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文化与诗学:第六辑 童庆炳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134290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童庆炳著 | 童庆炳编 | 童庆炳译 | 童庆炳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童庆炳著| 童庆炳编| 童庆炳译| 童庆炳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08-03-01
    • 字数:302000
    • 页数:333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134290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童庆炳
    • 著:童庆炳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301134290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08-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9-01
    • 页数:333
    • 外部编号:326379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 “当前文艺学热点与教学改革”讨论专辑   论媒介及其对审美一艺术的意义   文学活动的去精英化   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   大学中文教育向何处去DD以现代文学观念为中心的反思 海外学人园地   文学史断代与知识生产DD论“五四文学”   经典在对话中生成   红色经典剧改编的困境在哪里DD以《沙家浜》为例   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DD海子论   一个时代的考察:史料的发掘与穆旦的新诗史状貌DD《穆旦诗全集》、《穆旦诗文集》的变动及新诗史意义   “两间”之思:鲁迅诗学旨趣漫议   《落叶哀蝉曲》的英译:跨文化旅行中的原作与译作   边走边唱DD吴趼人小说中的叙述者与旅行者 博士论文选粹   《文心雕龙》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DD《辨骚》篇与《文心雕龙》诗学思想关系重析   “雕虫”与“雕龙”的故事DD兼论扬雄与刘勰的文学观   从对话性到互文性 书评   媒介场景:文化研究中的新思路DD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象征暴力的反思批判DD评布迪厄《关于电视》   解构主义与政治批评DD评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   世界的秩序DD评克默德《结尾的意义》   在碎片的监狱中行走DD评刘恪《城与市》的碎片化叙事   文心之不懈追求DD评万奇《文心之道:汉语写作论说》

    “当前文艺学热点与教学改革”讨论专辑
      论媒介及其对审美一艺术的意义 杜书瀛
      [摘要]本文认为媒介不仅是“讯息”,它直接就是生产力。单就审美和
      艺术而言,媒介通过改变观察方式、感觉方式、思考方式和情感方式,通过改变对象内容,通过改变借以思考和把握对象的工具和形式,来改变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和欣赏。对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来说,媒介同价值本体不可分离,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已经融入价值本体运行之中,成为其价值生长的一部分;媒介还进入创造活动的结果之中,成为其价值载体感性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因素。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形态的诞生。
      [关键词]媒介审美价值艺术创造
      一 媒介直接就是生产力
      虽然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麦克卢汉和伊尼斯等西方学者提出“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媒介是社会的先锋”等等命题,空前突出了媒介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些命题在21世纪的今天却已经不能让人完全满意。仅用“讯息”、“先锋”等等,远远不足以表示出媒介的能量和它的深层含义。人们很熟悉并且认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其实,媒介自产生起,从古至今总是和科技紧紧结合在一起;一种新媒介常常就是一种新的科技成果,电子媒介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今天的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与科技结下不解之缘的媒介,直接就是生产力。实际上,麦克卢汉和伊尼斯等人关于媒介的一系列解说和具体论述也已经暗含着“媒介就是生产力”的意思——只可惜他们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他们认为:“‘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一种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在他们看来,媒介作为主体的延伸,并且作为主体与技术的结合,总是迅速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塑造、改变、创造着世界。而这种塑造、改变、创造世界的角色,不正是媒介作为一种生产力所扮演的角色吗?除了生产力,谁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而这是“媒介即是讯息”等命题所包含不了的。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运行中,都是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生产力而起作用的,是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支配力量之一。
      ……

    本书是《文化与诗学》的第六辑,对中国的文化与诗歌学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内容包括:“当前文艺学热点与教学改革”讨论专辑,海外学人园地,博士论文选粹,书评。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