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著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编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译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著|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编|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译|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绘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字数:411000
    • 页数:322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3647786
    • 版权提供: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
    • 著: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13647786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5-01
    • 页数:322
    • 外部编号:898876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理论篇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
    一、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
    三、城市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是促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第二章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依据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是监测评价的政治导向依据
    二、中央部委出台的规划和备忘录等文件是监测评价的基础度量依据
    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期工作重点是监测评价的工作效果依据
    第三章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方法
    一、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范围和对象
    二、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价值导向
    三、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内容和领域
    四、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维度和标准
    五、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模型和应用
    监测篇 城市信用状况的监测与评价
    一、全国城市总体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二、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的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三、 259个地级市的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四、361个县级市的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第二章 不同区域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一、不同区域的信用排名
    二、不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较好的方面
    三、不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不同维度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一、不同人口规模城市信用状况分析
    二、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状况分析
    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信用状况分析
    案例篇 全国城市和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一、加强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完善城市信用管理体系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信用监管与信用服务水平
    三、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党风廉政宣传与司法公开
    四、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诚信经营承诺制度
    五、探索监管新举措,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六、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出台网约车信用规范
    七、实现交通违法纳入个人信用档案,开展联合惩戒
    八、探索诚信纳税与信用贷款联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九、推动个人信用与医疗服务结合,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
    十、实施企业环保信用与信贷管理挂钩,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第二章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制假售假问题突出,侵蚀商务诚信环境
    二、房地产中介失信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价格违法违规现象频发,涉及多个民生领域
    四、工程建设管理缺位,需引起高度重视
    五、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频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六、虚假宣传屡禁不止,损害消费者权益
    七、环保造假禁而不绝,影响环保工作成效
    八、公职人员怠于履职,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九、骗保事件屡禁不绝,阻碍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十、失信“老赖”逍遥法外,损害社会诚信环境
    第三章 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状况
    一、旅游:涉旅机构违规问题突出,专项整治旅游乱象
    二、医药卫生:违规操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多措并举整治医疗秩序
    三、金融:金融诈骗等问题突出,加大失信违规行为监管
    四、食品安全:制售不合格食品行为屡禁不止,力促诚信体系逐渐完善
    五、教育:“毒跑道”等隐患威胁校园安全,严打教育培训机构违规经营
    六、公共安全:非法排污等威胁公共安全,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
    七、交通运输:非法营运难以杜绝,大力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八、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欺诈问题突出,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九、环境保护:超标排放影响恶劣,不断完善环评制度
    十、重点失信行为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创新篇 全国典型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做法
    一、建设联合奖惩信息系统,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二、开展信用评估分级,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三、紧扣热点重点需求,提升区域综合治理能力
    四、鼓励社会化应用,提升公众对信用的感知度
    五、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督导推进机制
    第二章 上海市:推地方信用综合立法,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一、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奠定立法工作基础
    二、创新立法工作机制,齐聚社会各界智慧
    三、把握立法总体思路,积极突破难点重点
    四、勇于创新,依法推进上海市信用建设工作
    第三章 杭州市:构建“四位一体”杭州模式,探索城市信用建设新路径
