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摩登法律人:近代上海法学教育研究(1901-1937) 沈伟 上海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沈伟著 | 沈伟编 | 沈伟译 | 沈伟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9-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沈伟著| 沈伟编| 沈伟译| 沈伟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9-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50000
    • 页数:36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2670472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沈伟
    • 著:沈伟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8.00
    • ISBN:9787542670472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4-01
    • 页数:361
    • 外部编号:1077409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燎原之星火:上海法学教育的萌生
    第一节 “译书尤为兴学之基址”:清末法学教育与上海
    一、近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启蒙与上海
    二、管中窥豹:南洋公学特班的法学教育
    第二节 “补助国立各校之不及”:民初上海的法学教育
    一、私立法校与转瞬即逝的兴学热潮
    二、山雨欲来:整顿与上海法学教育市场
    第二章 法校的江湖:上海法学教育的勃兴
    第一节 百花齐放:20世纪20年代法校群像
    一、昙花一现的国立大学
    二、过江之鲫的私立大学
    三、独树一帜的教会大学
    第二节 各取所需:法学教育的外衣下
    一、文凭、市场与法校
    二、传教士与失意政客
    三、游刃于制度间隙中
    四、以利为生的“学店”
    第三节 脱颖而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
    一、另辟门户:从厦大到大夏
    二、私立大夏大学的法学教育
    第三章 刀俎与鱼肉:上海法学教育的挑战
    第一节 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
    一、高等法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最后的契机:整顿前的新增法校
    第二节 漩涡中的沪上法校
    一、呈请立案还是面临取缔
    二、“收入囊中”的研究院
    三、无处学法律与函授学校
    第三节 剪不断,理还乱的众生
    一、伸向校园的手
    二、迷路的法学生
    三、张耀曾的忧愁
    四、穷光蛋沈钧儒
    第四章 一花一世界: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
    第一节 兰金与卜舫济的“法”“政”之辩
    一、失之交臂:兰金与卜舫济
    二、以法科为名的“神学院”
    第二节 他山之石:中国的美式法学院
    一、美式法学教育的生根
    二、刘伯穆的“遗产”
    三、“东吴系”的教员
    第三节 洗净铅华:卸妆后的法学院
    一、所谓的名师团队
    二、所谓比较法教学
    三、孔令仪的成绩单
    第五章 须弥与芥子:上海法学教育比较观
    第一节 法学教育中的“海派”与“京派”
    一、招生的层次
    二、多元的师资
    三、荟萃的课程
    四、法商的结合
    第二节 殊途同归:上海法学教育的走向
    一、外国法的退热
    二、律师工厂诞生
    三、杏坛的变形记
    第三节 弦歌不辍:上海法学教育的离歌
    一、十字路口:沪地法校何去何从
    二、最后一课:战火下的新兴法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后记

    沈伟,1987年生,上海人,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教育、法律史。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编撰《南洋公学特班学生日记作文选编》、《朝阳法科讲义(第七卷)》等著作。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最摩登的都市——上海,通过梳理1901至1937年间上海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勾勒参与法学教育个体的人物形象,解构政府、学校、教师及学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再现校园内外的斗争、博弈与妥协,展示彼时法学教育不为人知的画面,既力图阐述晚近上海法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又期冀表达对当下法学教育建设的关照,从以史为鉴的视角诠释现代法律人培养这一主题。

    一本学术性很强的法学著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