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 黄霖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9787544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黄霖主编著 | 黄霖主编编 | 黄霖主编译 | 黄霖主编绘
    • 出版社: 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霖主编著| 黄霖主编编| 黄霖主编译| 黄霖主编绘
    • 出版社: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4-01
    • 页数:2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44059275
    • 版权提供: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黄霖主编
    • 著:黄霖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5.00
    • ISBN:9787544059275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3-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2-03-01
    • 页数:2
    • 外部编号:808415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词学的古典与现代——词学学科体系与学术源流
    第一节 前古典形态的词学
    第二节 古典形态的词学
    第三节 现代形态的词学
    第四节 余论
    第一章 倚声之源流与体制
    第一节 倚声之源流
    第二节 倚声与拍眼
    第三节 配乐制腔与声党融字
    第四节 倚声与制曲缀词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诗馀与词体特征
    第一节 从“乐府之馀”到“诗馀”
    第二节 诗馀之“诗”与词的起源
    第三节 诗馀之“馀”与词体的价值判断
    第四节 从体制之“馀”到音乐之“馀”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杜诗变调与词体内质——以《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三首为考察中心
    第一节 引言:杜甫与词体——一个被忽略的话题
    第二节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三首中的词体神理
    第三节 杜甫的“中唐”角色及“与古人为敌”的创作宗旨
    第四节 杜诗在词史上留下的痕迹
    第四章 《花间集序》与清艳词风
    第一节 “花间”的命名及阐释中的纠葛
    第二节 《花间集序》与《花间集》之关系
    第三节 清艳词风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
    第五章 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
    第一节 《词论》撰述时间与词学渊源略辨
    第二节 词史意识与尊体观念
    第三节 悲音悲情与词的审美内涵
    第四节 “故实”与词的富贵态
    第五节 批评理念和批评方式的新变
    第六节 余论:女性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困境
    第六章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第一节 亦诗亦词:从体式借鉴到体性传承
    第二节 亦破亦尊:词体的本色与非本色
    第三节 诗人句法:情感力度与“壮观”词风
    第四节 古风男声:声调高逸与当世女音的悖论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词之“哀感顽艳”说
    第一节 “哀感顽艳”的原始语境与魏晋哀艳文风
    第二节 悲音悲情与词的情感内质
    第三节 清代词学中的“哀感顽艳”之说
    第四节 哀感顽艳与潜气内转之关系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词之“尽头艳语”说
    第一节 “尽头艳语”的理论渊源及基本内涵
    第二节 “尽头艳语”的深层内涵
    第三节 “尽头艳语”论的发展源流与接受背景
    第四节 结语
    第九章 词之“潜气内转”说
    第一节 “潜气内转”的声乐溯源:从喉啭长吟到词曲唱法
    第二节 潜气内转与长调之笔法
    第三节 钩勒、静字与长调结构之浑成
    第四节 潜气内转:从书法、骈文批评到词学范畴
    第五节 结语
    第十章 《草堂诗馀》与明代词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明代《草堂诗馀》接受之特色
    第三节 明代《草堂诗馀》之评点各家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一章 清代词学中的《诗》学话语
    第一节 《诗》学话语对清代词学的初步介入
    第二节 《诗》学话语与清代词学的深层构建
    第三节 余论:清代词学与经学之关系
    第十二章 端木土采之词学思想
    第一节 端木土采的《碧瀣词》
    第二节 端木土采的词学渊源
    第三节 端木土采词学观念
    第四节 端木土采对晚清词坛的影响
    第五节 《宋词赏心录》与晚清“重拙大”词学思想溯源
    第十三章 陈廷焯之词学思想
    第一节 前期词学思想与后期渊源
    第二节 沉郁顿挫词说之解析
    第三节 词史意识与正变观念
    第四节 选本编纂与词学观念
    第五节 选本批评与词学观念
    第十四章 沈曾植之词学思想
    第一节 引言:《菌阁琐谈》的原著与重编
    第二节 从香弱到险丽:游离在尊体与破体之间
    第三节 词的声情相应与文体演变
    第四节 与王国维词学渊源的汇合与分途
    第五节 结语:传统意味与现代指向
    第十五章 朱祖谋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梦窗词风
    第一节 梦窗词的校勘及朱祖谋的词籍校勘之学
    第二节 梦窗词集笺释:从朱祖谋到刘永济
    第三节 从心追到手摹:梦窗词与晚近词风
    第四节 清代学术视野中的清真词与梦窗词
    第五节 热潮中的冷思:旧词学的结穴与新词学的启蒙
    第十六章 词选经典:《宋词三百首》
    第一节 编选背景
    第二节 编选过程及选本特色
    第三节 流传与影响
    第十七章 “纤”与况周颐之词学理论
    第一节 引言:“纤”与词体本色
    第二节 词学史上的“纤”范畴
    第三节 况周颐词论中的“纤”
    第四节 “纤”与雅正
    第五节 余论
    第十八章 《人间词话》:文本的增删
    第一节 从手稿本到时报本:王国维生前的三次删订
    第二节 从赵万里到佛雏:词学界的七次增补
    第三节 删改与增补:一场力量并不均衡的拉锯战
    第十九章 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其范畴体系
    第一节 王国维的生平与学术
    第二节 “人间词话”之“人间”释义
    第三节 王国维的词学范畴及其范畴体系
    第二十章 叶恭绰的清词研究与新体乐歌之观念
    第一节 叶恭绰的词学渊源
    第二节 清词文献的编纂:从《广箧中词》到《全清词钞》
    第三节 通变观念之下的清代词史与词派
    第四节 新体乐歌:新文学与新音乐的互激
    第五节 余论
    第二十一章 詹安泰之词学思想
    第一节 詹安泰的词集校勘与笺注之学
    第二节 以体制、作法、精神构建新的词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 立足文本、注重新变的词史研究
    第四节 余论
    第二十二章 唐圭璋与晚清民国词学的源流和谱系
    第一节 唐圭璋的学术史视野与晚清民国词学
    第二节 端木垛、陈廷焯与晚清民国的词学源流
    第三节 朱祖谋与晚清民国的词学谱系
    第四节 王国维与晚清民国词学的潜流
    第五节 唐圭璋对晚清民国词人的散点透视
    第六节 结语
    第二十三章 邱世友之词学研究
    第一节 古典词论的历史与体系
    第二节 学术史意识与时代审美思潮
    第三节 传统方法与现代视野
    第四节 余论
    第二十四章 晚清民国的词体观念
    第一节 盘桓在新旧与真妄之间:晚清词体观念的诗学背景
    第二节 以词为诗与以诗统词
    第三节 耆旧新声:宋词旧唱与新体乐歌
    第四节 声文合一:值得期待的词体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各章发表情况一览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