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兄弟”的隐喻:从《真理报》(1950-1959)的中国形象谈起 孔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孔朝晖著著 | 孔朝晖著编 | 孔朝晖著译 | 孔朝晖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孔朝晖著著| 孔朝晖著编| 孔朝晖著译| 孔朝晖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 版次:1
    • 字数:231000
    • 页数:28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6111987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孔朝晖著
    • 著:孔朝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29.00
    • ISBN:9787516111987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7-01
    • 页数:286
    • 外部编号:781117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 选择形象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二 选择《真理报》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 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对象
    二 方法
    第一章 在“强邻”与“弱友”之间摇摆: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流变史
    第一节 从神秘大国到弱小邻邦:沙俄时代的中国形象
    一 初始想象: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约16世纪之前)
    二 直面中国:地大物博、文化丰富的贸易伙伴(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
    三 学习榜样:尊孔奉儒的智者帝国(17世纪末至18世纪)
    四 文化大国:俄罗斯传教士与汉学家的贡献(18世纪至19世纪)
    五 形象倾覆:可欺可辱的贫弱中国(清朝末期)
    六 疑虑:中国——“黄祸”?(19世纪至20世纪初)
    第二节 从兄弟到敌人:苏(俄)联时代的中国形象
    一 革命者和同盟军:十月革命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形象
    二 狂热的毛主义:敌对的中国形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三 变强又“变色”的中国:对中国威胁的担忧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疑虑
    第三节 从危险邻国到战略合作伙伴:新俄罗斯的中国形象
    一 危险邻国:自我价值观危机与“中国威胁论”
    二 假冒伪劣的中国(商品):对中国的信任危机
    三 战略伙伴:中国的新形象
    四 复杂而模糊的中国:当代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认识
    小结
    第二章 完美轮廓: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真理报》中的概貌
    第一节 套话抑或刻板印象?《真理报》与中国形象研究的关系
    一 “套话”与“刻板印象”
    二 报刊文本与形象学的跨文化研究
    第二节 《真理报》(1950—1959)及其有关中国的报道概要
    一 苏联官方的喉舌——《真理报》
    二 分析方法概述
    第三节 《真理报》对中国整体形象有计划有规律的正面宣传
    一 对所有报道的定量分析
    二 定性分析
    小结
    第三章 兄弟、盟友和美好新世界:中国形象的神话化
    第一节 言说中国:苏联的集体话语模式
    一 苏联的集体话语模式
    二 《真理报》话语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中国神话:苏联自我神话的延续
    一 符号学与神话理论
    二 《真理报》的神话化过程
    三 当“神话”变为“现实”
    第三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镜像
    一 意识形态
    二 《真理报》的意识形态建构
    三 权力的媒介: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对其媒体的绝对控制
    小结
    第四章 单面形象的多维支持:“中国兄弟”的形象学构成原理
    第一节 词汇网络中的单面形象
    一 关于中国的关键词和幻觉词
    二 形象在文本结构层层推进中逐渐清晰
    第二节 多元互文环境中的单面形象
    一 叙事序列
    二 基本态度
    三 互文性阐释
    第三节 特写和游记:媒体对单面形象的文学支持
    一 概念界定:特写与游记的文学性和新闻性
    二 预先的想象:中国形象形成的特定思维空间
    三 强化的视域:中国形象在苏联文本中形成的中方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政治的“兄弟”与文化的“他者”
    第一节 “兄弟”的隐喻:苏联塑造中国形象的唯政治性
    一 救世主:俄罗斯传统的政治定位
    二 苏维埃文化的一元性
    三 中国威胁:苏联挥之不去的隐忧
    第二节 文化的“他者”
    一 苏中文化交流的严重失衡
    二 俄罗斯文化的几个起源一
    三 本国文化中的“东方因素”并不等于接纳中国文化
    小结
    余论认清自我身份,走出“兄弟”之维
    第一节 认清自我身份
    第二节 走出“兄弟”之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