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 张静著 中国社会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张静著著 | 张静著编 | 张静著译 | 张静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静著著| 张静著编| 张静著译| 张静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 版次:1
    • 字数:246000
    • 页数:29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0494850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张静著
    • 著:张静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32.00
    • ISBN:9787500494850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1-06-01
    • 页数:291
    • 外部编号:692232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一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 选题旨趣

    三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地权占有和使用状况

    第一节 地权占有和使用情况

    一 地权占有分配情况

    二 地权使用情况

    第二节 农村雇佣关系的发展状况

    一 雇工农户和农户的雇工数量

    二 雇农及其在农户中所占比例

    三 农业雇佣劳动的形式
    第二章 50年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建国前后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演变

    一 老区土地政策的演变

    二 新区土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节 地权流转的潜在需求

    一 土改结束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地权占有状况

    二 人均占有和使用土地的分散

    三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水平低下

    第三节 土改结束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村地权流转

    一 土地所有权的流转

    二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第四节 土改结束后至集体化高潮前政府的相关政策演变

    一 中央及各级政府提倡土地买卖、租佃等交易行为合法化,鼓励租额和工资由双方面议

    二 对土地买卖、租佃和雇工经营行为从允许存在到批判交易自由、逐渐取消

    第五节 土改结束后至集体化高潮前农村土地买卖、租佃关系的纵向变化

    一 土地所有权流转

    二 各地区土地租佃关系的消长变化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地权流转成因分析

    一 土地所有权流转成因分析

    二 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因

    三 地价、租额分析

    第二节 地权交易主体的普遍化及中农化

    一 土改前后地权交易主体

    二 地权交易主体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地权交易的频繁和零细化

    一 土地买卖的规模

    二 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

    第四节 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特征

    一 土地典当

    二 其他形式的地权流转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村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素

    一 土地均分造成的生产要素的非均衡配置

    二 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

    三 经济作物等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一般供给

    一 土改后劳动力的实际供给状况

    二 劳动力与耕地优化配置指标的测算

    三 影响乡村劳动力过剩供给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乡村雇佣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土改前后的雇佣关系比较

    二 土改结束后至合作化高潮前的雇佣关系纵向发展

    第四节 雇工形式和工资状况

    一 雇工形式消长情况

    二 雇佣工资及影响工资高低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农户经济行为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正式制度安排

    一 新区土地改革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

    二 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地权流转和农村雇佣关系的影响

    三 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户土地买卖、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影响

    四 各阶层农户的经济情况及经济行为

    第二节 非制度性约束与地权交易--地权交易的区域性特征

    一 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

    二 地权交易的区域性特征

    第三节 土地买卖、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对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 土改结束至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变化

    二 地权流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 新上升阶层出雇和出租收入占农户总收入

    的比重

    结语

    一 结论

    二 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是以50年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村地权市场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多学科整合的角度入手,通过实证分析50年代初期以个体农民为交易主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村地权市场,来考察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传统农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和非制度性约束对农民行为的影响,以此来实现对地权市场更加“贴切”的研究。本书由张静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