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尹秀花,崔新慧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978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尹秀花,崔新慧著 | 尹秀花,崔新慧编 | 尹秀花,崔新慧译 | 尹秀花,崔新慧绘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尹秀花,崔新慧著| 尹秀花,崔新慧编| 尹秀花,崔新慧译| 尹秀花,崔新慧绘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2-01
    • 版次:1版1次
    • 字数:285.0
    • 页数:27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6759342
    • 版权提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尹秀花,崔新慧
    • 著:尹秀花,崔新慧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42.00
    • ISBN:9787506759342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3-02-01
    • 页数:271
    • 外部编号:8172990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9)

    第一节充血(29)

    一、动脉性充血(29)

    二、静脉性充血(30)

    第二节出血(32)

    一、类型(32)

    二、病理变化(32)

    三、后果(32)

    第三节血栓形成(33)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33)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34)

    三、血栓的结局(36)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7)

    第四节栓塞(37)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37)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38)

    第五节梗死(40)

    一、梗死的原因和形成条件(40)

    二、梗死的病变和类型(41)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42)

    第四章炎症(44)

    第一节炎症的原因(44)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4)

    一、变质(45)

    二、渗出(46)

    三、增生(50)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0)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50)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51)

    第四节炎症的类型(51)

    一、炎症的临床分类(51)

    二、炎症的病理分类(52)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54)

    一、痊愈(54)

    二、迁延不愈转为慢性炎症(55)

    三、蔓延扩散(55)

    第五章发热(57)

    第一节发热的原因与机制(57)

    一、发热的原因(57)

    二、发热的发生机制(59)

    第二节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61)

    一、体温上升期(61)

    二、高温持续期(61)

    三、体温下降期(61)

    第三节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61)

    一、代谢的变化(61)

    二、功能的变化(62)

    三、发热的防治原则(63)

    第六章缺氧(64)

    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64)

    一、血氧分压(64)

    二、血氧容量(64)

    三、血氧含量(64)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65)

    五、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5)

    第二节缺氧的原因、类型和发病机制(65)

    一、低张性缺氧(66)

    二、血液性缺氧(66)

    三、循环性缺氧(67)

    四、组织性缺氧(68)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68)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69)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69)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70)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70)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71)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2)

    一、机体的代谢耗氧率(72)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72)

    第五节氧疗和氧中毒(72)

    一、氧疗(72)

    二、氧中毒(73)

    第七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74)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74)

    一、脱水(74)

    二、水中毒(76)

    三、水肿(77)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81)

    一、低钾血症(81)

    二、高钾血症(83)

    第八章酸碱平衡紊乱(86)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调节(86)

    一、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86)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87)

    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89)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89)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89)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91)

    一、代谢性酸中毒(91)

    二、呼吸性酸中毒(93)

    三、代谢性碱中毒(94)

    四、呼吸性碱中毒(96)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97)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97)

    二、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98)

    第五节分析判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98)

    第九章休克(101)

    第一节休克的原因与分类(101)

    一、按休克的原因分类(101)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102)

    三、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102)

    第二节休克的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103)

    一、休克代偿期(103)

    二、休克进展期(104)

    三、休克难治期(105)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的代谢与器官功能变化(107)

    一、细胞代谢障碍(107)

    二、细胞损伤(107)

    三、常见器官功能障碍(108)

    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09)

    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10)

    第四节休克的防治原则(110)

    一、病因学防治(110)

    二、纠正酸中毒(110)

    三、补充血容量(111)

    四、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11)

    五、改善细胞代谢,防治细胞损伤(111)

    六、防治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111)

    第十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3)

    第一节DIC的病因与发生机制(113)

    一、DIC的病因(113)

    二、DIC的发生机制(113)

    第二节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114)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114)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114)

    三、血液高凝状态(115)

    四、微循环障碍(115)

    五、其他(115)

    第三节DIC的分期和分型(115)

    一、分期(115)

    二、分型(115)

    第四节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16)

    一、出血(116)

    二、器官功能障碍(116)

    三、休克(117)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17)

    第五节DIC的防治原则(118)

    一、防治原发病(118)

    二、改善微循环(118)

    三、建立新的凝血和纤溶间的动态平衡(118)

    第十一章缺血-再灌注损伤(119)

    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19)

    一、原因(119)

    二、影响因素(119)

    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20)

    一、自由基的作用(120)

    二、钙超载(122)

    三、白细胞的作用(123)

    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124)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4)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5)

    三、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5)

    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5)

    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5)

    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25)

    七、其他(126)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126)

    一、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126)

    二、控制再灌注条件(126)

