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1736-1861 吴海波著 中华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吴海波著著 | 吴海波著编 | 吴海波著译 | 吴海波著绘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7-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海波著著| 吴海波著编| 吴海波著译| 吴海波著绘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7-06-01
    • 版次:1
    • 字数:420000
    • 页数:4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1128451
    • 版权提供:中华书局
    • 作者:吴海波著
    • 著:吴海波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96.00
    • ISBN:9787101128451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6-01
    • 页数:420
    • 外部编号:930407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及本书创新与缺失

    四、学术回顾及简评

    五、行文思路及本书框架



    第一章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票盐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清代盐法概况

    (二)乾隆中衰与嘉道危局

    二、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吏治败坏与盐务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私盐泛滥与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实践

    (三)改纲为票的成效及票盐制的推广

    (四)改纲为票的动因与票盐制实态

    (五)余论

    三、对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合理评价



    第二章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湖广、江西官盐的流通、运销与私盐

    (一)官盐运销路线与流通方式

    (二)官盐分销状况

    (三)私盐入侵途径及私盐成因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



    第五章盐商、盐官与私盐:地方盐业管理层的官私博弈

    一、盐商与私盐:盐商式微与商私的无奈

    (一)榷盐体制下的两淮盐业与盐商

    (二)两淮盐商的利润来源与资本流向

    (三)盐商的衰败与商私的兴起

    (四)余论:对盐商的垄断以及商私问题的再思考

    二、盐官与私盐:吏治腐败与官私的兴起

    (一)地方盐务官员与私盐

    (二)缉私兵役与私盐

    (三)余论

    三、私盐与地方政府:私盐泛滥与政府招安

    (一)私盐、盐枭与政府的博弈:进攻、退却与打击

    (二)黄玉林案的了结:盐枭的损失与政府抉择

    (三)讨论与思考



    第六章清政府对私盐的缉私立法控制

    一、清代缉私立法的历史沿革

    (一)历代缉私沿革

    (二)清代私盐治罪法的颁行

    二、缉私立法措施的确立

    (一)加强缉私组织机构和缉私队伍建设

    (二)制定缉私奖惩条例

    (三)通过设关置卡加大缉私力度

    三、缉私组织的腐败无能和缉私效率的低下

    四、小结



    余论: 对两淮私盐基于制度因素的思考与评价



    附录一:清中叶两淮私盐案例附录二:两淮盐官设置图



    附录三:湖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四:湖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五:江西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六:两淮行盐地邻私入侵图



    附录七:清代两淮盐务大事表



    参考文献

    吴海波,男,1972年生,汉族,江西高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重量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历史档案》《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巴蜀书社,2010年10月出版);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都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入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打击,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本书对1736-1861两淮私盐进行了详细整理和介绍,内容包括:1.私盐的历史背景。2.私盐的活跃区域。3.私盐的运销方式和特点。4.私盐运销的主体。5.朝庭对于私盐的举措。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