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 田淑敏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9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田淑敏著著 | 田淑敏著编 | 田淑敏著译 | 田淑敏著绘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田淑敏著著| 田淑敏著编| 田淑敏著译| 田淑敏著绘
    •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9-01
    • 字数:200000
    • 页数:209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109181960
    • 版权提供: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田淑敏著
    • 著:田淑敏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0.00
    • ISBN:9787109181960
    •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3-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2-03-01
    • 页数:209
    • 外部编号:812412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京市农村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2.1  农村
      2.2  农村居民点的功能及特征
      2.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演变
      2.4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分布
      2.5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结构
      2.6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变化方向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及用地存在的问题
      3.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及用地存在的问题
      3.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的原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研究
      4.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分析
      5.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依据
      5.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需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及整理潜力
      6.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背景分析
      6.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规划控制指标
      6.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标准方案和依据
      6.4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原则和潜力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进一步科学调整的对策建议
      7.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的方式
      7.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的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村居民点调查表(村级)
    附录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及其用地情况调查问卷
    附图

    田淑敏,1974年出生,女,理学博士,北京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地持续利用、农村区域发展规划等。主持、参与近10个科研课题,撰写论文10余篇,编制北京市区级(镇级/村级)各类规划几十个,主编、参编书籍十几本。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农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农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在确定研究范畴的基础上,集成土地利用数据、统计数据、农户调查数据以及典型调查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纵横对比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的分析,总结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建立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模型,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进而提出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方案,对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分析,为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北京市农村居民点(行政村)的数量、农村常住人口和农业人口在不断减少。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增速趋缓。800户以下的农村居民点占到92.5%。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平原地区。居住用地占到总用地面积的92%。未来农村居民点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居住方式都将发生变化。

    (2)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占地面积大,使用效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点分散,发展不平衡,失地农民问题突出和违规情况频繁出现等问题。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增加的原因是认识不足、缺乏规划控制、村镇建设滞后等。

    (3)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全面调查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因素有:地形地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家庭人口规模、实际居住的村民人数及规划。

    (4)根据对北京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到94.78%的被调查者都是平房独院。户均宅基地面积236.24m2。人均住房面积34.76m2。被调查者都希望增加住房面积,平均希望增加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6.15m2。随着收人的增加,被调查者对居住现状的满意程度也在增加。50.5%的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42.7%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54.8%的被调查者愿意搬楼房住。45.51%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在小城镇居住生活。

    (5)提出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标准方案:新城为92m2和112m2;重点镇为120m2和150m2;一般区域和山区为150m2和200m2。根据以上人均用地标准,初步估算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并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分级。

    (6)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含着经济、社会、资源、空间等多种配置变化的复合过程,应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出发,按照安全、方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类、分期地进行用地调整。本书由田淑敏博士著。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是在作者田淑敏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关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前人已经在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研究力求对北京市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建立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模型,并期望有所创新。研究取得了些微的研究成绩和进展,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