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走进老年群体:从关怀到关照 蒲新微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蒲新微著著 | 蒲新微著编 | 蒲新微著译 | 蒲新微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蒲新微著著| 蒲新微著编| 蒲新微著译| 蒲新微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1-01
    • 字数:338千字
    • 页数:299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6140352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蒲新微著
    • 著:蒲新微著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16140352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4-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1-01
    • 页数:299
    • 外部编号:82374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
    第一章 老年人的生存方式
    第一节 传统社会老年人的生存方式
    第二节 现代社会老年人的生存方式
    第二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第一节 品味人生的复杂心理
    第二节 向死而生的恐惧心理
    第三节 影响老人心理特点的因素
    一 老年入主体性的增强与失落
    二 老年人实践性的扩展与遮蔽
    三 老年人社会性的丰富与沉寂
    四 老年人历史性的延续与消解
    第四节 超越心理困境的出路
    一 顺应自然归根复命的释然心态
    二 乐天知死超越死亡的生死境界
    三 反思生命以施教化的价值关怀
    四 自由自觉休闲生命的理想追求
    第三章 老年人的消费特征
    第一节 老年群体的收入差异
    第二节 不同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第三节 开发老龄产业的方针策略
    第四章 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及其意义
    第一节 理解生命价值的多重视角
    一 中国古代自然主义的生命观
    二 西方的科学主义生命观
    三 基督教神学的生命观
    第二节 人的生命价值的阶段性特征
    一 人是两重生命的统一体
    二 人是意义或价值性的生命存在
    三 人的生命价值呈现阶段性特征
    第三节 老年人生命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一 人的生命是人与文化的双重扩展过程
    二 人的生命呈现为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历程
    三 人的生命是自我超越的辩证发展历程
    第四节 老年人生命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实践条件
    二 合生命目的性的实践方式
    三 合人性的人道主义尊重
    第五章 当代社会老年人的赡养意愿
    第一节 影响人们养老选择的因素分析
    一 宏观因素
    二 中观因素
    三 微观因素
    第二节 老年人的赡养需求和养老意愿
    第三节 老年人赡养支持的联动效应
    一 老年父母对孝顺期望程度较高
    二 作为子女的一代因为各种原因而情愿不情愿地选择家庭养老方式
    三 家庭本位主义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也对赡养支持网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 由于养老金供给的不足导致很多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无法有效地实施,这也间接促使家庭不得不尽量承担赡养的责任
    下篇 老年群体的社会关照
    第六章 养老保障制度及养老模式
    第一节 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借鉴
    一 福利国家保障模式
    二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
    三 雇主雇员完全积累制模式
    第二节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利弊
    一 社会保障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二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利弊
    三 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研究
    第三节 制度下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一 养老保障制度的类型
    二 养老保障制度所依托的理论争辩
    三 养老保障制度与养老模式的关系
    第四节 我国养老保障模式的多元化取向
    第七章 探索养老保障的分层管理
    第一节 分层管理的提出
    一 分层管理的原因及意义
    二 老年社会分层的概念界定
    三 研究说明
    第二节 多元的社会分层标准筛选
    一 以经济资源为标准进行分层
    二 以政治资源为标准的分层
    三 以声望资源尤其是职业声望资源为标准进行分层
    四 以社会资源为标准进行分层
    五 以文化资源为标准进行分层
    六 本书的分层标准选择
    第三节 既有的老年社会分层相关思想研究
    一 以年龄为标准进行的老年分层研究
    二 以养老金的支付为标准进行的老年分层研究
    三 从养老金基金来源和权重的角度进行分层
    四 其他老年分层研究
    第四节 中国城市老年群体的层级结构
    一 中国城市老年人口层级划分的依据
    二 经济分层视阈下老年群体的层级结构
    第五节 人口分层视阈下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
    一 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要参考不同的保障模式
    二 分层养老的具体实施路径
    三 定位公正恰当的保障模式是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第八章 养老保障模式改革的外部支持
    第一节 文化:中国养老不可忽视的依托
    一 人在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存在
    二 中国的尊老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三 尊老文化对养老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四 尊老文化必然影响养老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慈善:为新时期社会养老注入新的血液
    一 慈善事业对养老社会化的意义
    二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路径
    第三节 第三部门的社会互助作用
    第四节 社会环境:老年人幸福感的安全保障
    一 老年人安全感现状
    二 影响安全感的因素
    三 提高老年人安全感的建议
    第九章 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第一节 社会公正:对特殊老年群体关照的价值取向
    一 解读“社会公正”
    二 社会公正失衡何以导致社会排斥
    三 缓解社会排斥、实现社会公正
    第二节 老年残疾人保障模式的建立
    一 城市老年残疾人的现实需求及参保状况
    二 农村老年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问题
    第三节 城市流动人口的养老问题
    一 当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养老的现实困境
    二 影响城市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户籍制度因素
    三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蒲新微,女,1976年10月生,黑龙江省克东人,社会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公共管理学在站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吉林省老年学会理事会理事,吉林省慈善助老年“爱心大使”。曾在《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天津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当代中国老龄群体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等著作2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6个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等。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政策、养老保障。

    由蒲新微所著的《走进老年群体(从关怀到关照)》分为认知与实践两部分,认知部分围绕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展开研究,以老龄化高峰推进过程中的老年人为对象,透视人生进入老年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让老年人被社会、被家庭所认识、理解、关怀;实践部分围绕对老年群体的社会关照开展研究,针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高峰期,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制度,力图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让更多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