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 耿云志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787516120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耿云志著著 | 耿云志著编 | 耿云志著译 | 耿云志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耿云志著著| 耿云志著编| 耿云志著译| 耿云志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字数:453000.0
    • 页数:453000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6120750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耿云志著
    • 著:耿云志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6.00
    • ISBN:9787516120750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3-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2-11-01
    • 页数:453000
    • 外部编号:793026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编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前言

    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

    论清末的反满革命思潮

    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争看他们的民主思想准备

    论康有为的“圣人”情结及其以孔教为国教说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

    呼唤新青年,传递新思想--《新青年》的出世及其反响

    再谈五四时期的“反传统”问题--以家族制度为中心

    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

    重读《新思潮的意义》



    下编

    今日的中西文化问题

    儒学遗产与中国现代化

    从保守主义的角色演变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进路

    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趋势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

    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1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

    五四以后梁启超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以重新解读《欧游心影录》为中心

    胡适的文化心态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

    胡适关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几个重要观念

    后记

    耿云志,1938年12月出生,辽宁海城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孙中山基金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其中以思想史研究为主。著述二十余种,代表作:《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卷)等。发表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二百余篇。其中有些被译成英文或日文。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该专业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批重点学科。相继主持并完成“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实践”、“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等重大课题。现正在主持多卷本《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编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近代思想文化论集》体现了著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长期关注的某一专业方向或研究主题,历时动态地展现了著作者在这一专题中不断深化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心得,从中不难体味治学道路之铢积寸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未有穷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学问有道之修养理论、注重实证、坚持真理、服务社会的学者责任。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收入作者耿云志关于近代思想与文化研究的论文。本书所收论文,写于1985-2011年,26年之中,作者一直关注着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想与文化转型的问题。这是关涉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的大问题。作者试图揭示这个转型过程的内外机制与种种条件,揭示我们已经走过的轨迹,这对于我们如何走向未来,真正摆脱种种中世纪式的羁绊,迈入现代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是很有意义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