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拉孜县幅(H45C003003) 比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朱杰著 | 朱杰编 | 朱杰译 | 朱杰绘
    •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杰著| 朱杰编| 朱杰译| 朱杰绘
    •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11-01
    • 字数:467.00千字
    • 页数:21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2532675
    • 版权提供: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作者:朱杰
    • 著:朱杰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460.00
    • ISBN:9787562532675
    •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2-01-01
    • 页数:216
    • 外部编号:937858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
    一、交通位置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二、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一、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评估
    二、地理底图和TM卫片
    三、样品的测试
    第五节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设计编写阶段
    二、填图阶段
    三、报告编写阶段
    第二章 地层
    第一节 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一、石炭系二叠系
    二、侏罗系一白垩系
    三、古近系新近系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一、二叠系
    二、三叠系
    三、侏罗系一白垩系
    第三节 喜马拉雅地层区
    一、三叠系
    二、侏罗系
    第四节 第四系
    第三章 岩浆岩
    第一节 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
    一、蛇绿岩
    二、基性岩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一、白垩纪侵入岩
    二、古近纪侵入岩
    三、新近纪侵入岩
    四、演化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探讨
    第三节 火山岩
    一、概述
    二、二叠纪一三叠纪火山岩
    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
    四、古新世始新世火山岩
    五、渐新世一中新世火山岩
    六、构造环境探讨
    第四节 脉岩
    一、基性岩脉
    二、中性岩脉
    三、酸性岩脉
    第四章 变质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一、区域变质岩岩石类型
    二、变质作用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一、热接触变质岩石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石
    三、蚀变岩石
    第四节 动力变质岩
    一、糜棱岩系
    二、碎裂岩系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
    第一节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一、大地构造位置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方法与方案
    第二节 区域性主构造边界断裂
    一、昂仁也弄断裂
    二、压弄一如巴桑断裂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一、区域性次构造边界断裂
    二、昂仁一也弄蛇绿岩亚带(Ⅱ1)
    三、中贝一浪错泥砂质混杂岩亚带(Ⅱ2)
    四、吉村一古龙洋坡褶冲亚带(Ⅱ3)
    五、柳区断陷盆地(Ⅱ4)
    六、脆性断裂
    第四节 印度陆块
    一、褶皱
    二、脆性断裂
    第五节 冈底斯一拉萨陆块
    一、区域性次构造边界断裂
    二、德莱区查拉区断隆带(I1)
    三、雄巴一谢通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火山岩浆弧带(I2)
    四、昂仁一吉定弧前盆地(I3)
    五、秋乌陆相断陷盆地(I4)
    第六节 新构造
    一、夷平面
    二、河流阶地
    三、南北向构造
    第七节 构造变形序列
    第八节 地质演化史
    一、古特提斯边缘海发展阶段(C-P)
    二、新特提斯洋(盆)形成阶段(T-K11)
    三、汇聚俯冲阶段(K12-K2)
    四、陆内碰撞造山阶段(E-N)
    五、隆升阶段(Q)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段)专项地质调查
    第一节 蛇绿岩区域地质背景
    一、冈底斯拉萨陆块
    二、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三、印度陆块
    第二节 蛇绿岩剖面及层序特征
    一、蛇绿岩剖面特征
    二、蛇绿岩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
    第三节 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一、超基性岩
    二、基性岩
    三、基性熔岩
    四、其他岩类
    第四节 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
    二、稀土元素特征
    三、微量元素特征
    四、蛇绿岩造岩矿物化学特征
    第五节 蛇绿岩同位素特征
    第六节 硅质岩时代及沉积环境
    一、硅质岩中放射虫生物特征及时代
    二、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第七节 蛇绿岩变形变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一、蛇绿岩构造变形特征
    二、蛇绿岩变质作用特征
    三、蛇绿岩的成因探讨
    第八节 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一、取得主要成果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件1:25万拉孜县幅(H45C003003)地质图及说明书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拉孜县幅H45C003003)》是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阐述了区内地层、侵入岩、变质岩、地质构造及地质演化史。

