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不朽的焦虑--宋代文学传播与文人身份认同 杨挺 武汉大学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杨挺著 | 杨挺编 | 杨挺译 | 杨挺绘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挺著| 杨挺编| 杨挺译| 杨挺绘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 版次:1版1次
    • 印次:1
    • 字数:358.0
    • 页数:39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7216341
    • 版权提供: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杨挺
    • 著:杨挺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0.00
    • ISBN:9787307216341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2-01
    • 页数:394
    • 外部编号:10890292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视角
    四、基本思路
    第一章 结构与历史:西昆酬唱中的咏史句法与诗派立场
    一、立场的歧异:君王与馆臣
    二、情景的终结:《南朝》与《成都》
    三、时间的截取:《公子》与《旧将》
    四、盛衰的切换:《宋玉》与《明皇》
    五、热冷的突转:《秦皇》与《汉武》
    六、处境的忧惧:《宣曲》与《别墅》
    七、结语
    第二章 文章之盟:宋代文人投谒与延誉及同好与师承
    ——以欧阳修为中心的考察
    一、风气之绵延:将推仁义之道,宜取奇伟闳通之士
    二、使命的分任:各极其长,不能优劣
    三、以文章自任:名世之士,相与主盟
    四、道德的感召:士欲见其守,视其居贱贫
    五、道义与权力:腾上必速。但不能久
    六、有功于斯人:吾常患力寡,欣子好古徒
    七、有功于斯文:新文时我寄,庶可蠲烦壅
    八、未息之余波:称道诱掖,倦倦不怠
    九、结语
    第三章 活动与身份:宋代文人雅集与结社及其“文学圈子”
    一、风尚:拟洛耆英宜有咏,班唐九老可成图
    二、高趣:淡泊交情俱耐久,几多潇洒寄琴樽
    三、文会:会时要似庖丁刃,妙处应同靖节琴
    四、典范: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
    五、结语
    第四章 媒介与诗学:宋代文人的阅读与写作及其诗法变迁
    一、阅读沉浸与士人生活:积书山崇崇,探义海茫茫
    二、阅读沉溺与诗法转向:资书以为诗
    三、形式偏重与认识超越:悟入与活法
    四、现实疏离与体验超越:万象与征行
    五、精神断裂与情感超越:性情与兴致
    六、德性隔膜与道德超越:涵养与自足
    七、结语
    第五章 斯文曲折:宋室南渡后的苏文命运与文统接续
    一、定型与延续:高孝两朝的苏集刻印与苏轼形象
    二、修补与发掘:周必大的庙堂路线与杨万里的乡贤模式
    三、分立与掩映:洪炎《退听堂录序》与被遮蔽的眉山之宗
    四、批评与重构:从朱熹的义理到魏了翁的气节
    五、经典与程序:吕祖谦的《皇朝文鉴》与《古文关键》
    六、自得与传承:叶适眼中的李焘与永嘉门庭的气脉
    七、结语
    第六章 服膺斯文:宋代文人的文献收藏与裒辑及其文化意识
    一、保藏:创造对一个共同体的信心
    二、散亡:我们需要一种共同文化
    三、裒辑:基于同步的信念或激情
    四、范例:社会和文化合法性的拥有——《嵩山文集》的裒辑
    五、结语
    第七章 呈示与自我:绍熙退居后陆游的社会交往与身份书写
    一、亲旧:身体的关注与特异性标志
    二、座客:在场的座客与情景化行为
    三、儿孙:具有集体意识和共同行事
    四、邻翁:急欲融入乡里与去个性化
    五、道士:相似性寻找与自我差异化
    六、后学:诗法传授与诗统中的定位
    七、结语
    第八章 对话的准则:宋代文集序跋中的多维修辞及其作者
    建构
    一、作者:援笔自述
    二、名公:增价信传
    三、挚友:述实见蕴
    四、后学:表章斯文
    五、子孙:显扬父祖
    六、结语
    第九章 变化与生成:戴复古的诗集编次与交游序跋及其诗坛
    地位
    一、“石屏诗卷”:诗承父志与凌厉当世
    二、《石屏小集》:方驾李杜与深入陶柳
    三、续集、三稿、四稿:大似高适与远追陶谢
    四、《石屏后集》:海上诗翁与遗世独立
    五、结语
    第十章 走向自觉:宋代文人与文学传播及其身份追求
    一、斯文自任:身份意识与文人活动
    二、当世之知:发现自我与融入群体
    三、后世之知:媒介凭借与追求永恒
    四、身份焦虑:“不朽”追求与传播自觉
    五、结语
    引用文献
    后记

    杨挺,男,教授,文学博士。1974年生于贵州铜仁。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毕业。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四川省哲社项目1项,及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敦煌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宋代心性中和史学研究》《场所、身份与文学:宋代文人活动空间的诗意书写》。

    本书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宋代文人的文学传播行为与现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西昆诗派、欧阳修、苏轼、陆游等案例进行集中探讨,以图深入宋代士人精神世界和文学传播的丰富生态,并从整体上考察了宋代士人的身份认同上的追求。如考察了西昆诗派的句法与立场、宋代文人雅集与结社及其文化圈、宋代文人的阅读与写作及其诗法变迁、宋代文人的文献收藏、宋代文集序跋中的修辞及作者建构等。架构出宋代文人的相关文学活动所建构出来的“文化共同体”,使当代人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自身价值和时代印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