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黑叶猴的行为生态与保护生物学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著 |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编 |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译 |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绘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著|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编|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译|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绘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 版次:1
    • 字数:240000
    • 页数:17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7839027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
    • 著: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98.00
    • ISBN:9787547839027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6-01
    • 页数:170
    • 外部编号:929768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
    前言
    ?
    ?
    ?
    第1章黑叶猴的形态、分布、种群现状与保护1
    ?
    1.1分类与形态2
    ?
    1.1.1分类2
    ?
    1.1.2外形4
    ?
    1.2分布与栖息地6
    ?
    1.2.1分布6
    ?
    1.2.2栖息地6
    ?
    1.3起源与进化9
    ?
    1.3.1叶猴的起源与进化9
    ?
    1.3.2黑叶猴、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的起源与进化11
    ?
    1.4种群现状11
    ?
    1.4.1历史记载11
    ?
    1.4.2种群数量12
    ?
    1.5保护状况与管理13
    ?
    1.5.1保护区管理14
    ?
    1.5.2保护区的宣传教育14
    ?
    1.6野外放归15
    ?
    1.6.1野外放归的基础15
    ?
    1.6.2放归项目的启动16
    ?
    1.6.3放归的理论探讨16
    ?
    1.7研究和保护的未来17
    ?
    1.7.1黑叶猴的研究方向17
    ?
    1.7.2黑叶猴的保护策略18
    ?
    1.8人猴关系19
    ?
    第2章黑叶猴的研究方法21
    ?
    ?
    2.1野外研究地点概况21
    ?
    ?
    2.2栖息地植被调查方法22
    ?
    2.2.1峡谷植被调查22
    ?
    2.2.2峰丛谷地植被调查22
    ?
    2.2.3峰丛洼地植被调查23
    ?
    2.3食性及营养成分分析24
    ?
    2.3.1食性的观察24
    ?
    2.3.2食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4
    ?
    2.3.3营养成分的研究方法25
    ?
    2.4行为生态学研究方法25
    ?
    2.4.1野外活动时间分配研究方法25
    ?
    2.4.2笼养黑叶猴育幼行为研究方法26
    ?
    2.4.3笼养黑叶猴社会行为研究方法27
    ?
    ?
    2.5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方法31
    ?
    第3章黑叶猴的食性和采食生物学33
    ?
    3.1食性33
    ?
    3.1.1灵长类的食性33
    ?
    3.1.2黑叶猴采食的部位33
    ?
    3.1.3黑叶猴的食谱34
    ?
    3.2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4
    ?
    3.2.1灵长类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4
    ?
    3.2.2黑叶猴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5
    ?
    3.3黑叶猴的食物选择47
    ?
    3.3.1果实营养的影响48
    ?
    3.3.2种子营养的影响49
    ?
    3.3.3树叶营养的影响50
    ?
    3.3.4食物中水分的影响53
    ?
    3.3.5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56
    ?
    3.4矿物质摄取与食虫行为59
    ?
    3.4.1矿物质摄取59
    ?
    3.4.2食虫行为59
    ?
    3.5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食性的影响60
    ?
    第4章黑叶猴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63
    ?
    4.1日活动节律63
    ?
    4.1.1灵长类日活动节律63
    ?
    4.1.2黑叶猴日活动节律65
    ?
    4.1.3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67
    ?
    4.2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季节性变化68
    ?
    4.2.1灵长类日活动时间分配68
    ?
    4.2.2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69
    ?
    4.2.3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季节性变化72
    ?
    4.3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年龄差异73
    ?
    4.3.1灵长类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年龄的关系73
    ?
    4.3.2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年龄的关系74
    ?
    4.4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4
    ?
    4.4.1栖息地破碎化对广西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4
    ?
    4.4.2栖息地破碎化对贵州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6
    ?
    第5章黑叶猴的家域与漫游行为78
    ?
    5.1灵长类的家域与漫游行为78
    ?
    5.1.1家域与漫游行为78
    ?
    5.1.2家域与夜宿地和水源79
    ?
    5.1.3家域与其他生态因素79
    ?
    5.2家域的面积80
    ?
    5.2.1灵长类家域面积80
    ?
    5.2.2黑叶猴家域面积及其与食性的关系80
    ?
    5.2.3影响家域大小的其他因素83
    ?
    5.3黑叶猴家域的利用84
    ?
    5.3.1漫游与家域的关系84
    ?
    5.3.2家域的利用方式85
    ?
    5.3.3家域与觅食87
    ?
    5.3.4家域的重叠性88
    ?
    5.4黑叶猴日漫游行为89
    ?
    5.4.1日漫游距离89
    ?
    5.4.2生态因素对日漫游行为的影响89
    ?
    第6章黑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93
    ?
    6.1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93
    ?
    6.1.1栖息地的意义93
    ?
    6.1.2山体部位的选择和利用94
    ?
    6.2林层的选择和利用100
    ?
    ?
    6.3夜宿地的选择和利用102
    ?
    6.3.1灵长类对夜宿地的选择和利用102
    ?
    6.3.2黑叶猴夜宿地数量103
    ?
    6.3.3黑叶猴夜宿地特征105
    ?
    6.3.4夜宿地在家域中的分布106
    ?
    6.3.5黑叶猴入宿行为107
    ?
    6.3.6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因素107
    ?
    第7章黑叶猴的人工种群与笼养行为112
    ?
    7.1黑叶猴人工种群112
    ?
    7.1.1养殖历史112
    ?
    7.1.2人工种群分布112
    ?
    7.2笼养黑叶猴的繁殖行为115
    ?
    7.2.1繁殖生理周期115
    ?
    7.2.2交配的行为模式115
    ?
    7.2.3雌雄交配的选择116
    ?
    7.2.4白天的交配时间分配117
    ?
    7.2.5繁殖的月份变化117
    ?
    7.2.6繁殖的季节性118
    ?
    7.2.7生殖间隔119
    ?
    7.2.8哺乳期母幼关系119
    ?
    7.2.9阿姨行为123
    ?
    7.2.10雄猴与幼猴关系127
    ?
    ?
    7.3笼养黑叶猴的社会行为128
    ?
    7.3.1攻击行为与屈服行为128
    ?
    ?
    ?
    7.3.2友好行为131
    ?
    7.3.3和解行为134
    参考文献135
    ?
    ?
    非人灵长类学名索引157
    ?
    非人灵长类(不含黑叶猴)中文名索引159
    ?
    ?
    附录Ⅰ中国黑叶猴不同地理种群采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161
    ?
    附录Ⅱ部分叶猴的食物组成、家域面积和日漫游距离169
    ?
    ?
    彩色图版

