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银行危机概论:形成机制、经济代价和持续时间 万兰兰 著 上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万兰兰 著著 | 万兰兰 著编 | 万兰兰 著译 | 万兰兰 著绘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万兰兰 著著| 万兰兰 著编| 万兰兰 著译| 万兰兰 著绘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2-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字数:162千字
    • 页数:160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52014884
    • 版权提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万兰兰 著
    • 著:万兰兰 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45.00
    • ISBN:9787552014884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10-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2-01
    • 页数:160
    • 外部编号:906439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章绪论/1
    节选题背景和意义/1
    一、 选题背景/1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
    第二节研究思路和方法/7
    一、 研究思路/7
    二、 研究方法/8
    第三节创新之处/9
     
    第二章文献综述/12
    节银行危机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12
    第二节银行危机先行指标的分析及预警体系的建立/16
    第三节银行危机经济代价和持续时间的研究/23
     
    第三章银行危机形成的理论分析/27
    节基于信息经济学的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27
    一、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7
    二、 银行体系中的委托——代理问题/29
    三、 信息不对称和银行挤兑/30
    第二节银行挤兑形成的理论分析/31
    一、 相关理论回顾/31
    二、 资产价格、流动性和银行挤兑/37
    第三节小结/48
     
    第四章银行危机的先行指标分析/50
    节计量模型的选择/52
    第二节变量的选择/54
    一、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54
    二、 解释变量的选择/55
    第三节样本和数据/57
    一、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57
    二、 各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58
    第四节经验结果分析/61
    一、 基于选择的MLE和WMLE结果比较/61
    二、 全样本的MLE结果/68
    三、 稳健性检验/70
    第五节小结/75
     
    第五章银行危机经济代价的影响因素分析/77
    节银行危机经济代价的度量/82
    一、 银行危机后经济衰退程度的确定/82
    二、 银行危机通胀成本的确定/83
    三、 银行危机失业成本的确定/83
    第二节银行危机后经济衰退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84
    一、 模型的确定和解释变量的选择/84
    二、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86
    三、 银行危机后经济衰退程度的经验结果分析/92
    第三节银行危机通胀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一、 模型的确定和解释变量的选择/101
    二、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04
    三、 银行危机通胀成本的经验结果分析/105
    第四节银行危机失业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111
    一、 模型的确定和解释变量的选择/111
    二、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13
    三、 银行危机失业成本的经验结果分析/115
    第五节小结/119
     
    第六章银行危机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122
    节银行危机持续时间的度量/124
    第二节模型的确定和解释变量的选择/125
    第三节关于银行危机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127
    一、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27
    二、 所得经验结果分析/130
    第四节小结/135
     
    第七章结束语/138
    节主要结论和建议/138
    一、 主要研究结论/138
    二、 相关政策建议/141
    第二节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展望/142
    一、 不足之处/142
    二、 未来的研究展望/143
     
    参考文献/145
     
    附录各变量的数据来源/157
     
    致谢/158

    万兰兰,女,江西南昌人,1988年11月生。2014年6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靠前金融。主要从事金融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上海市课题项目的研究,并在《财经研究》《靠前金融研究》《科学决策》等期刊发表论文若干。

    《银行危机概论:形成机制、经济代价和持续时间》 以银行危机的形成机理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研究了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及其先行指标,理清了银行危机形成的微观机理,并结合危机前各经济金融变量和危机中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对危机后经济体所遭受的经济代价及危机持续期作了分析,*终提出了防范银行危机、降低银行危机经济代价和持续时间的政策建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呈现出起伏动荡的态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频繁发生银行危机。本书通过资料搜集、构建模型、数据分析等对银行危机的形成机制、经济代价和持续时间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及时有效地抑制银行危机的蔓延,并*限度地降低危机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