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 陈学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9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陈学军著著 | 陈学军著编 | 陈学军著译 | 陈学军著绘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学军著著| 陈学军著编| 陈学军著译| 陈学军著绘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12-01
    • 字数:410000
    • 页数:360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44464741
    • 版权提供: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陈学军著
    • 著:陈学军著
    • 装帧:软精装
    • 印次:1
    • 定价:65.00
    • ISBN:9787544464741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5-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12-01
    • 页数:360
    • 外部编号:895435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一、作为组织的学校及其结构
    (一)忽略“学校”的教育研究
    (二)组织结构的“有无”与“真假”
    (三)“学校组织结构”的含义
    二、理性结构形成中的制度因素
    三、纵向求真的历史研究方式
    四、本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世界、民族国家与现代学校
    一、解释我国学校教育产生的视角
    (一)功能-整合框架
    (二)冲突-控制框架
    (三)国家-社会框架
    (四)远因-近因框架
    (五)文化-认知框架
    二、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变
    三、晚清民族国家观念的合法化
    四、造就人才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现代政体
    (二)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塑造国民
    (三)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创
    第二章 政府、教育与中学行政结构
    一、教务长的出现
    (一)制度上从有到无的总教习
    (二)实践中教务长的缺失及其问题
    (三)中学教务长的出现及其原因
    二、分部制的形成
    (一)训育主任
    (二)会议制度
    (三)分部制
    三、规制下的变化
    (一)教导主任
    (二)并行系统
    四、中学行政结构的形式化
    第三章 传统、新知与中学性别结构
    一、女子中学的产生
    (一)兴办女学: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
    (二)从天理到公理:基于知识的转变
    (三)从经正女学堂到《奏定女学堂章 程>
    (四)女子中学在制度层面的正式确认
    二、男女同校的出现
    (一)从大学开放女禁到中学男女同校
    (二)不坚持中学男女同校的三类主张
    (三)从公理到真理:作为常识的新知
    (四)中学男女同校的组织与教育影响
    三、男女分校之回流
    (一)本位文化:学术政治化与政治学术化
    (二)男女分校:政治的力量与规范的影响
    四、价值规范与组织
    第四章 时势、业群与中学科部结构
    一、最初的分科制
    二、分部制的实行
    (一)基本过程及状况:1917-1930年
    (二)职业教育与民主教育潮流的影响
    (三)作为变革主导者的教育群体
    三、从分部到分校
    (一)对中学分部制不满的原因
    (二)中学分校制的逐步采行
    四、专业规范压力
    第五章 近代学校何以如此
    一、合理性之追求
    二、合法性之获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陈学军,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领导与管理。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案例编写专家工作小组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青蓝T程”很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各l项,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l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10篇由《新华文摘》等刊全文转载,合撰著作3部,参编教材3部。

    以学校组织结构为焦点,细致梳理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学组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研究中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中学行政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中学性别结构的变化、中学科部结构的调整等,并运用组织制度理论来分析中学组织结构。书中提出用“追求合理性”和“追求合法性”来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管理研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魅力。

    全书以中国近代的中学为对象,聚焦于中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学行政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中学性别结构的变化、中学科部结构的调整四个方面,细致梳理了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学组织结构的生成与演变历程。同时,从组织制度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影响组织结构生成与演变的因素。书中提出用“追求合理性”和“追求合法性”来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管理研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魅力。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