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樊崇义主编 中国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樊崇义主编著 | 樊崇义主编编 | 樊崇义主编译 | 樊崇义主编绘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樊崇义主编著| 樊崇义主编编| 樊崇义主编译| 樊崇义主编绘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8-01
    • 字数:610000
    • 页数:495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2039655
    • 版权提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樊崇义主编
    • 著:樊崇义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62039655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1-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0-04-01
    • 页数:495
    • 外部编号:692337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总论
    第一题 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理性思考
    第二题 宽严相济与刑事诉讼
    第二章 立案和侦查制度
    第一题 规范侦查行为的几个现实问题
    第二题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和律师在场”项目实证研究
    第三题 技术侦查、秘密侦查诉讼价值平衡论
    第四题 关于我国刑事立案标准的探讨
    第五题 刑事强制措施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第六题 留置盘查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七题 物权强制措施的诉讼化问题
    第八题 批准逮捕制度的完善
    第九题 职务犯罪侦查适用特殊侦查手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十题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与措施的完善
    第三章 检察制度
    第一题 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
    第二题 论法律监督与检察改革
    第三题 我国检察一体化的现状及完善
    第四题 刑事立案监督的立法完善
    第五题 论刑事公诉的属性
    第六题 审查起诉制度的完善
    第七题 检察量刑建议程序之建构
    第八题 刑罚执行监督的改革与完善
    第四章 审判制度
    第一题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解读
    第二题 量刑程序改革研究
    第三题 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
    第四题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完善
    第五题 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第六题 刑事简易程序的完善
    第七题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建构
    第八题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程序的完善
    第九题 人民法院刑事错案追究制度研究
    第十题 减刑、假释程序的理性思考
    第五章 刑事证据制度
    第一题 “两个证据规定”解读
    第二题 “两个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第三题 审查判断刑事证据规则问题研究
    第四题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前景
    第五题 量刑程序与证据
    第六题 量刑事实证明初论
    第七题 特殊侦查措施获取证据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六章 律师制度
    第一题 我国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及其衔接
    第二题 律师阅卷权及其立法完善
    第三题 律师会见权的完善
    第四题 律师调查取证权存在的困境与完善

    樊崇义,男,1940年11月生,河南省内乡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留校从教至今。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有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兼任很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约监督员,中国法学会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并兼该会侦查行为研究会会长,中国警察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任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纪委培训中心等院校兼职教授。

    樊崇义教授长期从事法学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和“律师学”等课程。其科研成果丰硕,独著和合著作品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多部著作获教育部、北京市科研奖。代表作有199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200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2003年出版的《诉讼原理》被为全国研究生专用教材,2004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获北京市社科二等奖),2006年出版的《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获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7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很好教材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出版的《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获北京市社科一等奖)。其编著的《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教材被司法部、教育部命名为高等院校法学重量规划教材和“十五”重量教材。其主编的《诉讼法学文库》,已出版80余本,着力于发掘青年才俊和推介高水平的诉讼法学研究成果。

    在长期的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中,樊崇义教授提出的许多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他早在1996年就提出的证明标准上的“法律真实观”,2000年提出的“诉讼认识论”和“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型”,2002年提倡的“刑事诉讼人本主义”,还有他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即侦查讯问中的录音、录像和律师在场等三项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司法实务走向科学和民主均有指导作用。

    樊崇义教授除不断推出学术成果和完善实证研究方法之外,亦经常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近几年来,在由他主持与组织的“刑事审前程序改革靠前研讨会”、“侦查讯问程序改革靠前研讨会”,以及他参加的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法学实证研究方法研讨会”上,其发言和学术成果,都得到了海外学者与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樊崇义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近两年来关于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的成果汇集而成的。党中央于2004年转发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的司法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四年后又于2008年底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政法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六十个专题,就深化司法改革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近两年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司法改革的热潮在全国掀起,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司法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也加快了步伐,现正在紧张地进行。刑事司法改革的许多成果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内容直接相关,因此《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把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联系在一起进行了专题研究,每一个专题侧重于诉讼原理与诉讼实务相结合,做到立足国情,解决问题,并坚持改革和创新精神,以推进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为追求,发表了作者有创建性的意见,对立法和实务工作,以及诉讼理论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当然,文中的观点属作者一家之言,愿与广大读者商榷,并敬请批评指正!

    《走向正义:刑事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