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周晓虹 王浩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著 |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编 |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译 |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著|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编|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译|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字数:454
    • 页数:412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300219288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
    • 著: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300219288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11-01
    • 页数:412
    • 外部编号:86299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言: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 00 1
    一、中产阶级: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性产儿/ 00 1
    二、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 00 6
    三、新老中产阶级:理论争论与阶级归属/ 0 10
    四、化与中产阶级的世界性成长/ 0 14

    上篇 古典中产阶级
    第一章 前现代中产阶级的理论与历史/ 0 24
    一、古代中产阶级理论/ 0 24
    二、近代中间等级的崛起/ 0 33
    三、从市民等级到资产阶级/ 0 46
    四、从中间等级到中产阶级/ 0 50

    第二章 古典中产阶级理论的两种范式/ 0 57
    一、马克思:中产阶级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 0 57
    二、阶级结构的理论范式与老中产阶级/ 0 60
    三、“阶级构成”的理论范式与新中产阶级/ 0 71
    四、资本的形态与中产阶级的类型学/ 0 80

    第三章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探索/ 0 84
    一、现代化道路与新中产阶级的成长/ 0 84
    二、德国的理论传统与制度保障/ 0 94
    三、社会民主党对中产阶级理论的发展/ 109
    四、伯恩施坦的中产阶级理论/ 116

    中篇 现代新中产阶级
    第四章 从古典到现代:新中产阶级的特征界定与理论经纬/ 131
    一、从“镀金时代”到“爵士时代”:新中产阶级产生的社会背景/ 131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
    二、“管理革命”理论与新中产阶级的形塑/ 134
    三、共产主义世界:官僚体系与“新阶级”/ 147
    四、三次浪潮与三条脉络:“新阶级”的理论经纬/ 150
    第五章 新中产阶级的历史实践/ 159
    一、一次大战与大萧条:新中产阶级的顿挫与踯躅/ 159
    二、大战阴霾散去与白领阶层扩张: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 172
    三、革命的1968年与中产阶级青年的“反动”/ 187
    四、拆散福利国家与新中产阶级的未来/ 192
    第六章 新中产阶级的主要理论/ 197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197
    二、新韦伯主义/ 209
    三、知识分子与“新阶级”/ 221

    下篇 中产阶级
    第七章 中产阶级产生的动力机制/ 237
    一、技术中轴、服务业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237
    二、弹性生产、新产业空间与后福特主义/ 246
    三、跨界生产、新国际分工与生产网络/ 253
    四、内城更新、住房阶级与中产阶层化/ 259
    五、城市、生产者服务业和两极化的世界/ 269
    第八章 中产阶级的群体构成/ 276
    一、消失的资本家:管理阶层/ 276
    二、崛起的创造者:创意阶层/ 282
    三、新型的知本家:知识阶层/ 288
    四、复活的小企业:业主阶层/ 295
    第九章 中产阶级的未来走向/ 301
    一、萎缩的中产:欧美中产阶级的困境/ 301
    二、虚无的阶级:新兴中产阶级的脆弱/ 318
    三、由西迈向东:中产阶级的未来/ 327
    四、有关中产阶级成长历程的简要表述/ 337目 录

    结语:中产阶级成长的中国视野/ 342
    一、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再造/ 343
    二、中国中产阶级的建构路径/ 346
    三、中国中产阶级的两重特性/ 350
    四、中产阶级的培育与中国社会建设之路/ 352
    参考文献/ 359
    外国人名表/ 381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卷·经典贡献)》《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著译作二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九十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很好教师奖特等奖,2009年当选为“重量教学名师”。

    王浩斌,男,1972年生,2006年获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陆远,男,1981年生,2010年获南京大学社会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评论

    中产阶级是20世纪学术界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西方社会学中有着长久和持续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在世界学术,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伯恩斯坦、米尔斯、贝尔和古尔德纳等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都在这一领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巨著。本书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背景,聚焦于西方中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基本维度,在导言中对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做了梳理;分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西方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和当代资本主义时期与中产阶级相关的主要理论及培育中产阶级的实践策略;在结语中将中产阶级的成长纳入中国视野,讨论了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再造、路径及中产阶级的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扩大中产阶级即中等收入者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比重既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导语_点评_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