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富农与新富农: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角 罗朝晖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罗朝晖著著 | 罗朝晖著编 | 罗朝晖著译 | 罗朝晖著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罗朝晖著著| 罗朝晖著编| 罗朝晖著译| 罗朝晖著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0-01-25
    • 字数:308000
    • 页数:382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010084299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罗朝晖著
    • 著:罗朝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010084299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0-01-25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09-10-01
    • 页数:382
    • 外部编号:634392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前言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气候与水资源
    二、地形与土壤
    三、自然灾害
     第二节 经济环境
    一、人地关系
    二、农作制度
    三、农业结构与区划
     第三节 社会环境
    一、政权的更迭
    二、苛重的赋税
    三、乡村社会普遍贫困化
    第二章 富农之富
    第一节 富农的发展
    一、历史条件
    二、发展模式
    三、发展局限
    第二节 富农的比例
    一、比例的估计
    二、家庭分析
    第三节 乡土角色
    一、生活消费
    二、乡土认同
    第三章 革命诉求下的富农
    第一节 阶级理论在中国的确立
    一、革命与阶级
    二、界定与策略
    第二节 改造运动
    一、苦难与阶级
      二、斗争与改造
    三、革命的共谋
    第三节 冲突的分析
    一、分家产与“查三代”
    二、要求公平与标准量化
    三、藏匿财产与“挖浮财”
    第四章 新富农之兴
    第五章 农业经营规模
    第六章 经济行为
    第七章 权力领域
    第八章 社会流动
    第九章 历史命运
    第十章 宏观审视
    附录 河北省磁县120户富家样本家庭基本情况表
    主要参考文献

    罗朝晖,1969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教育培训中心工程师。在《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安徽史学》、《史学月刊》、《历史教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著有《院落沧桑——山西古民居的历史文化解读》。

    本书根据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农作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等方面,将华北地区界定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五省和北京、天津两市。
    以华北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一是富农经济在华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着我国两种不同耕作特点,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租佃关系为主的农业生产特征不同,华北地区以自耕农经济为主,雇佣关系较为普遍,体现了富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二是富农与新富农阶层在华北地区具有特殊意义。富农的发展演变更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是阶级理论的实践从根本上重塑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富农”问题的形成及其理论认知的演变,伴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改变得到充分体现。从中共创建之初对富农问题的认识处于探索时期到苏区革命中的试错与纠偏,从1935年底共产党势力在华北地区扎根到七地改革时期对乡村社会的根本性改造,与国民党在部分地区推行自耕农政策的实践相比,华北地区成为共产党阶级政策实践的主要地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在农民问题上,是在富农与新富农的问题上,共产党基本形成了的阶级理论和操作规则。对华北地区富农与新富农的研究,可以揭示革命、阶级与乡村社会的内在关系。
    本书的研究时段是20世纪前期。以清末民初作为研究起点,分析阶级理论运用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显然,如果没有乡村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没有农村社会危机的加剧,何以使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占据上风,并成为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从这一意义上讲,探讨清末民初之际华北乡村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富裕农民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分析乡村社会变迁同样具有学术价值。对富农阶层历史命运的分析,使本书的研究时段延伸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作为革命老区,华北地区的土地改革在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之时已基本结束,对土地改革后农村贫富差异的产生、新富农的出现,以及合作化道路选择等问题的讨论,可进一步揭示出富农与新富农对乡村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
    本书希望透过20世纪前期富农与新富农阶层的视角,探讨华北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讨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