    三、改善缺血组织代谢(126)

    四、清除自由基(126)

    五、减轻钙超载(127)

    六、其他(127)

    第十二章肿瘤(128)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128)

    第二节肿瘤的基本特征(128)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128)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129)

    三、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129)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31)

    五、肿瘤的分级与分期(134)

    第三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34)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35)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35)

    第四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36)

    第五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136)

    一、肿瘤的命名(136)

    二、肿瘤的分类(137)

    第六节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138)

    一、癌前病变(138)

    二、非典型增生(139)

    三、原位癌(139)

    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140)

    一、上皮组织肿瘤(140)

    二、间叶组织肿瘤(141)

    三、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143)

    第八节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45)

    一、肿瘤的病因学(145)

    二、肿瘤的发病学(147)

    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51)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15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1)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152)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15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55)

    二、基本病理变化(156)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7)

    四、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160)

    第三节风湿病(16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61)

    二、基本病理变化(162)

    三、各器官的病理变化(162)

    第四节慢性心瓣膜病(164)

    一、二尖瓣狭窄(165)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65)

    三、主动脉瓣狭窄(165)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66)

    第五节心力衰竭(166)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166)

    二、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168)

    三、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169)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171)

    五、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173)

    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175)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17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5)

    二、病理变化(176)

    三、临床病理联系(176)

    第二节肺气肿(1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6)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177)

    三、临床病理联系(178)

    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7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9)

    二、病理变化(179)

    三、临床病理联系(179)

    第四节肺炎(180)

    一、大叶性肺炎(180)

    二、小叶性肺炎(182)

    三、间质性肺炎(183)

    第五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185)

    一、鼻咽癌(185)

    二、肺癌(186)

    第六节呼吸衰竭(18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0)

    二、机体的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193)

    三、防治原则(194)

    第十五章消化系统疾病(196)

    第一节胃炎(196)

    一、急性胃炎(196)

    二、慢性胃炎(196)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19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8)

    二、病理变化(199)

    三、临床病理联系(200)

    四、结局和并发症(200)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2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1)

    二、基本病理变化(201)

    三、临床病理类型(202)

    第四节肝硬化(204)

    一、门脉性肝硬化(204)

    二、坏死后肝硬化(207)

    三、胆汁性肝硬化(207)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208)

    一、食管癌(208)

    二、胃癌(209)

    三、大肠癌(210)

    四、原发性肝癌(211)

    第六节肝性脑病(212)

    一、肝性脑病的病因与分类(212)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213)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216)

    四、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216)

    第十六章泌尿系统疾病(218)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21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18)

    二、肾小球肾炎的分类(220)

    第二节肾盂肾炎(22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5)

    二、急性肾盂肾炎(226)

    三、慢性肾盂肾炎(227)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肿瘤(228)

    一、肾细胞癌(228)

    二、膀胱癌(229)

    第四节肾功能衰竭(230)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230)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232)

    三、尿毒症(235)

    第十七章生殖系统疾病(238)

    第一节子宫疾病(238)

    一、慢性子宫颈炎(238)

    二、子宫颈癌(239)

    第二节滋养层细胞疾病(240)

    一、葡萄胎(240)

    二、侵袭性葡萄胎(241)

    三、绒毛膜癌(242)

    第三节卵巢常见肿瘤(243)

    一、浆液性肿瘤(243)

    二、黏液性肿瘤(243)

    三、畸胎瘤(244)

    第四节乳腺疾病(245)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245)

    二、乳腺癌(246)

    第五节前列腺疾病(248)

    一、前列腺增生症(248)

    二、前列腺癌(249)

    第十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250)

    第一节甲状腺疾病(250)

    一、甲状腺炎(250)

    二、甲状腺肿(251)

    第二节糖尿病(253)

    一、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254)

    二、病理变化(254)

    三、临床病理联系(255)

    第十九章传染病(257)

    第一节结核病(257)

    一、概述(257)

    二、肺结核病(259)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261)

    第二节伤寒(26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63)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63)

    三、结局及并发症(264)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26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65)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65)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6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66)

    二、病理变化(266)

    三、临床病理联系(267)

    四、结局及并发症(267)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2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67)

    二、病理变化(268)

    三、临床病理联系(268)

    第六节性传播疾病(268)

    一、淋病(269)

    二、尖锐湿疣(269)

    三、艾滋病(270)

    参考文献(272)

    本书是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创新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卫生部相关执业考试特点,根据《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为19章,分别介绍了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发热,缺氧,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
    本书本着“理论适度够用,技术应用能力突显”的原则,注重培养医药卫生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合医药卫生高职高专、函授及自学高考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