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异质性社员合作收益能力公平感知与持续合作倾向 刘宇荧,傅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刘宇荧,傅新红著 | 刘宇荧,傅新红编 | 刘宇荧,傅新红译 | 刘宇荧,傅新红绘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宇荧,傅新红著| 刘宇荧,傅新红编| 刘宇荧,傅新红译| 刘宇荧,傅新红绘
    •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2.0
    • 页数:216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09676691
    • 版权提供: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刘宇荧,傅新红
    • 著:刘宇荧,傅新红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09676691
    •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11-01
    • 页数:216
    • 外部编号:1100807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逻辑框架
    2.4 小结

    第3章 社员异质性的历史追溯与现状考察
    3.1 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社员异质性历史演进
    3.2 社员异质性出现的原因
    3.3 社员异质性的表现
    3.4 社员异质性引发的矛盾
    3.5 小结

    第4章 异质性社员的特征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3 异质性社员的分类
    4.4 异质性社员特征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异质性社员合作收益能力差异分析
    5.1 资源禀赋异质性与合作收益能力的分析框架
    5.2 实证模型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5.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异质性社员公平感知差异分析
    6.1 资源禀赋异质性与公平感知的分析框架
    6.2 实证模型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6.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异质性社员持续合作倾向的影响机理分析
    7.1 研究假说
    7.2 实证模型
    7.3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7.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刘宇荧,1991年生,管理学博士,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等研究。新西兰林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赴德国交流学习,受邀赴加拿大、美国参加世界农经大学、北美经济学年会。曾在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British Food Journal、《农村经济》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四川省人社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等,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省社科联重点项目数项。

    傅新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共四川省委新型智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研究智库”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主持主研完成科研项目74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期刊和《农村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等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学术专著10部;获得科研奖项21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是对接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效媒介。实现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社会分层和农民群体分化的情景下,合作社异质性成员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异质性成员在利利益诉求、风险偏好、感知判断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彼此的合作,最终对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本书从异质性成员视⻆探讨合作收益能⼒和公平感知对其持续合作倾向的影响,旨在为促进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本书借鉴农户行为理论、期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公平理论等多个理论,构建异质性成员“客观收益-主观感知-持续合作倾向”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成员异质性的历史演进,厘清中国合作社异质性成员产生的根源。以笔者组织的对四川省蔬菜种植业合作社成员的对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T 检验、调整逆概率加权(IPWRA)等法展开实证。首先,构建异质性成员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异质性成员的资源禀赋,并将其分为高低资源禀赋两组,进而解析两组成员在合作收益能力、公平感知与持续合作倾向方面的差异;其次,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分析合作收益能力与公平感知在异质性成员间的差异;再次,剖析异质性成员合作收益能力与公平感知对其持续合作倾向的影响。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实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搭建了资源禀赋量化指标体系,引⼊合作社吸纳能力对成员持续合作倾向进行考察,丰富了合作社理论,能够为政府制定促进成员持续合作、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