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1842-2012 方书生著 上海
¥ ×1
绪论空间演化及度量的理论与实证
节长时段经济史的新视角: 空间的力量
一、 三只“眼睛”的出现
二、 空间与经济的合流: 历程与观点
三、 将空间经济分析置于发展地理学的视野之中
二节选题的缘起、意义、方法
一、 缘起与价值: 长时段空间研究的缺失
二、 为何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节相关研究起点概述
一、 文献与近代长三角地区经济地理研究
二、 空间视角下的现代长三角地区经济空间研究
三、 长三角空间经济的演化与绩效
四、 基本内容、主旨、框架27章晚清时期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842—1914)
节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 口岸开放与经济变革
二、 交通运输改进
三、 商业、手工业与近代工业
二节近代早期空间演化的逻辑
一、 区位与循环因素
二、 要素流动与路径
三、 从贸易到地方性生产
四、 简评: 近代早期空间经济的演化
三节经济地理的重塑与绩效
一、 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 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 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 简评: 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72二章民国时期经济空间重构与绩效(1915—1949)
节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 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 近代工业的发展
二节近代晚期空间演化的逻辑
一、 区位选择与循环因果
二、 交通运输与要素流动
三、 经济聚集与扩散
四、 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五、 简评: 近代空间经济的演化
三节经济地理的变迁与绩效
一、 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 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 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 简评: 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115三章改革开放前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953—1978)
节经济空间演变的背景
一、 整体向上的经济调整
二、 计划下的产业经济
三、 基础交通的发展
二节空间演化的方式
一、 区位消逝与计划形成
二、 计划下的城市与乡村
三、 城乡分割下的经济效率
四、 空间分散与聚集
五、 简评: 改革前的空间演化
三节经济地理的重塑与度量
一、 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 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 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 简评: 空间结构的演变150四章改革开放后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979—2012)
节经济空间变革的背景
一、 发展战略的改变
二、 交通状况的变化
三、 外资的引进
四、 经济一体化趋向
二节空间演化的过程与机制
一、 开放与基础建设
二、 要素流动与集散
三、 政策因素
四、 简评: 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化机制
三节经济空间效应及其度量
一、 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分割
二、 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
三、 经济距离的空间演变
四、 简评: 空间经济的演变183五章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 开放与创新(1842—2012)
节经济增长活力之源: 理论基础
二节近代被动开放下的市场化创新
一、 被动开放下的市场化
二、 以企业及企业家为主体的制度创新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度约束下的创新
一、 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二、 计划经济下的开放
三、 计划经济下的创新
四节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与创新
一、 新格局下的主动开放
二、 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三、 开放与创新的联动
五节简评: 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
六章重构与绩效: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演进(1842—2012)
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演进
一、 密度、距离、联系(分割)
二、 空间演进的路径
二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的启示
一、 空间演进的经验与逻辑
二、 基于发展地理学的观察
三节简评: 长三角经济区演进与绩效267参考文献
方书生,1980年生,安徽枞阳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承担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撰有博士学位论文《近代经济区的形成与运作: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口岸与腹地(1842-1937)》、博士后报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空间的演化与机制(1840―2008)》,参与撰著《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
近20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次超越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耀眼的板块。实际上,上溯到100多年前,在次全球化时代,就首次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探寻该地区长期以来区域经济体的形成、演化、绩效、内在活力源泉,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透过长时段历史,不仅可以看到她的前世今生,也能就她的未来发现一些值得思虑的问题。本书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1)从时间的变化来看,170年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伏有致,但存在一个明显可见的规律——凡是上海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且在区域的资源配置中占有明显优势时,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呈现正向加速。(2)从空间的资源配置来看,当上海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时,区域经济密度则会同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内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距离缩短,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呈现优化的趋势。(3)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上看,在长三角地区长时段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持续发挥作用的因素是区域的对外对内开放,以及中心城市延绵不断的创新能力。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