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对分课堂之大学生物学 刘明秋著 科学出版社 9787030515322
¥ ×1
丛书序 个性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新探索
前言
第一章 生物学科基本情况
第一节 生物学科概况
第二节 培养目标(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第三节 知识体系(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第四节 教学现状
第二章 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含义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当前我国大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第三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节 对分课堂简介
第二节 对分课堂实施步骤
第三节 对分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微生物学”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地位与课程性质
第二节 基本内容
第三节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第四节 教材与师资情况
第五节 学情分析与考核标准
第五章 “微生物学”课程对分课堂的实践案例
第一节 教学准备
第二节 教学实施
第三节 教学观察
第四节 教学调研与调整
第六章 “微生物学”对分课堂效果调查
第一节 问卷反馈的整体情况
第二节 对分课堂实施阶段相关指标的评价与分析
第三节 对分课堂模式的总体评价及相关分析
第四节 学生在对分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五节 教师对对分课堂实践的教学总结
第七章 通识课程“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概述
第一节 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
第二节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
第三节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目标与课程特色
第四节 师资、学情分析与考核标准
第五节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对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第八章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对分课堂的实践案例
第一节 教学准备
第二节 教学实施
第三节 隔堂对分中备课和授课案例
第四节 隔堂对分中讨论环节案例
第五节 本次课程的教学反思
第九章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对分课堂效果调查
第一节 问卷反馈整体情况
第二节 对分课堂实施阶段相关指标的评价与分析
第三节 对分课堂的总体评价及相关分析
第四节 学生在对分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五节 教师对对分课堂实践的教学总结
第十章 新手上路
第十一章 大学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展望
第一节 笔者以往教学实践反思
第二节 对分课堂教学反思
第三节 未来理想教学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微生物学”学生学习反馈摘录
附录2 教师与学生沟通摘录
附录3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对分课堂的调查问卷及结果
附录4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学生学习反馈摘录
附录5 “微生物学”对分课堂调查问卷
索引
后记
刘明秋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免疫学会免疫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教学风采奖,201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上海赛区)二等奖。
21世纪,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对知识结构的冲击和创新思维的要求日趋明显。而反观大学课堂,低头族、手机控有增无减,教师"一言堂"尚占知名品牌,学生亦满足于"被听课",对科学探索兴趣索然。改变传统单向传递知识,建立培养创新精神、着眼未来的交互型课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靠前要素。我国学者张学新教授根据心理学原理,首创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既保留传统教学的精华,又吸收了靠前教学课堂的精髓。自2014年春开始,引起全国各层次、各学科教师的强烈反响和实践热潮,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书在微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微生物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撰写而成,旨在与同行分享对分教学经验,提供实践参考。内容包括,微生物学课程概述;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实践的介绍;对分课堂的基本程序;教学案例和有关操作技巧;教学反思和理想教学法的思考。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