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利益平衡视角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马文博著 中国经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马文博著著 | 马文博著编 | 马文博著译 | 马文博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文博著著| 马文博著编| 马文博著译| 马文博著绘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7-01
    • 字数:230000
    • 页数:31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3643191
    • 版权提供: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马文博著
    • 著:马文博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13643191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5-01
    • 页数:313
    • 外部编号:878841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3
    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3
    二、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4
    三、利益失衡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原因5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7
    一、研究目的7
    二、研究意义8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动态10
    一、国外研究动态11
    二、国内研究动态16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展望22
    第四节研究思路和方法23
    一、研究思路23
    二、研究方法25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3
    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线3
    二、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4
    三、利益失衡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原因5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7
    一、研究目的7
    二、研究意义8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动态10
    一、国外研究动态11
    二、国内研究动态16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展望22
    第四节研究思路和方法23
    一、研究思路23
    二、研究方法25
    第五节创新之处26
    第二章利益平衡视角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相关
    理论29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31
    一、利益平衡的内涵31
    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内涵和实质34
    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内涵38
    第二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理论基础38
    一、公共物品理论38
    二、外部性理论42
    三、土地价值理论46
    四、产权理论48
    五、博弈论54
    六、福利经济学理论56
    第三节本章小结57
    第三章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59
    第一节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61
    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61
    二、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66
    第二节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70
    一、研究方法——对应分析法71
    二、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73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76
    第三节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症结84
    一、未充分认识耕地资源的总价值及其正外部性84
    二、未充分考虑和保护耕地发展权85
    三、未做好征地补偿及征地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87
    四、未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区域间利益调节机制89
    五、未充分认识耕地保护中经济补偿措施的重要性90
    第四节本章小结91
    第四章耕地保护过程中的利益失衡与平衡93
    第一节利益主体的划分95
    第二节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98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98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98
    三、农民的利益诉求99
    四、未尽到耕地保护义务地区和超额承担耕地保护义务地区
    的利益诉求100
    五、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101
    第三节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博弈102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102
    二、中央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博弈105
    三、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博弈108
    四、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109
    五、未尽到耕地保护义务地区与超额承担耕地保护义务的
    地区之间的利益博弈112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113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
    平衡113
    二、中央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平衡114
    三、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平衡115
    四、超额承担耕地保护义务地区与未尽到耕地保护义务地
    区之间的利益平衡116
    第五节本章小结116
    第五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价值基础与产权基础119
    第一节基于耕地资源功能的耕地资源价值再认识121
    一、耕地资源的功能与价值121
    二、耕地资源价值的其他分类126
    第二节我国耕地产权体系及其再认识129
    一、我国现行耕地产权体系129
    二、我国耕地产权的界定132
    三、我国耕地产权体系的再认识141
    第三节基于耕地产权体系的耕地资产价值再认识142
    第四节本章小结144
    第六章基于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145
    第一节研究区域选择及社会经济状况概述147
    一、研究区域选择147
    二、新野县社会经济概况148
    第二节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概况149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149
    二、样本数据总量确定150
    三、调查样本的数据分布151
    第三节农户类调查问卷数据特征分析152
    一、经济补偿需求、耕地保护意愿与耕地保护主体认知152
    二、对粮食直补等政策的满意程度153
    三、经济补偿接受主体、补偿方式、补偿依据与支付方式
    选择154
    四、性别和年龄结构155
    五、受教育程度157
    六、是否兼业与农业收入比重158
    七、家庭人口状况158
    八、家庭承包地面积状况160
    第四节基于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需求意愿影响因
    素分析161
    一、模型构建161
    二、变量选取162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163
    四、多重共线性诊断163
    五、模型检验165
    六、模型回归结果166
    第五节本章小结169
    第七章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实践及启示171
    第一节国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实践173
    一、美国173
    二、英国176
    三、以色列178
    第二节国内部分省、市(区)经济补偿的实践179
    一、台湾地区179
    二、其他市(区)181
    第三节经验借鉴与启示183
    一、以完善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为基础183
    二、创新耕地保护制度,设立耕地发展权184
    三、发挥政府利益调节功能,维护耕地保护主体经济
    利益185
    第四节本章小结186
    第八章利益平衡视角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架构187
    第一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原则189
    一、帕累托最优原则190
    二、公平优先效率跟进原则190
    三、谁受益谁补偿原则191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192
    第二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对象、主体及客体193
    一、第一层次经济补偿机制的补偿对象、主体和客体193
    二、第二层次经济补偿机制的补偿对象、主体和客体195
    第三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197
    一、第一层次经济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197
    二、第二层次经济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202
    第四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方式207
    第五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资金来源211
    第六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运作形式215
    第七节本章小结220
    第九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模式应用研究——以河南省新野县为例223
    第一节新野县耕地资源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测算225
    第二节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253
    第三节本章小结259
    第十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261
    结束语270
    参考文献275
    附录1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及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调查问卷(农户类)296
    附录2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调查问卷(城镇居民类)305
    后记312

    马文博,河南汝州人,1985年4月出生,2012年12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土地经济、土地制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被CSSCI收录9篇。


      本书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外部性理论、土地价值理论、产权理论等为指导,首先通过对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及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指出经济利益在耕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基于对耕地保护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分析,使全文站在了利益平衡这个全新的视角,并为补偿对象、补偿主体及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依据。再次依托基于耕地资源功能的耕地资源价值再认识、我国耕地产权体系的再认识、以及基于耕地产权体系的耕地资产价值再认识,确立了多层次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架构的产权基础和价值基础。然后通过对补偿机制需求的农户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经验总结和借鉴,使得对制度创新的研究不仅有宏观层面论证的支撑,又具备微观层面数据的支撑。接着在前面几部分内容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多层次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架构,并对两个层次补偿标准测算模式分别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探讨促进补偿机制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书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外部性理论、土地价值理论、产权理论等为指导,首先通过对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及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指出经济利益在耕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基于对耕地保护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分析,使全文站在了利益平衡这个全新的视角,并为补偿对象、补偿主体及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