    一、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开启信用建设新篇章
    二、以信用惠民为理念,引领信用生活新体验
    三、以信用服务为导向,构筑社会信用新生态
    四、以奖惩联动为抓手,开创社会治理新模式
    第四章 南京市:创新联合奖惩机制,推进信用惠民服务落地
    一、联合激励,打造“诚信市民卡”
    二、打造联合奖惩信用信息服务系统
    三、信用信息惠民,看得见的“我的信用”
    四、惠民便企,信用信息应用服务自助实现
    第五章 厦门市:构建信用社会,优化营商环境
    一、机制先行——将诚实信用纳入法律规范
    二、搭建平台——编织权益保护网
    三、奖惩并举——营商环境更优质
    四、试点示范——重点领域显成效
    五、宣扬诚信——文明底色更亮丽
    第六章 沈阳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
    一、构建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实现信用建设法制化
    二、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机制,形成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成失信企业界定和认定创新,采取“双跨”惩戒措施
    四、联合惩戒严重失信企业,形成动态协同机制
    第七章 广州市:探索“以用促建”模式,加大信用信息创新应用
    一、信用信息在进出口贸易质量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信用信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
    三、信用信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创新应用
    四、信用信息在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八章 苏州市:深化应用创新,实现信用体系建设新突破
    一、拓展信用产品应用领域,推动信用信息应用社会化
    二、健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社会主体诚实守信常态化
    三、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化
    四、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力促社会诚信文化全民化
    第九章 宿迁市:持续推进信用建设,提高信用管理水平
    一、加强第三方信用评价管理,拓展评价报告应用
    二、加快农村社会信用信息归集及应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三、打造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将信用与城市管理相结合,维护城市秩序
    第十章 烟台市:力推诚信“红黑榜”,加快监管制度建设
    一、夯实诚信“红黑榜”政策制度基础
    二、利用诚信“红黑榜”加强重点领域诚信监管
    三、扩大诚信“红黑榜”应用范围和宣传广度
    第十一章 温州市:创建信用监管模式,打造诚信文化品牌
    一、创建“信用 金改”监管模式
    二、构筑特色联合奖惩机制
    三、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诚信文化品牌
    第十二章 惠州市:创新探索出实招,率先应用显实效
    一、创新建立“互联网 信用”的中介超市
    二、创新建立“二维码 信用”的粮油溯源系统
    三、创新建立“财政资金 信用”的应用模式
    四、创新建立“区域对接 信用”的横向合作路径
    五、创新建立“税银 信用”的融资平台
    六、创新建立“志愿者 信用”的服务机构
    第十三章 黄石市: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高效惩戒模式
    一、持续推进“精准扶贫 信用创建”,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
    二、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系统,提高信用查询和惩戒效率
    三、推进“信用 政务服务”,大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第十四章 淮北市:构筑小微企业诚信体系,培育诚信文化
    一、构筑信用高地,助推实体经济
    二、厚植诚信文化,绽放诚信之花
    第十五章 荣成市:完善信用体系,力促监管无死角
    一、创新信用建设组织体制
    二、创新政务信用评价机制,提供政务信用产品
    三、创新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通信用建设“里”
    四、搭建系统化的信用管理平台,建立全覆盖的信用管理体系
    五、推行“信用 工作”管理模式,建立全域化信用监管体系
    六、建立完善的教育信用管理体系,创新建立学生诚信建设体系
    第十六章 义乌市:开展归集与评价工作,打造“信用义乌”
    一、统一打造信用共享平台
    二、全面开展主体信用评价
    三、创新实施事前信用承诺
    四、加快推进事后联合奖惩
    附录 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部分城市排名
    附录1 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的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前20名)
    附录2 全国259个地级市的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前50名)
    附录3 全国361个县级市的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前50名)

    中国经济信息网(简称中经网)是国家信息中心控股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96年6月,拥有经济研究、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专业人员近300人,80%以上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0%拥有不错技术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中经网秉承国家信息中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长期积累的经济研究经验,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利用自主开发的数据管理和分发平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集团、研究机构及海外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行业经济、区域经济、靠前经济等方面的信息集成应用和决策支撑服务,帮助用户准确了解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和投资环境,为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和研究分析活动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经网已经形成了包括动态信息推送、信息综合集成、研究报告撰写、数据库群建设、辅助决策平台研发、视频培训课程开发、研究咨询服务,以及网络技术服务等在内的全产业链业务,是靠前核心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和新型智库机构。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主要利用城市信用状况评价指数模型,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4个方面,从信用事件、信用制度、信用工作落实、信用信息透明度、信用市场、重大失信事件、重大失信事件的政府反馈、重大诚信事件、联合奖惩、信用创新10个维度,及时监测、预警和评价与政策落实、经济运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信用变化态势,科学、客观、公正、有效地反映城市总体信用状况。

      全书汇集2016年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情况,是对“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数据的次发布,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希望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了解城市信用状况提供参考,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推进城市信用建设提供助力。城市信用监测评价是一项基础性、探索性的工作,对促进城市信用建设,带动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改进监测模型,丰富数据资源,扩大覆盖范围,使我们的工作更上新台阶。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城市信用监测评价工作,为“信用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以城市信用建设为引领,携手共筑信用中国。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