      查明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段的物质组成及其组合特点,论述了地幔橄榄岩、堆积杂岩、基性岩墙群和枕状玄武岩的分布及空间结构特点,探讨了岩石成因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揭示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在中-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沉积物由大陆边缘的开阔大洋深海沉积岩发展到板块俯冲、碰撞至造山发展的演化特点。通过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构造研究,基本查明含放射虫化石的三套混杂岩岩块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沉积建造地层的岩片(块)以构造接触拼贴而成,其构造样式充分表现了板块碰撞期构造特点。在识别不同世代、不同层次、不同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将调查区构造划分为幔内型、壳幔型、壳内型(脆)韧性剪切带、褶皱构造、脆性断裂、陆相断陷盆地构造和新构造七大类型,建立了调查区的构造格架和变形序列,为今一步研究该区构造提供了重要资料。运用岩石谱系单位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调查区侵入岩单元,归并了超单元。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就位机制、形成环境及其演化。对区内火山行了研究,划分了火山旋回,探讨了火山岩形成与板块构造的内在关系,深化了调查区火山岩的研究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拉孜县幅H45C003003)》可供从事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章 绪言

    节 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

    一、交通位置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二、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一、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评估

    二、地理底图和TM卫片

    三、样品的测试

    第五节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设计编写阶段

    二、填图阶段

    三、报告编写阶段


    第二章 地层

    节 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一、石炭系二叠系

    二、侏罗系一白垩系

    三、古近系新近系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一、二叠系

    二、三叠系

    三、侏罗系一白垩系

    第三节 喜马拉雅地层区

    一、三叠系

    二、侏罗系

    第四节 第四系


    第三章 岩浆岩

    节 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

    一、蛇绿岩

    二、基性岩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一、白垩纪侵入岩

    二、古近纪侵入岩

    三、新近纪侵入岩

    四、演化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探讨

    第三节 火山岩

    一、概述

    二、二叠纪一三叠纪火山岩

    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

    四、古新世始新世火山岩

    五、渐新世一中新世火山岩

    六、构造环境探讨

    第四节 脉岩

    一、基性岩脉

    二、中性岩脉

    三、酸性岩脉


    第四章 变质岩

    节 概述

    第二节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一、区域变质岩岩石类型

    二、变质作用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一、热接触变质岩石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石

    三、蚀变岩石

    第四节 动力变质岩

    一、糜棱岩系

    二、碎裂岩系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

    节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一、大地构造位置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方法与方案

    第二节 区域性主构造边界断裂

    一、昂仁也弄断裂

    二、压弄一如巴桑断裂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一、区域性次构造边界断裂

    二、昂仁一也弄蛇绿岩亚带(Ⅱ1)

    三、中贝一浪错泥砂质混杂岩亚带(Ⅱ2)

    四、吉村一古龙洋坡褶冲亚带(Ⅱ3)

    五、柳区断陷盆地(Ⅱ4)

    六、脆性断裂

    第四节 印度陆块

    一、褶皱

    二、脆性断裂

    第五节 冈底斯一拉萨陆块

    一、区域性次构造边界断裂

    二、德莱区查拉区断隆带(I1)

    三、雄巴一谢通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火山岩浆弧带(I2)

    四、昂仁一吉定弧前盆地(I3)

    五、秋乌陆相断陷盆地(I4)

    第六节 新构造

    一、夷平面

    二、河流阶地

    三、南北向构造

    第七节 构造变形序列

    第八节 地质演化史

    一、古特提斯边缘海发展阶段(C-P)

    二、新特提斯洋(盆)形成阶段(T-K11)

    三、汇聚俯冲阶段(K12-K2)

    四、陆内碰撞造山阶段(E-N)

    五、隆升阶段(Q)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段)专项地质调查

    节 蛇绿岩区域地质背景

    一、冈底斯拉萨陆块

    二、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三、印度陆块

    第二节 蛇绿岩剖面及层序特征

    一、蛇绿岩剖面特征

    二、蛇绿岩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

    第三节 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一、超基性岩

    二、基性岩

    三、基性熔岩

    四、其他岩类

    第四节 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

    二、稀土元素特征

    三、微量元素特征

    四、蛇绿岩造岩矿物化学特征

    第五节 蛇绿岩同位素特征

    第六节 硅质岩时代及沉积环境

    一、硅质岩中放射虫生物特征及时代

    二、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第七节 蛇绿岩变形变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一、蛇绿岩构造变形特征

    二、蛇绿岩变质作用特征

    三、蛇绿岩的成因探讨

    第八节 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一、取得主要成果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件1:25万拉孜县幅(H45C003003)地质图及说明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