生,作者部分认可,但以为这一转向的发生,自阳明门下泰州始,而不自阳明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