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文集 郑筱筠//康南山 中国社会科学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郑筱筠//康南山著 | 郑筱筠//康南山编 | 郑筱筠//康南山译 | 郑筱筠//康南山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筱筠//康南山著| 郑筱筠//康南山编| 郑筱筠//康南山译| 郑筱筠//康南山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字数:645千字
    • 页数:579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6197110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郑筱筠//康南山
    • 著:郑筱筠//康南山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138.00
    • ISBN:9787516197110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579
    • 外部编号:895936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序言一
    序言二 在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序言三 “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开幕式致辞
    序言四 在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序言五 在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上的致辞——当前中国南传佛教存在问题的思考
    序言六 在“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第一编 视野下的南传佛教
    佛教与世界——关于宗教与文化战略关系的思考
    南传佛教源流与
    试论南传佛教的区位优势与文化战略支点作用
    拓展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外交往助推云南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建设与创新云南宗教工作思考
    对当前云南佛教院校教育布局的思考
    第二编 南传佛教发展与文化交流
    西双版纳的历史和中国西南部傣族的佛教文化
    南传佛教与生态
    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佛教交流——以慈航法师为例
    两位泐人祜巴——湄公河上游的文化开发者
    建立中国与东盟佛教黄金纽带,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南传佛教文化圈与文化交流
    略述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前景
    中国南传佛教与社会和谐
    曼谷佛教徒与穆斯林关系研究
    当代佛教神圣性建构的“社会机制”——南北传佛教社会学的比较视角
    上座部佛教与世界和平
    第三编 南传佛教与社会发展/宗教对话
    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
    文明化工程与人类学家的议程:以西双版纳
    佛教为例
    南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与现实社会意义
    佛教与缅甸的政治转型
    南传佛教的慈善实践及探索——以云南临沧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佛教对外交流研究——兼谈南传佛教的优势
    当代东南亚国家不同宗教群体的信仰和
    仪式活动
    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兼评马场纪寿的《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从佛陀
    到觉音》
    简论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本土宗教文化对世界和平的潜在贡献
    中国南传佛教的爱国主义传统及与东南亚的交流
    贝叶文化的力量:以中缅关系为例
    第四编 南传佛教与社会发展/南传佛教理论研究
    生死超越的基本模式及对现实人生的启示——缅甸毛够长老“十二因缘生死轮转图”译解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音乐研究的两种范式——《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与
    《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之议
    新时期背景下中国南传佛教改革与创新刍议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佛传在中国南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南传佛教建筑的中国化
    试析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的融合——以西双版纳傣族宗教信仰为例
    论南传佛教的“新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傣绷文经典研究
    隋朝以前的中国佛教与交趾
    第五编 南传佛教传播与教育/宗教交流
    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教育浅析——以贝叶书院为例
    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历史研究
    中国南传佛教建设与社会文化依托研究——以法住禅林为例
    佛教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影响
    景谷南传佛教朝仙活动和仪式的田野考察
    利用网络讲授南传佛教课程的体会
    海陆丝绸路上的佛教传播特性及其异同略析——兼论当代“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东南亚佛教
    交流的意义
    “一带一路”与中外南传佛教对话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仪式治疗中的二元宗教互动
    浅析云南德宏地区南传佛教宗教管理模式之特点
    境内南传佛教傣泐亚文化圈课诵音声趋同性变迁及成因探究——以西双版纳总佛寺与临沧金龙佛寺为例
    佛教在新时期的积极作用
    略论南传佛教在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宗教所副所长,并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全国青联社科联理事、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兼任《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主任、《中国宗教研究年鉴》执行主编。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优选个人”称号,并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研究特长为南传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慈善、东南亚发展战略等。



    本次论坛是国内外学术界次举办的高规格的南传佛教学术研讨会,以“慈悲济世,和平共荣”为主题,围绕南传佛教与和平,南传佛教与文化交流、南传佛教与环境保护、南传佛教黄金纽带的传承与弘扬等议题展开研讨。通过本次高峰论坛,增进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南传佛教界、学术界的交流,共同探讨佛教在促进和平与社会发展中的积*作用,为促进和国内南传佛教健康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互鉴与和平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郑筱筠、康南山主编的《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文集》收录了这次论坛的文集。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