    黄乘明: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珍稀濒危动物行为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工作,研究方向为喀斯特石山环境的珍稀灵长类和瑶山鳄蜥的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主持的“白头叶猴生态学研究”获200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兼任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哺乳动物学科首席科普传播专家,为第六届全国很好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科普优选个人。曾任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和广西动物学会理事长,以及首任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兼展示馆馆长。著有《中国的白头叶猴》《瑶山鳄蜥种群调查及濒危现状》等科技图书多部,其中翻译的《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获国家图书馆第七届文津图书奖。



    周岐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重点研究对象包括黑叶猴、白头叶猴等。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14项其他项目,获第十一届广西青年科技奖。出版图书3部。



    李友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灵长类生态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白头叶猴与黑叶猴生态位需求的比较研究”“食物分布和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对黑叶猴觅食行为的影响”等20多项研究。参与的“白头叶猴生态学研究”获200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第二完成.人)。参编图书2部。


        本书是上部系统介绍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  langur)生物学、行为生态与保护进展的专著。书中分别阐述如下与黑叶猴相关的内容:分类、分布和系统进化;野外研究方法;食性、觅食生物学、家域与栖息地利用方式,以及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食性、觅食与栖息地利用的影响;野外活动节律、活动时间分配及影响因子;饲养条件下的社群行为和繁殖行为。此外,书中还探讨了黑叶猴的生存状态、致危因素、人工种群分布和保护措施。

    马建章院士作序,部系统介绍黑叶猴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的国家重点专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